政斯吧 关注:1,833贴子:25,349
  • 11回复贴,共1

【定秦┓╱【感慨】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纯粹是一点感慨,慎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献璋玉于先祖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IP属地:上海1楼2017-06-20 20:00回复
    这世间从不乏多心多情之人,若能添些有心有情之人,该多好。
    一黑一白一双猫儿往寝室晒台避雨,梅雨热烘,吃食易坏。予常年食斋,故未及买鱼,遂给半两干饭与牛乳,瞩其进餐而予则入室读书。
    不知怎地,看见玻璃门外的两只猫咪无忧无虑吃着饭,觉得自己何故如此操心?下午翻阅了几篇近代思想史方面的文献,思及年轻人总是容易被那些貌似新奇大胆的论调牵着鼻子跑,几乎每个时代皆是这样。不免泪下,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当真是在逐渐老去,不再能对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产生影响力,毕竟人们更偏好碎片化的历史叙述甚至研究方式,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一辈也当有“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陈寅恪先生语),因为那是时代大势。
    吧里的新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件好事,仅仅回想自己备考历史专业的那一年间,见到不少历史知识相当不错的孩子,虽然面上不说,其实心中挺感慨的,托现代科技的福,获取信息的途径越发便捷了,什么问题不懂,直接点击搜索便是。咱们那个年代何来这样的知识水平?记得初中的时候,连“戊戌变(河蟹)法”四字怎么写都要想一会儿,诸如“点戍横戌中空戊”的口诀得反复记忆,还有“葛底斯堡演讲”等拗口的西洋名词,如今能够以外语倒背如流的文章,并不代表以前学得不吃力。而现在的孩子,明显更加聪明,不是指“敏于事”的小聪明,相反,确是比互联网普及前的两代聪慧,无可否认,人类在不断进化,只是往哪个方向走的问题。所以有些青年教师纷纷吐槽:现在的学生史识很丰富,史观却歪得很。我对此只好报以一声苦笑,这不是谁的错,“牛奶有问题,你不能怪奶牛”,或许进步的速度太快,新人老人都将一些东西落在了路上,找个适当的机会捡回来就是。学生变得不好教,老师群体本身难道没有变化?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两者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前者主要针对历史专业的学生,身处高等教育普及的年代,或许可以把基准线向上推移至有志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一部分所谓的“历史科班本科生”光顾着背诵史实求个高分,没有探讨深层学问的思想准备,正如吃饭只管个水饱,没办法,快节奏下的产物;后者的面向群体范围更广,以初高中学生为主,不得不承认,个别教师无暇给自己课外充电,又不愿被学生问倒,于是心生一计,课堂上净讲些“惊世骇俗,耸人听闻”的历史“常识”来炫耀自己,反正死活不想被小瞧了去。这样掉书袋子哗众取宠,有意思么?举几个例子罢,“秦始皇没有统一(河蟹)中(河蟹)国”、“康南海根本无法公车上书”、“平型(河蟹)关并非大捷”……他们想表达甚么?先不说历史事实有刚性知识与柔性事实之分,这群人似乎忘却了教师的本职:传授知识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带给学生们前进的方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我们理应更关注精神层面的,因此讲起话来务必掌握分寸。之前的反例更有甚者:“秦灭六国等于日(河蟹)本侵(河蟹)略中(河蟹)国”,人头畜鸣,哀哉可怜。无法想象此等“园丁”将会教出怎样的学生,不禁后背毛骨悚然。
    历史学讲究“求真”,但不是世间万物都要有个准绳,有些问题是难以弄个所以然的,比如“什么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唐玄宗真的爱杨妃吗?”、“上帝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当你质疑它们的真实性,问题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历史学顶多“在文献中做田野调查”(已是时下较新的理论),而不能起死人于地下,是故,有些“反思考”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探究意义。
    接受历史教育的人,首先要有一双特殊的眼睛,旁人看不见看不透的东西,他们就要努力去发现,往深处看,朝远处望。有人天赋异禀,一入门就能看得很远,有人却得不断磨练,没有十年的功夫打不下来。走得越远,精神负重也会越多,因为看到很多本不该看见的事物,却极少向外诉说。人文学科虽不比理工科埋头实验,然而我们拼上的心力何尝少过?有人痛斥国内的文科学术界一直在“制造学术”,文史哲法政,样样中枪,一个不剩。某些批评者仅仅因为观点不合就进行攻击,可敢问我们身边亲眼所见的有那么多“叫兽”么?一小撮人败坏学风,学术界就要被渲染地如此不堪?外面的世界即使有尘埃,依旧花红柳绿,灯火辉煌,多么的美好,那些“制造学术”的学者们只是不想走太远、潜太深,他们也有站在象牙塔外的家人,在仰首等待着他们回来,何况象牙塔内也并非一尘不染,更不能强迫他人永远待在里面。
    咱不久之前曾经打算收徒,无论是谈论历史还是生活,自觉一两个门生也是可以教的。最终暂时消去了这个念头,一是自己尚未出师,仍需试炼眼界,精进学问;二是未敢轻易给与指点,倘若哪个孩子在我门下受了委屈或遭到误导,乃是无法承受之重。
    之所以有过这样的打算,是因为我在乐乎以及历史同人吧看到不少令人反胃的东西,假借讨论学术之名发泄愤懑,有的言辞间三句不离下半(河蟹)身;有的以今非古颐指气使;还有的用咆哮体对待逝去多年的大师且毫无一丝愧意,而我不想点名某些“自由独立的个体”。至少近来我是不会再去那些地方的,既然无法原谅,何尝不能礼让,这是我个人的原则。但我眼睁睁看着好孩子们跟着歪路走,用魔都话说,叫做“轧道轧坏了”,因为那些人的观点简单易懂,语言搞笑又刺激,年轻人自然喜欢听,就和爱吃快餐一样。无数次自责为什么这般胆怯,无法站出来说话,更别说驳正,有时会看着屏幕不自觉地哭,尽管心里明白:别人家的孩子与我何干,或许是历史专业特有的人文关怀作用,总不忍心后辈们蒙上过量的尘埃。
    钱宾四曾言道:“须以温情与敬意看待历史”,这恰恰是学术边缘人所缺乏的。引用经典,不加以分析就断章取义得出预设的结论,这是历史研究么?再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热议的“关爱九零后空巢老人”、“八八年中老年妇女”、“团(河蟹)中(河蟹)央标准:九(河蟹)二年以后属于青年”话题,大概日后所谓的“历史学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人平均寿命较短,官方资料表明二十五岁属于青年,而三十岁已步入中老年,反映了代际更替之快。
    很好笑?真有人这么干。解决方法在于,当我们阅读文献和史料的时候,不仅从字面上读懂人们在说什么,更要思考他们这么说这么写,背景是什么,在想什么。
    这类缺乏敬意的人就像罗志田先生所形容的“不中不西,不新不旧”,论学问,不要求他们通读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原典,白话版的前四史有静下心来从头至尾翻阅过么?论心态,他们真有试图了解过古代士人,哪怕是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性格么?故而,才导致了一种糟糕的风气:一个严肃的问题抛出,网民双方各执一端,争论地激烈,仿佛不上升到人身攻击就缺乏诚意,结果只留下一滩口水,还有几句俏皮话,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我的确没有立场指责他们人浮于事,亦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勇气,只能尽我所能,安定一个是一个。鸟雀轻哼着歌,吸引身后的小鸟和它一起回家,愿不愿走,每只鸟儿都有自己的选择。
    乐乎上有个话题讨论沙丘,这是个应该反复探讨的问题,当然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作为前提,否则个人不建议多想,容易损害心灵。什么叫做“政变”?儒法之分始于何时?当时人们的文化与社会心态是否可根据多重证据还原一部分?这些都值得一一研究,待我忙了这几周,有需要者可以尽情叨扰,吧里孩子多,并且各人接受程度不同,私下交流效果更佳。可关键在于,乐乎上出现了我上文提及的风气,本来嬿儿在很认真地讨论沙丘问题,下面的回复呢?“就没人不在意这件小事吗?”、“感觉人设不对啊”、“开除粉籍”……请问这些仁兄,你们欣赏的是历史人物还是人物设定?历史人物被视为猫狗,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形象遭到任意涂抹,成为俏皮话的对象,简直是一种屈辱。如果只喜欢人物设定,将自己当作造物主,那么影视作品和娱乐产品或许更适合他们。
    历史研究是历史研究,同人小说是同人小说,上述建议不针对同人小说,但愿不引起误会。某些人觉得自己能在当中游刃有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并引以为豪,可惜根基不够,只怕是要贻笑大方了。如果说,一个人不懂诙谐幽默,将会功败垂成;那么一个永远不想严肃起来的人,请允许咱保持礼貌的微笑。
    我不希望以上个人感慨传出吧外,也不希望被用作论据反驳他人,只是真心将此处当作让我可以安心的地方。贴吧是个小社会,得以遇见有爱的亲们,是我之幸。
    又及,《廷尉行止纪》完成四五章后,将会继续搬回贴吧撰写,咱会和大家一起努力~


    IP属地:上海2楼2017-06-20 20:04
    回复
      说的相当对 我最近都是在想 为什么 我活的这么累 感觉越担心要操心的事情越多 还不如不想那么多 做好自己 问心无愧就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20 23:27
      回复
        看见文章里提到了我……感紧先冒个泡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6-21 00:25
        回复
          唉…或许是我要求太低了吧……感觉很迷茫,我听的进各种观点和看法,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我身边也没有朋友和老师愿意交流和研讨,挺孤独的,曲高和寡什么的说着玩玩而已,突然感觉有位大大说的挺有道理,刚入坑的人不要去看太多的大大们的解析,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或者错误的看法,特别迷茫
          另,羡慕大大可以研究自己想研究的东西……我还在作业海当中挣扎,以及家长还在考虑要不要让我为了数学少看点历史书(虽然毫无逻辑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6-21 00: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