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二本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我07年高考差一本线1分,不纠结,果断选了一座自己觉得生活比较安逸的城市(成都),进了一所综合性强、比较重视基础学科的院校,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历史学)。
如今我正在上海某著名高校的历史学就读博士。很多人说历史学没用,找不到好的工作,但我这么多年过来,觉得其实这是一门极为广阔的学问,要能够运用这门学问发现和解决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施展个人抱负和社会关怀,是需要大量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才能做到的。虽然困难,但觉得自己能够追逐“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样的理想,总会觉得人生其实蛮有趣的。
由此,明确地告诉楼主,考研、考博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但并不是特别困难,问题在于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是否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取舍和觉悟,是否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似我这般,选了个很多人都不怎么真正了解的专业又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同时也就意味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别人赚更少的钱,放弃更好的机会,较晚地成家立业,人生更加曲折坎坷等等。不过也因此拥有了很多人不具备的素质: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体验和调整自己的人生,更容易从平实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拥有更加独立的精神和强韧的心态(因此不容易跟风盲从,不会轻易绝望),最重要的是不会轻易被泯灭的梦想。

高考分数有点像电脑娱乐大师跑分,能够反映一定的信息,但并不决定一切问题。与其沉浸于差之毫厘不悦,不如赶紧整理一下思路进入下一阶段,好好研究如何填报志愿。如果能进入所在城市好一点的二本院校,相对靠谱和觉得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我不太建议楼主考法学,司考非常难,而且法律人才目前饱和。如果不是跟风,而是相对比较了解又觉得自己喜欢,这样倒是可以报)。
至于电脑,根据楼主的需求,最好选个相对轻薄、什么都能做到一点的电脑先用一用。比如联想r720、惠普暗影精灵3这样的(不要天真的想上大学玩不到什么游戏,搞不好有朝一日发生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打打游戏、看看视频还能成为救命稻草,让自己走出阴影)。
如果是觉得不想花那么多钱,用不到那么好的性能,那就买小米air13.3伪二代,适当的娱乐绝对不要砍掉。
当然,要彻底舍弃娱乐,我只推荐商务超极本,比如thinkpad x1、惠普x360、LG gram、dell xps13这样的。缺点是贵。说自己不想游戏了,那买这样的电脑体现自己不玩游戏的决心也是值得的。

顺便说一下我自己的选择。我三年前用的联想y40打算淘汰了。一方面,考虑到玩游戏是刚性需求,台式在宿舍不方便,所以我趁618打白条上船入了z7-sp5d1,自己加了固态,之后考虑换屏,就当移动台式机。另一方面,考虑到做学术研究要经常外出查资料和出差,既充门面又有档次,便携、续航、体验都要满足得了,就让家里支援我入了thinkpad x1 2017,可谓是“称手的兵器”。

以下是我的两台宝具,这么一看,是不是完全能够让人觉得10年前的那差1分重本的高考纯粹是浮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