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吧 关注:63,892贴子:177,703
  • 0回复贴,共1

谁会刷酷狗繁星的繁星币+.353034196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症?它有多严重?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能产生多大的不便?按照词语的理解,焦虑症就是想多了,所以焦虑了。患焦虑症的人最难受的就是听到人们这样评价,焦虑不是说要考试了没复习,要结婚了没房子,要生孩子了没钱买尿布或者是欠了一笔工程款没有结,这只是压力,你会为压力感到焦虑,但这仅仅只是焦虑,还不是焦虑症。要知道患焦虑症的人经历着常人们不知道的痛苦……
真正的焦虑症患者,很多时候甚至他根本都找不到自己在担忧什么。但并不能阻止排山倒海般袭来的恐惧和不安感,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这种感觉,我曾向心理医生描述过。我说,这就好像我是一个小红帽,走在黑暗森林里,风吹草动都特别容易惊蛰,总觉得阴影里藏着什么怪物,等走过去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心理医生说,当我们都是原始人的时候,的确是这样的呀。你在森林里狩猎,你也可能是别人的猎物,不提高警惕怎么行?
人类在进化的时候,警惕的等级就和红绿灯一样,分为三种。红色警戒,是明确看到有威胁的时候,比如一只熊来了。压力徒增,紧张,手心出汗,呼吸心跳加快,等等等。考试前,演讲前的这种感觉,都属于红色警戒。
绿色自然是轻松的时候,浑身舒坦,想要吃饭。要不然为什么紧张时候吃不下饭呢,因为红色警戒时候消化功能暂时被放在次要位置(血液从胃部被转到肌肉以方便你打架或者跑路了)而最难以把握的,是黄色警戒。这就是你走在森林里,你总觉得有眼睛盯着你,但又看不见明确的敌人在哪里。但你深知你并不安全。这种等待危险的焦虑,充满了无助感,因为你没法控制它。正常人是不会经常有这种感觉的,但焦虑症患者,就好像深陷在黄色警戒里,没法把自己调成绿色的休息状态。
对一个焦虑症患者来说,尤其是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红色警戒的状态可能还容易对付些。你明确知道敌人是谁,你可以下手应对,事态便在你的控制之间。最令人恐惧的其实是未知。有些时候,焦虑症患者会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减轻这种不安感,但这容易引起强迫症。频频洗手、检查门什么的,都是小case,常人时不时也会有的,除非影响到生活,不太算。真正的强迫症是你明明理性知道这事没有必要、你已经做过了、但还是一定要去做,因为不做,你觉得天好像就要塌下来一般。
有个朋友说,他一次在上班高峰时期,在地铁站口,大家很有秩序地排队出站,一个接一个。轮到他前面的人时候,队伍卡住了。前面一位男士,三十多,西装风衣,典型都市白领,其他人都已经过了检票口了,就只有他站着不动。他手中拿着地铁卡,脸涨的通红,嘴里喃喃着默念数字,念到了某个数字的时候,这才刷卡过检票口。那个男人面孔憋的通红,不敢抬头看周围人目光,但还是要把数字念完才敢出去的那种充满了无助感的执着,对他印象很深很深。
你说他真的相信数字有魔力吗?未必。
很多时候焦虑患者明明知道自己这是在做蠢事,是在想一些没边的蠢想法,但就是不敢停,停不下来,而更加悔恨,自责。所以,理性地和他解释,规劝,都是没有用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我在发病初期,顽固地失眠,无缘无故地心悸,心率奇高,感觉心脏快跳出来了,每天必然的头晕,浑身无力,无数次强烈濒死感的折腾,甚至有两次出差途中自己打120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最糟糕的是,焦虑症患者,往往比抑郁症患者更没有迹象。焦虑症害怕死亡,抑郁症不怕死,焦虑症非常渴望得到人的关注和帮助,表面却故意装得若无其事,抑郁症是真的打心眼不想被人关注和帮助……
患焦虑症的人哪怕是经历了天塌地陷的惊恐发作,在几次发作并熟悉了以后,也可以装的若无其事。我们第一次惊恐发作的人,经常被误以为心脏病或心肌梗塞发作而送进医院急救室,而后熟悉了这个机制,便懂得怎么“顺波逐流”,表面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要说有迹象,那就是倘若你刚好在他焦虑 / 惊恐发作的时候过去和他说话,会发现他心不在焉,感觉似乎略显紧张,甚至对你很不耐烦,好像在等什么人或者等什么事情一样。
心理医生是这么解释的:假如你在森林里看见了一头熊,正紧张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边上有人和你说话,你会怎么做?肯定是敷衍了之,或者干脆甩手让他走开,别打扰你盯着危险做出判断。
每一个焦虑症患者,发作的时候都独自走在黑暗森林里。外面属于大家的天光大亮,是看不见的。
治疗焦虑症,尤其广泛焦虑症的方式叫CBT,即“认知方式疗法”。通过慢慢改变你对森林,对黑暗,对熊,对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调整你的安全感。可是,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思考方式,谈何容易呢?
每一个焦虑症患者都是和自己在做搏斗,所以,请理解我们。
重庆医科大附属二院心内科李教授在我无休止地反复就医时对我提到了“心脏神经官能症”,后来我明白其实确切诊断应该是“躯体化障碍”,只不过说神经官能症听起来好理解一点而已。所谓躯体化障碍,就是情绪无法倾泻,转换成身体上的症状而已,没有那么玄乎。
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说:躯体化障碍在亚洲人种身上多见,因为我们从小教育和家庭环境,并不鼓励我们正当地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隐忍是美德,太过张扬的自我表现是见者皱眉的。很多有躯体障碍的焦虑症患者,平时并不觉得自己压力大,但会浑身说不出的不舒服,其实这是情绪通过身体的一种体现。
由于我们并不适应情绪化表达自己,所以很多时候,只有身体不舒服,才是被允许的表达自己不开心的理由——试想一下,和父母或老人吵架,对方表示气急,是不是往往捂胸口或抱头皱眉做不舒服状?“你让我感到失望,你让我感到愤怒”这种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翻译腔,似乎只有在外国电视剧里会出现?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有提到,亚洲人表达情绪唯一的合理合法性就是通过躯体症状。不开心,那是装的,身体难受,那可装不了。久而久之,我们就学会了用身体表达情绪。而假如我们无法辨别情绪和真正身体症状的区别,就会对这种躯体化的情绪产生恐慌。越是对此焦虑,越是陷入焦虑的循环。
患病后,寻医问药收效甚微,因为这是心结,既然是心结就要自己来解开。
于是我开始尝试自己解救自己。很多朋友太相信医生,其实治愈此病的药物治疗最多只是50%,另外的50%你必须靠自己!
很庆幸,我靠自己坚强的走出来了,现在每一天都非常充实,每天都忙碌着,有回到了以前那个自信、乐观、开朗的我!


1楼2017-07-06 06: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