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毛泽东对徐向前的评价**
1. **红军时期**:
- **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攻”胜利后**(1934年):
“徐向前同志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毛泽东年谱》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 **长征会师后**(1936年):
“向前同志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能打硬仗,也能打巧仗。”(转引自《徐向前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2. **解放战争时期**:
- **晋中战役胜利后**(1948年):
毛泽东致电徐向前:“仅仅一个月,歼敌十倍,这样的仗,只有你们红四方面军能打!”(《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
3. **建国后**: - **1955年授衔时**:
“徐向前同志是红四方面军的旗帜,授他元帅衔,是全军的心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4.向前同志是当代韩信<聂荣臻回忆录>84版下册743页
---
### **二、周恩来对徐向前的评价**
1. **抗日战争时期**:
- **太原保卫战期间**(1937年):“徐向前同志在山西的统战工作卓有成效,八路军与阎锡山的合作,他是关键人物。”(《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
2. **解放战争时期**: - **临汾攻坚战胜利后**(1948年):
“徐向前同志用土办法炸开了‘铜墙铁壁’,这是人民群众智慧的胜利!”(《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
### **三、刘少奇对徐向前的评价**
1. **党的七大期间**(1945年):
- “徐向前同志在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为党保存了重要力量,功不可没。”(《刘少奇年谱》中卷)
---
### **四、邓小平对徐向前的评价**
1. **解放战争时期**: - **晋中战役后**(1948年):
“徐帅用六万新兵歼敌十万,这样的仗,我邓小平打不了!”(《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
2. **改革开放时期**: - **1988年军委座谈会**:
“徐帅是大智大勇之人,红军时期就能把几百人带成几万人的铁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
##
# **五、十大元帅对徐向前的评价**# ### **
1. 朱德** - **临汾战役后**(1948年):
“徐向前同志用土行孙的办法,打出了现代化攻坚战的水平!”(《朱德军事文选》)
#### **2. 彭德怀** - **朝鲜战争期间**(1951年): “论啃硬骨头,我不如徐向前。他打临汾、太原,那是真功夫。”(《彭德怀自述》)
#### **3. 刘伯承** - **淮海战役总结会**(1949年):
“向前同志的‘收紧阵地’战术,把黄维兵团装进口袋,这是军事艺术的杰作。”(《刘伯承军事文选》)
#### **4. 聂荣臻** - **回忆录中提及**:
“徐帅的战术看似保守,实则步步杀机,晋中战役的‘跑圈战术’堪称经典。”(《聂荣臻回忆录》)
---
##
# **六、其他开国将领的评价**# ### **
1. 粟裕** - **淮海战役期间**:
“徐帅在山西的胜利,彻底牵制了傅作义,为我们减轻了压力。”(《粟裕战争回忆录》)
#### **2. 陈赓** - **晋中战役后**(1948年):
“徐老总用六万人吃掉十万阎军,这仗打得比神仙还神!”(《陈赓日记》)
#### **3. 许世友(红四方面军旧部)** - **晚年回忆**:
“跟着徐总指挥打仗,再难的局面也能翻盘。西路军失败后,是他带我们找到了出路。”(《许世友回忆录》)
---
### **七、历史文献与官方评价**
1. **1990年中共中央讣告**: “徐向前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之一……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人民日报》1990年9月21日)
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徐向前是解放军历史上最具韧性的统帅之一,其‘收紧阵地’‘围点打援’战术影响深远。”
---
### **总结**
徐向前元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逆境中的坚韧精神,赢得了党内外的广泛赞誉。从毛泽东的“不可多得的将才”到邓小平的“大智大勇”,从朱德的“现代化攻坚战”到彭德怀的“啃硬骨头”,这些评价共同勾勒出一位兼具谋略、胆识与务实精神的军事家形象。他的战例和思想至今仍是军事研究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