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商行业的巨头,阿里巴巴在其2016年5月所公布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显示:其2016财年净盈利高达427.41亿元人民币。但在这种却有许多淘宝、天猫商家却纷纷表示店铺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作为阿里支柱型产业天猫、淘宝的地位和吸金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那为何会呈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

要知道作为当下购物的重要方式,电商红利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有相关数据统计,目前阿里系天猫平台开设的店铺中有80%都处于负盈利状态,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10%,剩下的10%则处于不亏损或是略微盈利的地步。
其关键症结所在是高昂的推广费用,只有推广费用达到了销售额的1/3以上,流量才够带来一定的销量。推广项目也是名目众多包括:直通车、钻展、淘宝客等等一系列的名目,费用至少需要3万。同时由于天猫、淘宝等平台的盈利机制导致的扣点,每一单交易额的5%归阿里所有。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店铺想要盈利就必须将毛利率保持在75%以上,也就是说成本要低于售价的25%才能盈利。

这样的情形并非只是发生在小商家的身上,许多的大品牌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大品牌自身有一定的流量带来的销售份额,但想要业绩同样需要走平台推广的路,甚至还要为了流量而通过赞助的方式加入到平台组织的各种促销活动、双十一购物节等项目中去。所以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品牌在这环境下,利润也是有限,算是赚吆喝了!
想要盈利就必须利润够高,因此在淘宝生存下来的商家中基本分几类:抛库存的,不在乎利润,不为赚钱,只是为了清空库存;特色小众商品,市场竞争小、推广需求少,可以保持利润够高;剩下的便是:低成本高利润的假货、仿品的天下了,售假带来利润空间允许再投入推广费用,借此带来更多流量和消费人群。
而这也就注定了阿里系的电商平台天猫、淘宝等收费站式的盈利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规商家亏损,售假者盈利。用的起推广的只有赚吆喝的金主和卖假货的奸商,平台从入驻商家和消费者身上吸金,养肥了阿里,饿死了正规商家。

要知道作为当下购物的重要方式,电商红利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有相关数据统计,目前阿里系天猫平台开设的店铺中有80%都处于负盈利状态,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10%,剩下的10%则处于不亏损或是略微盈利的地步。
其关键症结所在是高昂的推广费用,只有推广费用达到了销售额的1/3以上,流量才够带来一定的销量。推广项目也是名目众多包括:直通车、钻展、淘宝客等等一系列的名目,费用至少需要3万。同时由于天猫、淘宝等平台的盈利机制导致的扣点,每一单交易额的5%归阿里所有。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店铺想要盈利就必须将毛利率保持在75%以上,也就是说成本要低于售价的25%才能盈利。

这样的情形并非只是发生在小商家的身上,许多的大品牌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大品牌自身有一定的流量带来的销售份额,但想要业绩同样需要走平台推广的路,甚至还要为了流量而通过赞助的方式加入到平台组织的各种促销活动、双十一购物节等项目中去。所以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品牌在这环境下,利润也是有限,算是赚吆喝了!
想要盈利就必须利润够高,因此在淘宝生存下来的商家中基本分几类:抛库存的,不在乎利润,不为赚钱,只是为了清空库存;特色小众商品,市场竞争小、推广需求少,可以保持利润够高;剩下的便是:低成本高利润的假货、仿品的天下了,售假带来利润空间允许再投入推广费用,借此带来更多流量和消费人群。
而这也就注定了阿里系的电商平台天猫、淘宝等收费站式的盈利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规商家亏损,售假者盈利。用的起推广的只有赚吆喝的金主和卖假货的奸商,平台从入驻商家和消费者身上吸金,养肥了阿里,饿死了正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