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四年,十月,雪,南湖一小舟,隐于风雪间。
舟上一纤夫,手提酒壶,温热的液体灌入口中,寒意未去,回头望望舟内,舟中一公子,玉树临风,身着翠衣,履踏缟舄,正坐着,盯着眼前弥漫开氤氲的茶口,若有所思,纤夫虽看不出这公子是哪国人,但清楚,能够穿得起这样绸缎的人,非富即贵。
襄成君自上次被封已过去了三载,这段时间,说长,只因官场险恶,度秒如年,说短,也不过三个春秋罢了。
那人,何时才到呢?
“咚咚咚。”门外舟子的声音在寒风大雪中显得单薄,可自己一字不差地听了下来。
“公子,有位自称您好友的人找您。”
“让他进来。”话音未落,门已经被打开,凉风瞬间钻进了襄成君的衣袖,令襄成君不由自主缩了缩身子,突然,一股暖意驱散了寒冷,襄成君看了看被披在身上的绒衣,以及眼前面部被冻得微微发紫的青年。
庄辛跟纤夫说了些什么,便连忙用手把门带上,回头正欲跪下行礼,被襄成君抢先一步扶住。
“你我二人相识这么多年,何须行此大礼?”
“规矩,终归是少不了的。”说着,便又要跪下去,襄成君有些不悦,手上的力道丝毫未松,微微讶异。
“汝近来可有好好进食?”
”......公子不必担心,庄辛只是染了些许风寒。”回答得如此完美无缺,可襄成君依然感到些许怪异,他总觉得,今日的庄辛,与往日不同。
“汝总是这样,公事再忙,也不能累坏了身子,汝过来,吾泡了壶茶,就当为你祛祛寒了。”庄辛被襄成君半推半搡地坐到了席上,面上叹了口气,心里却莫名踏实,露出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微笑。
襄成君默默地看着,不动声色,嘴角却多了一丝笑意,好似三月桃花开。
“今日不谈公事,吾唤汝来,只为与汝品一品这普洱,赏一赏这雪景。”襄成君一边娴熟地将茶倒入玉制的茶器中,一边偷瞄着发呆的庄辛。
“这......”
“汝可是要忤逆吾?”襄成君知道,庄辛最上心的,还是自己,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他可以拿来“掌控”庄辛的利器,虽然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歹毒的想法,可是如果庄辛不在了,自己一定会无心理政,抑郁不起的。
“......庄辛不敢。”
庄辛已经和往年大不相同,虽说相遇之时长得老派,但那股青稚之气,已经被岁月消磨得一点不剩,虽然瘦弱,眉宇之间却透露着阳刚之气。
“公子,公子?”
”......嗯。”
“公子您怎么了,不舒服吗?”
“无碍,只是吾想到了过往之事。”襄成君唇角一勾,那可真是一段好岁月。
“公子,抱歉,其实,庄莘今天来,也有要事向公子相商。”
“吾说了,今日不谈军事。”
“公子,庄辛要离开了。”
襄成君手一抖,茶水洒出,滴在手背上,滚烫滚烫,自己却仿佛被冻得麻木,毫无知觉,庄辛见状忙上前想擦去襄成君手背上的茶水,却被襄成君躲开。
“汝这话是什么意思。”庄辛被襄成君盯得有些不自在,收敛了情绪,弯腰拱手道,“公子,庄辛有要事,不能留在公子身边,还请公子多照顾好自己。”
“汝是要回乡吗?那总有个时限吧。”
“公子,庄辛这一去,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仿佛被雷劈中一般,襄成君扶了扶身边的柱子才迫使自己没有倒下去,心脏隐隐作痛。
可是,这一次,庄辛没有过来帮自己。
“......告辞。”庄辛转身欲走,背上却传来一阵痛意,瓷器破碎的声音回旋在耳畔,刚刚还摆在桌上的茶器此刻已经碎片满地,自己也被边刃划伤。
“滚!汝这么想走的话,就永远不要出现在吾面前!”襄成君歇斯底里地怒吼着,把身边的东西统统砸的粉碎,最后,将那件披在自己身上的绒衣狠狠向庄辛扔去。
“带着汝那肮脏之物滚!”
庄辛感到喉中干涩,咽了咽口水,恭敬地退下,船外舟子眼神慌乱,见庄辛出来,连声问道,“这是怎么了?””......无事,舟子,在下恳请您一件事......”
襄成君衣衫不整地跪在一片狼藉中,三年以来第一次流下泪水,对那人,又怜又恨。
三年前,自己受封,身边的官僚们表面上对自己很是殷勤,背地里却偷偷盘算着,如何陷害自己,一时气闷,到湖边散步,正当自己舒了口气时,一个温厚的嗓音从身后传来。
“公子可是新封的襄成君?在下庄辛,公子这般美丽的手,可否让庄辛握一握?”
襄成君顿时心生厌恶,儿时被身边男子称赞容貌,实则居心不轨,而今自己被封,一介无名小官也敢如此羞辱自己!自己毫不犹豫,回身大步走开。不料那人竟恬不知耻地跟了上来。
“汝究竟要做何事!”
“在下,只是想握一握公子的手。”
“汝以为汝是谁?!”
“公子,可否听过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让人翻译成楚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鄂君明白歌意后,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在下为何不可以握公子的手呢?难不成,在下还不如那越人船夫?”
也许是自己一时糊涂,竟答应了他这无理的要求。
如今,汝却又弃吾而去。
汝与吾,从此,不复相见。
七日后,襄成君收到一封手书,阅毕,心痛到近乎晕厥。
“公子,或许庄辛已经没有资格再这样称呼您了,可是,自从离去那天起,庄辛日日夜夜念着公子,庄辛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堪了,这样的庄辛也没有资格待在公子身边。
公子记得当年庄辛讲的那个故事吗?关于鄂君的故事。
公子答应庄辛握公子的手,庄辛真的很高兴。
公子,他日若有缘重逢,定当弥补七日之前,那未尽的畅谈。
庄辛。”
泪水划过脸颊,忍耐多日的襄成君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放声哭了出来,凄厉哀恸。
之后,听说襄成君给庄辛回了一封信。
当然,信到不了庄辛手里,也自然没有回信。
隐公五年,十月,雪,南湖一小舟,隐于风雪间。
舟中的人独自品着普洱,望向窗外,神色哀痛。
庄辛,汝可料到结局会是如此。
庄辛,吾想汝了。
吾要等汝几年,还是几十年,还是,几个轮回。
舟上一纤夫,手提酒壶,温热的液体灌入口中,寒意未去,回头望望舟内,舟中一公子,玉树临风,身着翠衣,履踏缟舄,正坐着,盯着眼前弥漫开氤氲的茶口,若有所思,纤夫虽看不出这公子是哪国人,但清楚,能够穿得起这样绸缎的人,非富即贵。
襄成君自上次被封已过去了三载,这段时间,说长,只因官场险恶,度秒如年,说短,也不过三个春秋罢了。
那人,何时才到呢?
“咚咚咚。”门外舟子的声音在寒风大雪中显得单薄,可自己一字不差地听了下来。
“公子,有位自称您好友的人找您。”
“让他进来。”话音未落,门已经被打开,凉风瞬间钻进了襄成君的衣袖,令襄成君不由自主缩了缩身子,突然,一股暖意驱散了寒冷,襄成君看了看被披在身上的绒衣,以及眼前面部被冻得微微发紫的青年。
庄辛跟纤夫说了些什么,便连忙用手把门带上,回头正欲跪下行礼,被襄成君抢先一步扶住。
“你我二人相识这么多年,何须行此大礼?”
“规矩,终归是少不了的。”说着,便又要跪下去,襄成君有些不悦,手上的力道丝毫未松,微微讶异。
“汝近来可有好好进食?”
”......公子不必担心,庄辛只是染了些许风寒。”回答得如此完美无缺,可襄成君依然感到些许怪异,他总觉得,今日的庄辛,与往日不同。
“汝总是这样,公事再忙,也不能累坏了身子,汝过来,吾泡了壶茶,就当为你祛祛寒了。”庄辛被襄成君半推半搡地坐到了席上,面上叹了口气,心里却莫名踏实,露出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微笑。
襄成君默默地看着,不动声色,嘴角却多了一丝笑意,好似三月桃花开。
“今日不谈公事,吾唤汝来,只为与汝品一品这普洱,赏一赏这雪景。”襄成君一边娴熟地将茶倒入玉制的茶器中,一边偷瞄着发呆的庄辛。
“这......”
“汝可是要忤逆吾?”襄成君知道,庄辛最上心的,还是自己,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他可以拿来“掌控”庄辛的利器,虽然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歹毒的想法,可是如果庄辛不在了,自己一定会无心理政,抑郁不起的。
“......庄辛不敢。”
庄辛已经和往年大不相同,虽说相遇之时长得老派,但那股青稚之气,已经被岁月消磨得一点不剩,虽然瘦弱,眉宇之间却透露着阳刚之气。
“公子,公子?”
”......嗯。”
“公子您怎么了,不舒服吗?”
“无碍,只是吾想到了过往之事。”襄成君唇角一勾,那可真是一段好岁月。
“公子,抱歉,其实,庄莘今天来,也有要事向公子相商。”
“吾说了,今日不谈军事。”
“公子,庄辛要离开了。”
襄成君手一抖,茶水洒出,滴在手背上,滚烫滚烫,自己却仿佛被冻得麻木,毫无知觉,庄辛见状忙上前想擦去襄成君手背上的茶水,却被襄成君躲开。
“汝这话是什么意思。”庄辛被襄成君盯得有些不自在,收敛了情绪,弯腰拱手道,“公子,庄辛有要事,不能留在公子身边,还请公子多照顾好自己。”
“汝是要回乡吗?那总有个时限吧。”
“公子,庄辛这一去,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仿佛被雷劈中一般,襄成君扶了扶身边的柱子才迫使自己没有倒下去,心脏隐隐作痛。
可是,这一次,庄辛没有过来帮自己。
“......告辞。”庄辛转身欲走,背上却传来一阵痛意,瓷器破碎的声音回旋在耳畔,刚刚还摆在桌上的茶器此刻已经碎片满地,自己也被边刃划伤。
“滚!汝这么想走的话,就永远不要出现在吾面前!”襄成君歇斯底里地怒吼着,把身边的东西统统砸的粉碎,最后,将那件披在自己身上的绒衣狠狠向庄辛扔去。
“带着汝那肮脏之物滚!”
庄辛感到喉中干涩,咽了咽口水,恭敬地退下,船外舟子眼神慌乱,见庄辛出来,连声问道,“这是怎么了?””......无事,舟子,在下恳请您一件事......”
襄成君衣衫不整地跪在一片狼藉中,三年以来第一次流下泪水,对那人,又怜又恨。
三年前,自己受封,身边的官僚们表面上对自己很是殷勤,背地里却偷偷盘算着,如何陷害自己,一时气闷,到湖边散步,正当自己舒了口气时,一个温厚的嗓音从身后传来。
“公子可是新封的襄成君?在下庄辛,公子这般美丽的手,可否让庄辛握一握?”
襄成君顿时心生厌恶,儿时被身边男子称赞容貌,实则居心不轨,而今自己被封,一介无名小官也敢如此羞辱自己!自己毫不犹豫,回身大步走开。不料那人竟恬不知耻地跟了上来。
“汝究竟要做何事!”
“在下,只是想握一握公子的手。”
“汝以为汝是谁?!”
“公子,可否听过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让人翻译成楚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鄂君明白歌意后,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在下为何不可以握公子的手呢?难不成,在下还不如那越人船夫?”
也许是自己一时糊涂,竟答应了他这无理的要求。
如今,汝却又弃吾而去。
汝与吾,从此,不复相见。
七日后,襄成君收到一封手书,阅毕,心痛到近乎晕厥。
“公子,或许庄辛已经没有资格再这样称呼您了,可是,自从离去那天起,庄辛日日夜夜念着公子,庄辛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堪了,这样的庄辛也没有资格待在公子身边。
公子记得当年庄辛讲的那个故事吗?关于鄂君的故事。
公子答应庄辛握公子的手,庄辛真的很高兴。
公子,他日若有缘重逢,定当弥补七日之前,那未尽的畅谈。
庄辛。”
泪水划过脸颊,忍耐多日的襄成君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放声哭了出来,凄厉哀恸。
之后,听说襄成君给庄辛回了一封信。
当然,信到不了庄辛手里,也自然没有回信。
隐公五年,十月,雪,南湖一小舟,隐于风雪间。
舟中的人独自品着普洱,望向窗外,神色哀痛。
庄辛,汝可料到结局会是如此。
庄辛,吾想汝了。
吾要等汝几年,还是几十年,还是,几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