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清是一种信仰吧 关注:2,867贴子:64,929
  • 23回复贴,共1

爱新觉罗商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陶然亭https://tieba.baidu.com/p/3422909018 看看秋景?
@爱新觉罗商央
【陶然亭名取自白乐天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或许是借了诗王的精气神,陶然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甚至成为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正值秋季,天高气爽最适合出游赏景,陶然亭四围也尽然红枫秋色,景致堪比西山秋色。】
【立于亭中,内梁上山水花鸟和槛碧湖清风一并入眼,不禁念道。】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1楼2017-08-04 18:11回复
    @爱新觉罗商央


    2楼2017-08-04 18:11
    回复
      (京城里和四方的四九城有所径亭,大抵是体现在——同样的旖旎之色,外头的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别之韵味文墨,而宫里头,多的是凄凄哀哀沉沉的,站于高处亭子遥看秋景,身畔一人独吟沉诗,氏族模样,气度不凡,便想顺着对上一句,奈何——不会。)
      (于是一扬下颔,黛眉微弯,轻轻灵灵一句,仿佛是在真的接人下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几个听见的文人游客面露讥笑,尴尬地一句)我只是觉得,这一句似乎也挺应景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8-04 18:34
      回复
        【秋景正盛,陶然亭中数人赏秋闲谈,氛围十分悠闲自在。话音刚落就听见耳畔传来轻轻灵灵的一句陶渊明,虽然也是秋景但和自个儿那句实在挨不上。转身看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两把头上的一溜儿流苏随风摇晃,向她颔首示意。】
        无妨,在下再接一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句跑得更远,不管一旁那几个文人正议论什么,继续道。】
        也不是学堂文社,对个高兴罢了。
        @爱新觉罗商央


        4楼2017-08-04 20:21
        回复
          (见他不语前话,又话中有解围之意,稚稚一笑,回以弯弯。听到高兴二字,忍不住伸手一指他身后的几个文人,蛮不高兴——)他们刚才呀,倒是笑得挺高兴的,(抬眸报以善意,也许是刚刚被笑了几句,好强娇盛的性子便霎间暴露无遗。)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我每回出——门都看见他们三三俩俩聚在这儿,喝茶作诗的,说难听些,不务正业。
          (同他虽首次见面,但在自己看来,却是和他们光有骚客之名的人不一样。)对了,你方才说的诗,是什么意思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8-04 21:23
          回复
            【顺着她所指看向身后那几个同游的文人,未入仕途或初入仕途的读书人总有一身傲气,说好听了是傲气,不好听就是文人酸气。得亏自个儿当初没读太多书,还能从故纸堆里脱出身来。眼前的小姑娘把喝茶作诗评为不务正业,实在是忍俊不禁,笑问。】
            那格格觉得什么才是正业?
            【后又听她问及诗句,并不想给她解释的太文绉绉,于是说道。】
            这句是说……秋天天气不错,风景也很好。在下认为这诗说的挺对。


            6楼2017-08-04 22:58
            收起回复
              或入仕途,或经商,找点事儿做,至于吟诗游玩什么的,最好不过当成业余,我看您来陶然亭,倒不像是专门来吟诗作对的——
              (他身上书生气息或有辄少,穿着打扮也实能跟那些外京人区分开来,也是揣测中一问,复看亭下红山遍野,朱叶团团,只由此想到——架在荒叶上炙烤的秋日番薯,香甜可口。)
              噢对了,我是头一回来这儿,陶然亭里头,可有什么四街九巷子里吃不到的——美食?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8-05 06:47
              回复
                【学子要想入仕,虽然不至于每个人都要做到头悬梁锥刺股,但人生至少十年是在读诗写文章中度过,吟诗游玩只不过是读书之余的休闲调剂。更何况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对于她这样的想法只是报以一笑,不置可否。】
                【再听她问,便觉得小格格的思维与众不同,头一回来陶然亭竟然想到美食。但这确实是个好问题,自个儿还从未想过陶然亭有什么吃的,想了片刻答道。】
                别处吃不到的美食在下还真不了解,但陶然亭之名出自“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或许在亭中喝酒最为应景。
                @爱新觉罗商央


                8楼2017-08-05 22:35
                回复
                  (见他言中接了后一句话,仍有十分和善,闻言又朝亭角屋檐的角落儿看去,倒还真有几个书童模样的生意人,提挑着酒来卖的,而且,围观的客人还不少——可只嫌酒太涩,又觉得喝酒大都是在有愁有苦的情况下,而我这两样似乎从来不曾有过)
                  有道理,但我觉得,有些不喜喝酒的,喝茶也还应景,再和上一小碟糕点,才不负眼前的大好景色,只可惜——这也买不到吃的,只能下回长个小心眼儿,从街边带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8-06 13:29
                  回复
                    【说完才想到姑娘家不一定喜欢饮酒,不禁懊悔一时疏忽。她所提出的携带茶水茶点观赏陶然亭的大好景致确实别出心裁,甚至有几分苏子泛舟赤壁之下的意味。但若想配一个雅,不妨雅个彻底。】
                    这陶然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而历代文人之中最懂吃的恐怕要数随园主人袁枚先生了。格格可以让家中厨子按袁枚的《随园食单》做些菜肴带来陶然亭伴美景一品,也算风雅。
                    【瞥一眼刚才笑出声的那几个文人,继续说道。】
                    刚才那些人,也必定对格格另眼相看。
                    @爱新觉罗商央


                    11楼2017-08-06 18:31
                    收起回复
                      (虽不十分地听明白他的话,却暗自将字句记在心底,也同时明白一个又粗俗,多数人又不愿意实践的道理——要多读书,否则跟人谈起话儿来,便只有一脸懵懂的份儿了)
                      你说的有理,日后我要是有机会再来这儿,一定得试试,叫他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陶然亭坐的久了,话也说的差不多了,便想去下一个景间看看,遂同眼前的人匆匆道了别,离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8-07 1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