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就在一转眼间,我都毕业两年了。
记得第一次去浙江的时候,心里十分的忐忑与不安,因为我想象不了,那里的生活是好是坏,所以我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我期待新的生活,让我有不一样的精彩,我害怕自己在新的生活里会活的体无完肤,只是一切想法在我走到金职院的那一刻就终止了,想象中的远方没有让我失望,我只是有些失落,失落自己一个人在远方,无依无靠的面对着一切。不过很庆幸,我有了同学,有了朋友,到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慢慢的接受了远方带给我的生活,我在遥远的南方感觉到了一丝温暖,让孤单的我不再那么孤独。
我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在我的故乡既可以看到漫天黄土飞扬,又可以看到无边绿茵铺遍的草原。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即想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那个梦伴随着我整个青春,还有青春里那个忘不掉的姑娘。
梦里,我带着深爱的姑娘,在远方的天空翱翔,在远方的土地上生活,我们牵手,我们拥抱,我们把幸福从头到尾一一演绎,感动了自己,感动了那些在外漂泊的孤独。
我的梦是我故乡的天空挡不住我的视线,我故乡的绵延大山挡不住我行走的脚步。
然后有那么一天,我背着不重的行囊,却又步履蹒跚的走向了远方。
从牛羊遍地的草原开始,路过跌宕起伏的黄土高原,穿过那纵横交错的巍峨大山,火车掠过隧道,冲过雨幕。我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一时间感到特别惆怅,甚至想着,我不应该走出大山,我开始对未来有一种忐忑,那忐忑如同一种还未蔓延开来的恐惧,时刻压抑着我迈向外面的脚步。
那是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我终于到了学校所在的城市——金华。金华这座城市,在我没来之前对它的印象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双龙洞,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中美轮美奂、引人入胜的景色在我的脑海里可刻下了无法忘记的痕迹,我还未成熟的心领开始向往,向往着大山外面的样子,还有那双龙洞的巧夺天工。
到学校的当天晚上,我跟母亲吃完了晚饭后,独自一人冒着大雨走到金职院的东门,看着雨夜中被灯光照的璀璨的大门,陌生有熟悉,我第一次见到我将要开始生活的地方,我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了。新奇的看着那坐落在东门口的火车头,看着与火车头相对应的五位一体,我一时间觉得,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起码让我在离家两千东公里的远方,感觉到了熟悉,并不是想象中的排斥。
对于金职院,我或许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是它却对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依然记得从鹿田经过桃李去上课的小路,还有小路上那段台阶,只是那段路在我搬到龙北的时候,那边的路也都重新修整了,不再是原来的路。
后来毕业前走过一次那条路,只是走起来有些不习惯,感觉有些陌生了,而桃李到教学楼的那段阶梯却没有改变,之所以说到阶梯,是因为那段阶梯很特殊,只要是走过的人,都会记得,阶梯不是很长,一阶跟另一阶之间的距离有些大,人走起来有些难受,步子跨小了,只能走半级,步子太大了,人的身体又有些收不住,感觉像是在上面奔跑一样。我不知道学校为什么会修一段这样的阶梯,有可能是施工者的疏忽,有可能是别有用意,但我不知道,因为阶梯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几年的时光,足以让很多事很多东西改变原来的本质意义和面目。
从大三开始,很少在晚上上课,反而有些怀念大一的时候,每天都有晚自习,虽然没看过几本书,也没学到什么内容,但是心里却有些踏实,不会觉得自己心里有些空乏,哪怕是不愿意去上晚自习,也尽量的不会逃课,心里会有些责任感。不像大三那会儿,觉得什么事都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自己仔细的想想,很多事都那么重要,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无所谓,有些无所谓也只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让自己觉得心里没有心结,没有愧疚。只是很长时间后,有很多事情会浮出水面,让自己明白,不是自己骗自己认为的那样,也不需要什么证明来反驳,因为那些骗了自己的事,本来的面目就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搬到龙北的那段时间,我依然像刚开始来南方那样,整夜整夜的失眠,有次我看着漆黑的夜,在被窝里写了一段话:“窗外很黑,应该没有星星,如果有星星,那么或许不会那么黑,听不了见什么声音,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一样,应该没有风,如果有风,一定会吹动楼下那两棵有些年头的香樟树,吹落几片树叶,发出微弱的声音,虽然很小,但这么深的夜里,我一定会听到,可是这个夜晚,没有声音,就连平时楼下打热水的机器都没有运作,可是南方即使在热,也有冬天,已经是冬天了,打热水的人应该很多,那么为什么烧热水的机器没有运作,或许需要热水的人已经打好了热水,他们会照顾自己,不想我,随意惯了,不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半夜里醒来后口渴,喝不到热水,只有瓶子里冰冷的饮料或矿泉水,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温暖,起码我可以给自己准备好喝的水,不会渴着自己。”写完后我拧开枕头旁的饮料瓶,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了,泪水不明其意的流了出来,时隔几年,我早已想不起当时为何要哭泣,只是记得,我在南方的夜里哭的酣畅淋漓。
或许是快要离开学校了,或许是想哭了,谁知道呢?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跟同寝室的好朋友去了一趟双龙洞,也算是了了我从小到大的一个小心愿,从双龙洞的山顶出来,拿了免费送的几张照片,已经三点多了,太阳开始挪在了西边,正好在我的对面,阳光懒懒散散的从树叶里飘过来,心情有些豁然开朗,顿时觉得一个压了我差不多十年的心结算是揭开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坐在公交车上聊天,聊我们被司机骗了的气愤,聊着聊着却笑了起来,其实虽然前面被司机骗了,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觉得那次双龙洞之行,哪怕被骗了,也是值了,渐渐的太阳的光芒暗了下来,南方的太阳比北方落的早一点,四五点种就开始变的很暗了,似乎一转眼就会掉落下去。
回到市区,又转车回学校,我们俩上车有些晚,后面的位置都被别人坐了,剩下前面的两个位置了,我们了会视一笑,庆幸还有个位置,可还没等我们坐下,就有两个老人上来,没办法只有站着了。
闲着无聊,我说:“我来南方的梦也算是了了,快要毕业了,也算是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就是有些遗憾,以后我们不知道能不能见得到了。”我说话的时候正好有夕阳照在我的脸上,我眯着眼看着夕阳,感觉连夕阳都在嘲笑我,亦或是同情我。
朋友说:“你毕业还能来啊!”
我笑了笑,“毕业了,来不来的了,谁知道呢。”其实我没说明,毕业了我要回北方,我要为自己的生活而去生活,我要为我应该照顾的人去生活,我要去尽我应该尽的职责和义务,我不再是一个人,我不再有想象中的那么自由自在,我也不能随着性子去生活了。
我说“也许我会去西藏,到时候你就来看我,我们一起到处玩一玩。”他点点头说:“嗯嗯,有机会我会去的,到时候你来接我。”我点点头不再说什么。气氛一下子变的有些沉默,我有我沉默的理由,他有他沉默的苦衷,我们把目光都伸出车窗外,沿路的车辆和忙碌的人群,时间感觉好快又感觉好慢。
突然他转过头低低的说了一句:“真羡慕你,活得那么自由,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我看着他突然变的有些认真的表情,一时间有些语滞,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安慰似乎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其实他不知道,大山里的人,自由的方式不一样,因为那连绵不绝的山,挡住了自由的风,吹不到远方,有很多和我一样向往自由的人,被大山挡住了脚步,自由也成了一种奢侈,要真说自由,也只能说是随遇而安的一种心态,安于现状,失去了看看远方的梦想,久而久之,剩下的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的活着,活在那座大山里,一辈子和山打交道,死了埋在山里,化为灰烬,化为黄土,也许有一天起风,吹走一些灰尘,也许会在半路就没有了踪影,也许跨过大山,看到远方的景象!
只是毕业后我没去西藏,也没回到浙江,我还是在我的大山里扎根生活了。茶余饭后,偶尔抬头望向远方,脑海里映射出母校的每一个角落,火车头、金湖、银湖、稻花香、新雨、桃李、龙南龙北,还有那三年所认识的人,想起来那么熟悉,又感觉那么远。
有些时候真的感觉往事如梦,比如去年三月斑斓的风,盛夏在石头上刻下的痕,秋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已经结束的寒冬。那多年之前没有合上的课本,书架上擦了又落的灰尘,还有埋在心底的那个人。
有些地方,只有离开了才开始怀念,有些课本,只是丢掉了才想着重新翻开再看一遍多好。
记得第一次去浙江的时候,心里十分的忐忑与不安,因为我想象不了,那里的生活是好是坏,所以我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我期待新的生活,让我有不一样的精彩,我害怕自己在新的生活里会活的体无完肤,只是一切想法在我走到金职院的那一刻就终止了,想象中的远方没有让我失望,我只是有些失落,失落自己一个人在远方,无依无靠的面对着一切。不过很庆幸,我有了同学,有了朋友,到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慢慢的接受了远方带给我的生活,我在遥远的南方感觉到了一丝温暖,让孤单的我不再那么孤独。
我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在我的故乡既可以看到漫天黄土飞扬,又可以看到无边绿茵铺遍的草原。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即想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那个梦伴随着我整个青春,还有青春里那个忘不掉的姑娘。
梦里,我带着深爱的姑娘,在远方的天空翱翔,在远方的土地上生活,我们牵手,我们拥抱,我们把幸福从头到尾一一演绎,感动了自己,感动了那些在外漂泊的孤独。
我的梦是我故乡的天空挡不住我的视线,我故乡的绵延大山挡不住我行走的脚步。
然后有那么一天,我背着不重的行囊,却又步履蹒跚的走向了远方。
从牛羊遍地的草原开始,路过跌宕起伏的黄土高原,穿过那纵横交错的巍峨大山,火车掠过隧道,冲过雨幕。我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一时间感到特别惆怅,甚至想着,我不应该走出大山,我开始对未来有一种忐忑,那忐忑如同一种还未蔓延开来的恐惧,时刻压抑着我迈向外面的脚步。
那是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我终于到了学校所在的城市——金华。金华这座城市,在我没来之前对它的印象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双龙洞,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中美轮美奂、引人入胜的景色在我的脑海里可刻下了无法忘记的痕迹,我还未成熟的心领开始向往,向往着大山外面的样子,还有那双龙洞的巧夺天工。
到学校的当天晚上,我跟母亲吃完了晚饭后,独自一人冒着大雨走到金职院的东门,看着雨夜中被灯光照的璀璨的大门,陌生有熟悉,我第一次见到我将要开始生活的地方,我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了。新奇的看着那坐落在东门口的火车头,看着与火车头相对应的五位一体,我一时间觉得,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起码让我在离家两千东公里的远方,感觉到了熟悉,并不是想象中的排斥。
对于金职院,我或许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是它却对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依然记得从鹿田经过桃李去上课的小路,还有小路上那段台阶,只是那段路在我搬到龙北的时候,那边的路也都重新修整了,不再是原来的路。
后来毕业前走过一次那条路,只是走起来有些不习惯,感觉有些陌生了,而桃李到教学楼的那段阶梯却没有改变,之所以说到阶梯,是因为那段阶梯很特殊,只要是走过的人,都会记得,阶梯不是很长,一阶跟另一阶之间的距离有些大,人走起来有些难受,步子跨小了,只能走半级,步子太大了,人的身体又有些收不住,感觉像是在上面奔跑一样。我不知道学校为什么会修一段这样的阶梯,有可能是施工者的疏忽,有可能是别有用意,但我不知道,因为阶梯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几年的时光,足以让很多事很多东西改变原来的本质意义和面目。
从大三开始,很少在晚上上课,反而有些怀念大一的时候,每天都有晚自习,虽然没看过几本书,也没学到什么内容,但是心里却有些踏实,不会觉得自己心里有些空乏,哪怕是不愿意去上晚自习,也尽量的不会逃课,心里会有些责任感。不像大三那会儿,觉得什么事都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自己仔细的想想,很多事都那么重要,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无所谓,有些无所谓也只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让自己觉得心里没有心结,没有愧疚。只是很长时间后,有很多事情会浮出水面,让自己明白,不是自己骗自己认为的那样,也不需要什么证明来反驳,因为那些骗了自己的事,本来的面目就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搬到龙北的那段时间,我依然像刚开始来南方那样,整夜整夜的失眠,有次我看着漆黑的夜,在被窝里写了一段话:“窗外很黑,应该没有星星,如果有星星,那么或许不会那么黑,听不了见什么声音,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一样,应该没有风,如果有风,一定会吹动楼下那两棵有些年头的香樟树,吹落几片树叶,发出微弱的声音,虽然很小,但这么深的夜里,我一定会听到,可是这个夜晚,没有声音,就连平时楼下打热水的机器都没有运作,可是南方即使在热,也有冬天,已经是冬天了,打热水的人应该很多,那么为什么烧热水的机器没有运作,或许需要热水的人已经打好了热水,他们会照顾自己,不想我,随意惯了,不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半夜里醒来后口渴,喝不到热水,只有瓶子里冰冷的饮料或矿泉水,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温暖,起码我可以给自己准备好喝的水,不会渴着自己。”写完后我拧开枕头旁的饮料瓶,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了,泪水不明其意的流了出来,时隔几年,我早已想不起当时为何要哭泣,只是记得,我在南方的夜里哭的酣畅淋漓。
或许是快要离开学校了,或许是想哭了,谁知道呢?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跟同寝室的好朋友去了一趟双龙洞,也算是了了我从小到大的一个小心愿,从双龙洞的山顶出来,拿了免费送的几张照片,已经三点多了,太阳开始挪在了西边,正好在我的对面,阳光懒懒散散的从树叶里飘过来,心情有些豁然开朗,顿时觉得一个压了我差不多十年的心结算是揭开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坐在公交车上聊天,聊我们被司机骗了的气愤,聊着聊着却笑了起来,其实虽然前面被司机骗了,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觉得那次双龙洞之行,哪怕被骗了,也是值了,渐渐的太阳的光芒暗了下来,南方的太阳比北方落的早一点,四五点种就开始变的很暗了,似乎一转眼就会掉落下去。
回到市区,又转车回学校,我们俩上车有些晚,后面的位置都被别人坐了,剩下前面的两个位置了,我们了会视一笑,庆幸还有个位置,可还没等我们坐下,就有两个老人上来,没办法只有站着了。
闲着无聊,我说:“我来南方的梦也算是了了,快要毕业了,也算是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就是有些遗憾,以后我们不知道能不能见得到了。”我说话的时候正好有夕阳照在我的脸上,我眯着眼看着夕阳,感觉连夕阳都在嘲笑我,亦或是同情我。
朋友说:“你毕业还能来啊!”
我笑了笑,“毕业了,来不来的了,谁知道呢。”其实我没说明,毕业了我要回北方,我要为自己的生活而去生活,我要为我应该照顾的人去生活,我要去尽我应该尽的职责和义务,我不再是一个人,我不再有想象中的那么自由自在,我也不能随着性子去生活了。
我说“也许我会去西藏,到时候你就来看我,我们一起到处玩一玩。”他点点头说:“嗯嗯,有机会我会去的,到时候你来接我。”我点点头不再说什么。气氛一下子变的有些沉默,我有我沉默的理由,他有他沉默的苦衷,我们把目光都伸出车窗外,沿路的车辆和忙碌的人群,时间感觉好快又感觉好慢。
突然他转过头低低的说了一句:“真羡慕你,活得那么自由,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我看着他突然变的有些认真的表情,一时间有些语滞,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安慰似乎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其实他不知道,大山里的人,自由的方式不一样,因为那连绵不绝的山,挡住了自由的风,吹不到远方,有很多和我一样向往自由的人,被大山挡住了脚步,自由也成了一种奢侈,要真说自由,也只能说是随遇而安的一种心态,安于现状,失去了看看远方的梦想,久而久之,剩下的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的活着,活在那座大山里,一辈子和山打交道,死了埋在山里,化为灰烬,化为黄土,也许有一天起风,吹走一些灰尘,也许会在半路就没有了踪影,也许跨过大山,看到远方的景象!
只是毕业后我没去西藏,也没回到浙江,我还是在我的大山里扎根生活了。茶余饭后,偶尔抬头望向远方,脑海里映射出母校的每一个角落,火车头、金湖、银湖、稻花香、新雨、桃李、龙南龙北,还有那三年所认识的人,想起来那么熟悉,又感觉那么远。
有些时候真的感觉往事如梦,比如去年三月斑斓的风,盛夏在石头上刻下的痕,秋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已经结束的寒冬。那多年之前没有合上的课本,书架上擦了又落的灰尘,还有埋在心底的那个人。
有些地方,只有离开了才开始怀念,有些课本,只是丢掉了才想着重新翻开再看一遍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