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吹三国吧 关注:3贴子:851

【三国学堂】の龙生九子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 
李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赑屃(音:毕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 
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IP属地:广东1楼2005-10-19 11:58回复
    龙生九子的又一个版本    
    老大赑屃,就是我们常说的“王八驮石碑”。    
    老二鸱吻,能吞万物,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吞脊兽(屋顶两边的大兽)。   老三椒图,面目狰狞,负责看守门户,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门上口衔铁环的神兽。    
    老四麒麟,不畏火焰,被用做避火神兽,放在重要建筑门前。    
    老五睚眦,能吞兵器,负责看护天下兵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刀剑的吞口兽。    
    老六螭首,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排水兽。    
    老七嘲凤,飞檐走壁,负责警卫工作,就是现在所见到的屋顶翘角上的小兽。    
    老八蒲牢,声音洪亮能传千里,负责报时,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钟上兽钮。    
    老九囚牛,能通万物之言,辨别声音,因此被放在了乐器的头部,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乐器兽头。


    IP属地:广东2楼2005-10-19 11:59
    回复
      赑屃: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IP属地:广东3楼2005-10-19 12:00
      回复
        狴犴: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IP属地:广东4楼2005-10-19 12:00
        回复
          螭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IP属地:广东5楼2005-10-19 12:01
          回复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IP属地:广东6楼2005-10-19 12:01
            回复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IP属地:广东7楼2005-10-19 12:02
              回复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IP属地:广东8楼2005-10-19 12:02
                回复
                  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IP属地:广东9楼2005-10-19 12:03
                  回复
                    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IP属地:广东10楼2005-10-19 12:03
                    回复
                      睚眦: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05-10-19 12:04
                      回复
                        我们经常说龙生九子是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 
                        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 
                        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 
                        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 
                        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 
                        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 
                        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 
                        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 
                        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前就发这些 有疑问的话尽管提,大家互相学习


                        IP属地:广东12楼2005-10-19 12:04
                        回复
                          青龙 
                            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又有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IP属地:广东13楼2005-10-19 12:06
                          回复
                            呵呵


                            17楼2005-10-20 06:22
                            回复
                              受教


                              18楼2005-10-20 0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