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中秋节夜晚,武汉船院博海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广场上的路灯与许多摆放着的台灯照亮了整个广场,虽是黑夜,其亮如白昼。学校一年之中博海广场上难有如此场景,原来时值学校各社团招新,各社团招新点依次绕广场围成一圈,招新点上有红色横幅随风摆动,身着蓝色军训服的入学新生穿行其间,歌唱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新生萧明见此热闹场景不免过去看看,挤过纵人,看到广场博海楼临湖边有银帆文学社招新,萧明素好文学,于此大是相投,便走近招新点。在此之前萧明已在宿舍看过文学社的招新宣传单,又在宿舍楼下看过招新的海报,心中已有意加入社团,此时正好在招新点看看文学社具体如何。萧明见桌子上摆放了许多文学书刊,未及开口,就有学长学姐热情接待,只见坐在对面的学姐太真面明妃妆。学姐道:“学弟可有意加入文学社?这里有文学刊物可随意翻看,若有关于文学社的问题亦可询问。”萧明道:“久闻银帆文学社之名,今日见到学长学姐幸何如之。”桌上武汉各高校文学社社刊皆有,其中文章更是不凡。站立在一旁的学长道:“学弟要入文学社可去旁边收费点登记报名,然后再在这里也登记一次。”萧明抬头见这位学长只觉有诗家之气,道:“多谢学长示指。”萧明说完而不急着去登记,只是又拿起桌上一些证书来看,其中有姓名为张蒙所获散文奖的证书,有姓名为王光敏所获旧体诗奖的证书。人群中一人喊道:“张蒙,过来帮忙。”对面学姐应声而答,原来,那位学姐就是张蒙。萧明对刚才和自己说话的学长问道:“敢问学长就是王光敏?”学长道:“正是。学弟有何问题?”萧明心中暗喜自己观面知人,接着道:“今日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学弟不才,应景得一上联,请学长对下联。”王光敏学长道:“好吧,请出上联。”萧明出上联曰:“映月桥连月映湖中,绿蚁能邀明月影?”学校博海楼建在湖上,此湖在市区月湖之西,因此有西月湖之称,湖上有桥名作映月桥,此时是中秋望月之夜,故此联是即景吟出,且此联后半句化用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诗,问意一语双关,谓加入文学社后可否得明月之诗。王光敏听萧明吟出上联稍一沉思便道下联:“扬帆舰挂帆扬海上,旌旗已侍锦帆风。”学生就读船院,说舰行海上恰到好处,文学社名为银帆,正切帆字,且有发扬光大之意,下联“已侍”二字亦一语双关,谓只等招纳新人,而“旌旗已侍锦帆风”句也来自唐诗原句,王光敏学长信手拈来,对仗工整。萧明听得下联道:“学长高才!”王光敏学长道:“不敢不敢,互相交流文学是常事,以后来日方长,可以多多交流。学弟出这上联是要试水么?”萧明道:“岂敢岂敢,今日正逢佳节,才有此举。”萧明说罢,转身便去收费点登记缴费,只见登记表上有自己同班同学胥世林的名字,在军训时听胥世林有川蜀口音,便知胥世林是四川重庆一地的人,心想如此正好,刚入文学社就有熟人,以后可以互相照应,登记已毕,此后话不表,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