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894贴子:1,153,201

【论道】论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来即苦,何苦再作茧自缚,天道无常,万物有常,十之八九,尧幸逃脱其一,实属万幸,何需苦苦执念,修道之人更应该如此,通化后天之念,方可知性,知性通念,方可见心,见心知命,方为天理,后天之念有性,先天之信有命,知性见命,本为一体。命运有常,使之有信,命运无常,使之无信。命不济知性改命,有信。知性改命,无信,知常守一,一乃气,气乃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为阴,生养之门,一玄为阳,死亡之门,静则有阴,有精,阴生阳极,动则有阳,有浊,阳极阴生,阴阳兩息,一呼一吸,精浊开合化天地,有生无,无生有,无有入无间练先天一气,无有出无间练后天真气,谓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动静有时,先天阴阳有雄雌,雄雌有正反,相吸为正,相斥为反,一正一反,激阴阳之活力,活力发散有后天,后天发散有善恶,有真假,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一呼一吸知无常,一吸一呼知有常,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一来一往,一往一来,道法自然。道之唯物,唯恍唯惚,时有时无,知常守一,守万物生化之根本,先天一气,守一有信有命,而不执着后天形态之表象。知常有念有性。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9-12 13:59回复
    先天有信有命,后天有念有性,知性改命,有信,有念,知常,守常,用常,有时,有势。知性改命,无信,无常,知常守一,吾命由吾不由天,追寻阴阳之始终,合先天一气致造化。守常解释一下,守常即守住性,应变之能事,忍一时之气,一时之苦,以待时势,信先天之道,以万物之公平,贵冑贫贱后天之使然。性之不守,命将淹乎,谈何改命?用常,后天常态真假,善恶,喜怒哀乐,皆可用之,可发泄之,无需执着,守中即可,离中极端,人道有规则,规则有正反,反制真制善,正制假制恶,天道有生死,生门有弃孑,死门有生老病死,无妄之灾,道之无情,有阳极阴生之特性,有改变有无内在变化之能力,改变外在之张力,然泰然耷立。有时,时机,有势,天势靠地理,地理靠人和,借势,内在先天,出生富贵命好有势可借,外在能力显现,有张力,说到能力,无非简单事情重复做,重复事情精细做,认知虽有深浅,简单有高下,但也逃不脱这个定律,使之获贵人青睐,愿借势与之,造势,作个假文凭,假身份,造一时一势,凭真本事去鼓吹,显摆,又要忍得住性子,身背宝剑显摆,遇辱不拔剑,受得了辱,忍常人不能忍,动静自律,心中有信,明利害知得失,辱之为浊,浊气具有明显发散性,可提高知名度,浊中有精,这个精则是自律,明可为之而不为,明可使知之而为,乃沽名钓誉,无知无为,乃不通律及权变,知常守一的道者除外,分清此项谓之伯乐,精气带有捕捉性,捕捉精气乃伯乐,对识人伯乐来说,自律权通不为一种高贵品质与可担大任之才。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养成,要想后天改变,难,经得起庞,不会轻易背主,庞为下无惊,无惊还要知常,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功成身退保命,庞为上有惊不知常,背主也会犹豫不决,性格使然,自我斗争,有惊则有破绽,给对方以时间与时机,性格决定命运就这么来的,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天道是公平的,不会埋没了哪块好料。只有标準不一,追求认识不一,知性改命,知性即认识自我,性格缺陷,能力的几斤几两,完善自我,追求上进是改变命唯一途径,纵使有一时之奇遇,也只能改一时之命,并不带有连贯性,余阴不及子孙。积不就福地,善地。知性改命积福地善地并修命,脱命,人与天齐,不要说做点善事,救苦救难,改变人道形态也不在话下。补充一点,性情完善的前提是养性,并不止修道才可养性,神盛法五龙则是养性之秘籍,主要配合人的姿体,语气,呼吸,气势来修性,其中龟息法则是练人城府,其它的不介绍了,此书听传为鬼谷子所述,后人整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9-12 18:53
    回复
      2025-08-06 23:39: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唯心将喜怒哀乐寄托于精神世界,唯物将喜怒哀乐寄托于物质世界,往往双方又是交杂的,使之心变得复杂,纠结。信道,道有高贵品质,不居不有,无私公平,然之所信遵道从道而贵己,贵人自有天佑。信后天之德,德分小人和君子,人格上分贵贱,分等级,实乃贱德,与道之对比,小巫见大巫。凡是所信之教理,带有分别者,皆为后天,与道不可比肩。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9-12 20:24
      回复
        贵人有冲气,化阴阳之能,修身养性有和气,和气生爱,有善。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9-12 20:32
        回复
          道的品质是虚幻的吗?不是的,而是人文始祖智慧优秀品质的结晶,浓缩出来的结合体,远古的无法考证,古时大禹治水的忘我的坚刃不拔,愚公移山的信念,文天祥的宁死忘我忘物的坚贞不屈,海瑞的清宁无私,近代伟人毛主席大公无私,等等,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与一身,你人格自然会升华,浩然冲气显贵身,鬼神都惧之,民族之脊梁。有了仁人志士何愁华夏不兴,怎样从小立志,看你能不能从小培养冲气。冲气则贯穿人的一生,冲气不足何谈斗志。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9-12 21:15
          回复
            目标与过程的关系,假如你站在十层高楼,远眺四面八方,有山,有田园,有厂矿,有金融大厦,尊纯自我本心,哪处吸引到你,设置十里二十里一个距离,怎样走,判断出一个轮廓,义无反顾去走就好了,不需要去计划去思考,去蹉跎,过程是走出来的,靠头脑,眼腈,嘴,手脚为附助,坚持目标到达预定位置,再回头看,顺便记录走过的过程,总结经验,为下个目标作准备,所以说过程是走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经验是过程总结出来的,没有可复制性,复制只会陷入混乱。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有休息,顺便思考作个小结,遇到同类顺便交流心得。回头看时看到掉队的顺便拉一把,体现社会互助精神。过程培养预知判断力,分析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看事情不要看的太复杂,都是从简到繁,从小到大的规律,不执不惑坚守。关键是要站得高看的远,顺心而为,有了目标心中才有一股气。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7-09-14 21:32
            回复
              道?一百个人一百种悟解。谁人能言我道独尊。当然除了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4 21:36
              回复
                有信无信皆未离道,但信接下来还有爱,善,恶,喜怒哀乐,恨情仇,可以尽心去表演,只要不走极端,被人道规则送了命,道也会让之有去无往,尧幸逃脱人道规则,还有天网恢俠疏而不漏,有没有办法敞掩天机呢,有,唯有修道。掩天机之法不会轻易告知,会招天灾。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09-15 00:05
                回复
                  2025-08-06 23:33: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道之无与有无之无的区别,道之无是一个徐生的过程,而且自身是感受不到这个过程的,如种子,万物从因子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潜意识内在渗透,侵蚀他人的思维,影响他人也是徐生慢慢侵蚀的过程,用有无之无去侵蚀是不可能的,只会让人捉摸不透,因为有无之无是可以感受到的,也是变幻莫测的,有意识无意识之间转换,如人的表情喜怒哀乐等,看到身上有灰尘,有时会抖一下,有时又不会抖,哭时有声停下又无声。天的不测风云,能感受到但捉摸不到什么时候发作,雪,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基本上人与自然表象的变化都如此。贵己尊的是道之无私品质,泛化到遵纯榜样的优秀品质是一个徐生的过程,并不是认为的尊有无之无。道之无即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唯心唯物之根本。万物徐生而来,徐患而去,徐生的第一粒种子为一气,一气分阴阳,有了阴阳转换才分秘出精浊,有了精浊才有无有。有无其实都是物质的,只是由内在的变化延伸出了外在阴阳性质的发散性,表象,无,无有又相互转换。由此推论唯物唯心本为一体。哲学和事物也本为一体,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哲学是对事物的提前探讨,落脚点来源于原有事物的升华,即可能性,并不是无的放矢,哲学真伪又来来源于后续事物对哲学的论证,无中包括万有,有中包括万无。想象的,实物的,只要能给人这个根本带来精神上实物上的满足即可,有虛幻的仙,有现实中的实物,现实中实物有的又不属于己,想想又何妨呢。哲学要做的除了指导事物,还要给人以理想信念,把人从空虚与虚幻的仙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会对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唯心与唯物贯通为一个整体,回归人与自然的根本属性,升华即有人与自然,并释放其未来的可能性。道之无暂于名无间无维度,与有无要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淡。顺便提下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没错,错的是头发胡子一把抓,把等级的自私无限放大。并没有从历代先贤身上提炼出无私为主流的总概念。概念人物是有,只提倡在上层有个模糊印象,这样讲虽说带有理想主义,但可作为标杆提倡。减少现实中的冲突,加强担当意识,离开理想主义如人没了骨架。是一个民族的气魄,民族之魂,理想主义是架临在现实主义之上的,是现实主义的升华,上德也一样,也是现实中的下德升华而来,同时也是唯心唯物贯通的结果,从有到无的转换。例子就不想举了。写文章也是思想预演。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7-09-15 13:22
                  回复
                    阴阳性质发散性,即具有显现能力,核心的相互感知能力,凭感知能力生产生活,替代感知能力的便是程序,每使用一个工具都有不等的程序等着你,家庭拟定的口头程序,社会有秩序,工作有程序,程序越精密,对思维要求更高,感知是无法对有计算的程序发挥作用的,当程序精细到你用一根针都需要程序的时候,那时己不再需要机器人,因为高意识的人本身己蜕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以外的人大多沦为闲散人。脱离感知能力的生活,也意味着对秩序和程序的依赖,失去判断预知思考能力,使之群体之间失去了感知粘合。自私也就难免,谁也不想为谁付出,无私才产生粘合效应,触动自私,程序产生的粘合效应也不说不高,但必竞是高智商机器人的游戏,大多数人只是把以前寄托于飘渺的幻想找到了一个基点,付出的代价就是剥离自我感知能力,看似对自身有所改变,实则造成对社会格格不入。不要说容入团队,发挥团队作用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09-15 15:50
                    回复
                      楼主,太乱了,叶脉不清,连个轮阔都没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9-15 15:54
                      回复
                        我都没办法忍着看完,好象被横三竖四的柴禾包围,在其中探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5 15:57
                        回复
                          飘渺,思路对应,理解,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9-15 16:44
                          回复
                            理人,人会讲,但生活,商业终端与大众结合不能讲理,只能讲粘合,粘合到一定程度,会有它的自然之理,讲理则死,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7-09-16 20:59
                            回复
                              2025-08-06 23:27: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与水一色,气中两相接,冲气水连天,和气天溶水,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7-09-17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