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弯曲的街道,一座座青砖、黛瓦、粉壁、马头墙的明清徽派四合院,在明媚的阳光下更显古朴典雅。古城里的人们或经营着一间小铺,或扛着锄头在菜园子里侍弄蔬菜。从城墙之上向下俯瞰,整座上津古城安宁而祥和。
陈星月是襄阳人,在上津镇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她对这里的古城历史,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她说,在这里生活安逸舒适,而上津的历史又神秘而有魅力,总引人探究。
古塞柳州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坐落于距郧西县城70公里的金钱河东岸,古城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区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1993年就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津古城历史久远,早在秦汉时,这里就是交通要道,三国时,曹操就把这里设为军事重镇,扼守中原关口;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武昌时,在此设镇作为后方屯粮基地;明代以前的古城建于今上津城南200米处,后多次毁于水灾战乱。
明洪武开国初,首复上津县时,于古城北200米处另造新城。明正德年间,上津城垣次第塌毁,知县曾槐上呈维修城址,且石砖垒砌,加高加宽,增设五门,门各有楼。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都在此安营屯军,官军镇压义军时,毁于兵荒。顺治七年、嘉庆七年均对古城作过复修,修复后城墙宽厚,门楼高大,石垛整齐,巍巍壮观。
古城有五座城门,东门“连郧”、北门“接秦”、南门“达楚”、西门“通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名字,足以彰显上津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五座城门是专为百姓出入而开的小西门,称为“便民门”。有传说认为,古代判刑绑赴法场,都要从西门推到金钱河滩上杀头,久而久之,人们认为走西门不吉祥,就开了个“小西门”方便百姓。
穿过城隍庙前的广场,是古上津县县衙,据记载,这里有一进四重的大堂,前堂是大堂,后是寝宫、住房,还有监狱、伙房,屋舍庄重、严肃,后因农民起义,被大火焚毁,至今片瓦无存。
古城街东面有四大庙宇:城隍庙、武昌庙、黄州庙、义勇祠。这些庙宇楼台亭阁样样俱全,而建筑格调千姿百态,不失典雅古朴之风貌。远远望去一派高大雄伟的建筑群甚是壮观,建国以后,根据办学的需要,拆除庙宇,建成了现在的郧西县第二中学。
古城街的建筑除了庙宇以外,还有天主教堂、堂铺、会馆等。最值得观赏的还有上关县县府旧址。一九四七年十月,上津古城解放,属陕南军分区管辖,建立湖北省第一个解放后的县级政权,即上关县。一九四九年随着全国解放,新中国诞生,行政区划的变迁,上关县被撤并入郧西县管辖,遗址保存完好。
天子渡口
古城外,沿路翠柳如烟。陈星月说,当年南来北往的人们在上津定居,从家乡带来不同品种的柳枝插在上津城外以表达思乡之情,久而久之便有了“天下名柳汇上津”之说。沿金钱河种植的柳树年久成片,所以上津古城又被称作“柳州城”。据说男人出行时,女人送郎就“一瓢酒,一枝柳,望君长行早回头”,以盼夫君早日回乡。
古城外的金钱河从陕西流入郧西上津、六郎,汇入汉江。历史上的金钱河水量充沛,是天赐南北通航的水上运输线。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中游,是金钱河流域最大的冲积开阔地。顺流而下可达武汉、江浙,通达南方;逆水而上,可进关中,入河西,赴西域。
自南北朝始,上津古镇就是金钱河上重要的水上码头,并逐步成为南北货物运输的中转站。往来穿梭的船只、马帮,开始为上津带来富裕,驮来繁荣。
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的上津最为繁华。金钱河从西门外淌过,从西门下120步台阶才可上船,可见金钱河上大小船只排列数里。沿河两岸茶馆、酒肆林立,商铺生意兴隆,旅馆爆满,露宿商旅沿街可见。
《水经注》记载“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丰乡,即上津紧邻的山阳县,此水即指现金钱河。并有文字形容金钱河“接秦之水,水澈见底,云绕鹤飞,仙境叠翠”。
郧西县史志办主任李仁喜在《上津,商山路上的敦煌》一文中说:金钱河孕育了上津,金钱河乃上津的母亲河。清代、民国乃至文革前,上津星罗棋布的陕西驿馆、福建驿馆、浙江驿馆等驿馆就可佐证这一点。
在1980年代,航运衰落,李仁喜仍亲见古城外的金钱河上点点筏舟的场面。
自唐时上津最为繁荣始,至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上津渡口一直是通达南北的重要枢纽。
至1966年,上津通车,加之改河造田,迫使镇域段的金钱河道西移,昔日繁华的水上码头,卸下了近两千年的繁华盛装,在历史航程的轨迹上画上了休止符。
“上”乃天子,“津”为渡口。自隋以来,这座金钱河上的重要渡口因靠近天子的都城西安,而称为“上津”。
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在西线通道上,上津是必经之地。据郧西县志记载:上津建县始于三国曹魏,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其间曾14次建县,六次设郡,两次置州。
民间传说中,唐中宗李显被贬房陵时,曾途经上津渡口,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天子渡口。
文化上津
上津扼秦楚咽喉,雄踞边麓雄关,可“上通关陇,下达荆楚,东接宛洛,西连巴蜀”,自古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秦风楚韵、艺冠南北的上津民间文化。
上津古城旁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山陕会馆,是当年南北集散地最好的明证。史料记载,上津“河中舟停数里,陆上马帮数百,三十余家车马大店客满,路边仍有数百匹骡马露宿。店铺灯亮通宵,花舫琴声达旦,钱庄车运金银,马驮银票,农者多弃其田,路边摆一茶摊亦日进数贯”。
上津有着传承至今的剪纸、刺绣、纺织、编织、铸造、制陶、建筑、雕刻等民间工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上津民歌,吸秦腔楚歌之精华,纳秦岭汉水之灵气,有着谐美的音韵、古朴的感情、浓郁的诗意、婉转的韵律。
在当地,祖辈相传的民间故事多不胜数,故事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线,交织以古代战争、人物传奇、爱情故事、贞节烈女、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等。有岳飞收复上津、张子贵结寨反元、张献忠驻军、王聪儿血战上津等一大批鲜活的历史故事。
上津自古多美女。传说,从前的秀女进宫就是走的这条道。很多秀女走到上津,看到这里青山碧水的,就忍不住开始思念家乡,有人想尽办法偷偷逃走,在附近定居下来。陈星月讲出了另一种上津多美女的传说。安史之乱时,秀女入京途经上津,突遇战乱,秀女就地解散,就此遗落当地。封建皇权秀女制度下人们对历史的翩然遐想,给古老的上津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魅力。
如今的上津古城中,儒、释、道和天主教、基督教依旧信众甚多。古城内随处可见庙观、教堂,几乎占据古镇建筑的半壁江山,汇成了上津百花齐放的宗教文化。
上津至今传承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
“山二黄”,是汉剧与山陕梆子融合的产物,其唱腔高昂激越,伴奏铿锵有力,粗犷豪放,曲调中明显带有秦腔楚韵。“山二黄”作为秦巴山区的独有剧种,被称为“汉剧之母”而收入《中国戏剧大词典》,是上津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火龙灯会是古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一绝,其庞大的龙灯队伍、浓厚的神话色彩、精湛的制作工艺、优美的古典音乐、粗犷的舞蹈雄姿和火红的灯会场面,为当今民间灯会之仅有。自唐代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火龙灯会以“天人合一”“太上感应”的哲学理念为核心,把人们的意愿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象征吉祥,有祈求平安、追求幸福之意,具有秦巴山区典型民间舞蹈文化特色。
上津人至今保留着七夕文化中请七姐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七和七月初七,人们焚香化表,叩头作揖,请求织女下凡,乞求财运和收成更乞求美满的婚姻爱情。
除此之外,高台故事、马台故事、高跷、彩船、蚌壳、秧歌、腰鼓、花棍、花灯、竹马、大头、背娃娃、闹地玩等民间文艺,在古镇皆有遗存,成为上津古镇民间文化艺术精华。
陈星月是襄阳人,在上津镇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她对这里的古城历史,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她说,在这里生活安逸舒适,而上津的历史又神秘而有魅力,总引人探究。
古塞柳州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坐落于距郧西县城70公里的金钱河东岸,古城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区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1993年就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津古城历史久远,早在秦汉时,这里就是交通要道,三国时,曹操就把这里设为军事重镇,扼守中原关口;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武昌时,在此设镇作为后方屯粮基地;明代以前的古城建于今上津城南200米处,后多次毁于水灾战乱。
明洪武开国初,首复上津县时,于古城北200米处另造新城。明正德年间,上津城垣次第塌毁,知县曾槐上呈维修城址,且石砖垒砌,加高加宽,增设五门,门各有楼。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都在此安营屯军,官军镇压义军时,毁于兵荒。顺治七年、嘉庆七年均对古城作过复修,修复后城墙宽厚,门楼高大,石垛整齐,巍巍壮观。
古城有五座城门,东门“连郧”、北门“接秦”、南门“达楚”、西门“通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名字,足以彰显上津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五座城门是专为百姓出入而开的小西门,称为“便民门”。有传说认为,古代判刑绑赴法场,都要从西门推到金钱河滩上杀头,久而久之,人们认为走西门不吉祥,就开了个“小西门”方便百姓。
穿过城隍庙前的广场,是古上津县县衙,据记载,这里有一进四重的大堂,前堂是大堂,后是寝宫、住房,还有监狱、伙房,屋舍庄重、严肃,后因农民起义,被大火焚毁,至今片瓦无存。
古城街东面有四大庙宇:城隍庙、武昌庙、黄州庙、义勇祠。这些庙宇楼台亭阁样样俱全,而建筑格调千姿百态,不失典雅古朴之风貌。远远望去一派高大雄伟的建筑群甚是壮观,建国以后,根据办学的需要,拆除庙宇,建成了现在的郧西县第二中学。
古城街的建筑除了庙宇以外,还有天主教堂、堂铺、会馆等。最值得观赏的还有上关县县府旧址。一九四七年十月,上津古城解放,属陕南军分区管辖,建立湖北省第一个解放后的县级政权,即上关县。一九四九年随着全国解放,新中国诞生,行政区划的变迁,上关县被撤并入郧西县管辖,遗址保存完好。
天子渡口
古城外,沿路翠柳如烟。陈星月说,当年南来北往的人们在上津定居,从家乡带来不同品种的柳枝插在上津城外以表达思乡之情,久而久之便有了“天下名柳汇上津”之说。沿金钱河种植的柳树年久成片,所以上津古城又被称作“柳州城”。据说男人出行时,女人送郎就“一瓢酒,一枝柳,望君长行早回头”,以盼夫君早日回乡。
古城外的金钱河从陕西流入郧西上津、六郎,汇入汉江。历史上的金钱河水量充沛,是天赐南北通航的水上运输线。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中游,是金钱河流域最大的冲积开阔地。顺流而下可达武汉、江浙,通达南方;逆水而上,可进关中,入河西,赴西域。
自南北朝始,上津古镇就是金钱河上重要的水上码头,并逐步成为南北货物运输的中转站。往来穿梭的船只、马帮,开始为上津带来富裕,驮来繁荣。
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的上津最为繁华。金钱河从西门外淌过,从西门下120步台阶才可上船,可见金钱河上大小船只排列数里。沿河两岸茶馆、酒肆林立,商铺生意兴隆,旅馆爆满,露宿商旅沿街可见。
《水经注》记载“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丰乡,即上津紧邻的山阳县,此水即指现金钱河。并有文字形容金钱河“接秦之水,水澈见底,云绕鹤飞,仙境叠翠”。
郧西县史志办主任李仁喜在《上津,商山路上的敦煌》一文中说:金钱河孕育了上津,金钱河乃上津的母亲河。清代、民国乃至文革前,上津星罗棋布的陕西驿馆、福建驿馆、浙江驿馆等驿馆就可佐证这一点。
在1980年代,航运衰落,李仁喜仍亲见古城外的金钱河上点点筏舟的场面。
自唐时上津最为繁荣始,至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上津渡口一直是通达南北的重要枢纽。
至1966年,上津通车,加之改河造田,迫使镇域段的金钱河道西移,昔日繁华的水上码头,卸下了近两千年的繁华盛装,在历史航程的轨迹上画上了休止符。
“上”乃天子,“津”为渡口。自隋以来,这座金钱河上的重要渡口因靠近天子的都城西安,而称为“上津”。
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在西线通道上,上津是必经之地。据郧西县志记载:上津建县始于三国曹魏,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其间曾14次建县,六次设郡,两次置州。
民间传说中,唐中宗李显被贬房陵时,曾途经上津渡口,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天子渡口。
文化上津
上津扼秦楚咽喉,雄踞边麓雄关,可“上通关陇,下达荆楚,东接宛洛,西连巴蜀”,自古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秦风楚韵、艺冠南北的上津民间文化。
上津古城旁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山陕会馆,是当年南北集散地最好的明证。史料记载,上津“河中舟停数里,陆上马帮数百,三十余家车马大店客满,路边仍有数百匹骡马露宿。店铺灯亮通宵,花舫琴声达旦,钱庄车运金银,马驮银票,农者多弃其田,路边摆一茶摊亦日进数贯”。
上津有着传承至今的剪纸、刺绣、纺织、编织、铸造、制陶、建筑、雕刻等民间工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上津民歌,吸秦腔楚歌之精华,纳秦岭汉水之灵气,有着谐美的音韵、古朴的感情、浓郁的诗意、婉转的韵律。
在当地,祖辈相传的民间故事多不胜数,故事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线,交织以古代战争、人物传奇、爱情故事、贞节烈女、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等。有岳飞收复上津、张子贵结寨反元、张献忠驻军、王聪儿血战上津等一大批鲜活的历史故事。
上津自古多美女。传说,从前的秀女进宫就是走的这条道。很多秀女走到上津,看到这里青山碧水的,就忍不住开始思念家乡,有人想尽办法偷偷逃走,在附近定居下来。陈星月讲出了另一种上津多美女的传说。安史之乱时,秀女入京途经上津,突遇战乱,秀女就地解散,就此遗落当地。封建皇权秀女制度下人们对历史的翩然遐想,给古老的上津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魅力。
如今的上津古城中,儒、释、道和天主教、基督教依旧信众甚多。古城内随处可见庙观、教堂,几乎占据古镇建筑的半壁江山,汇成了上津百花齐放的宗教文化。
上津至今传承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
“山二黄”,是汉剧与山陕梆子融合的产物,其唱腔高昂激越,伴奏铿锵有力,粗犷豪放,曲调中明显带有秦腔楚韵。“山二黄”作为秦巴山区的独有剧种,被称为“汉剧之母”而收入《中国戏剧大词典》,是上津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火龙灯会是古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一绝,其庞大的龙灯队伍、浓厚的神话色彩、精湛的制作工艺、优美的古典音乐、粗犷的舞蹈雄姿和火红的灯会场面,为当今民间灯会之仅有。自唐代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火龙灯会以“天人合一”“太上感应”的哲学理念为核心,把人们的意愿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象征吉祥,有祈求平安、追求幸福之意,具有秦巴山区典型民间舞蹈文化特色。
上津人至今保留着七夕文化中请七姐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七和七月初七,人们焚香化表,叩头作揖,请求织女下凡,乞求财运和收成更乞求美满的婚姻爱情。
除此之外,高台故事、马台故事、高跷、彩船、蚌壳、秧歌、腰鼓、花棍、花灯、竹马、大头、背娃娃、闹地玩等民间文艺,在古镇皆有遗存,成为上津古镇民间文化艺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