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红楼梦》的年纪比较早,10岁,懵懵懂懂的顽童,当初是被小学课本上红楼梦选段所吸引,画中林黛玉一袭白衣,颔首低眉的模样甚美。自此便与红楼梦结下了缘分
虽说接触的年纪早,但真正了解并不多。成长在农村,小学初中都是在小镇上,高中县城封闭式高中。先后买过四本红楼梦,第一次是小学时在镇上的小书店6块钱买了一本,只保留了58回,不过基本保留了原著的风格。第二次是初中,托在县城的爷爷给我带一本,花了不少钱但是他给我买成了青少版,还是带卡通插画的那种,语言风格全改了,改成了给小娃娃看得那种风格
,第三次是我读高中,在学校贪图便宜买了一本盗版的,120回,回头发现几乎每一篇都有删节。高中时期,一些判词,诗词都能够熟读成诵,但是书中很多细节都不清楚,甚至有些混淆。
第一次接触红楼群,是在2015年高中毕业,但是不幸志愿全部滑档。那段时间情绪一直很低落,我爸就带着我去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大观园玩了玩。回来之后,开始用手机搜索红楼梦相关群,那是第一次认识了三群。可能是信号问题吧,怎么加也加不进去,只好加管理然后请求拉我进群。
我和很多人一样,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过爱红楼之人,或者说没遇到过比自己了解更多的人。后来玩熟了之后,多次表达当初被管家劝退的“怨怼”,事实只是出于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情吧。再者以我的迷恋程度和自制力,也是一种好处吧。我想我当年也未必能通过考试,那时候我还一时反应不出宝玉提过的三个字“绛芸轩”,误认为贾政住在荣国府,贾赦居住在宁国府,分不清贾政谁为正谁为侧(这是在另一个地方被人问到全部答错了的)。复读那年,自己买了一本稍微全一点的红楼梦。从那时起,才算是真正通读吧。不过入群考,第一题还是有点懵,多亏考官友姐姐给提示了一下,勉勉强强还算顺利。
从二次高考结束到大学之前,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虽然也有打工时和老板发生的些许摩擦心情很不好,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很好的,因为认识了三群,融入了三群,有了属于真正自己的一个圈子。虽然说现在比较疯,事实刚入群那会儿还是很胆怯的,印象里大家都特别厉害,联诗作对,感觉自己啥都跟不上。后来,对答题活动比较积极,以疯狂拉人闻名与群,很快便与大部分群员混熟了。那时候,群友们撕起来,“吵”起来,我有时候就会很当真。思虑很单纯,仅仅就是想我们队带上去。听到任何人说我们队不好,说拿我们垫底,心理就特别生气,也很不服气。不过,亲眼目睹着由一盘散沙逐步团结,由倒一逆袭到最后的第三。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很好得朋友。想想当初也是不懂事,见到人都抢,一来新人就拉,不过我也知道可能大家见我年纪不大又刚来不久,便让我几分。管家为了维持群活动的进行,力排众议把三哥换到我们这里,那时候却总是因为一分半分,一个两个归属谁队跟他较真儿。后面四十回,我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不怎么来了,也不是刻意吧,只是找不出当初那种感觉了。
大学,阴错阳差闯进了医学院,学的教育类专业,在学校里并不怎么受重视,大学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美好,没有属于自己的圈子。特别是大一,感觉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被学长学姐们拉进了一些社团,但是找不到什么兴趣,稀里糊被忽悠着去充场,去干活,总是说有学分,但到头来没有证明根本也不能加分。久而久之,反正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便对学分也不甚在意了,没有什么竞争意识,而且社交恐惧,渐渐的成了整个宿舍最闲的一个人。我向来看重自由,讨厌被束缚,兼职和水群,好像占据了我的全部课余时间。前者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后者嘛,可能是在群中认可度还是不错的吧,能使我快乐,让我释放被压抑了好久的真挣的自己,我也是个活泼,善于玩笑,很受欢迎的姑娘。然而,隐隐约约却又感觉很自卑。我觉得群里的人都比我优秀很多很多。不管是红楼还是其他方面。
如今到了大二了,特别是这段时间,真得感觉压力很大,今晚有点失眠了,所以来写一写释放下吧。明天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如今只想认真学习,各科成绩考好一些,把计算机考过,突如其来的四级也能通过。如今不得不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了,不能再像大一那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了。不过无论如何,再不会像寒假那样任性退群了。很多东西,只有真正失去了,才能懂得她的可贵吧。晚安,加油。
2016年9月20喜鸾记
虽说接触的年纪早,但真正了解并不多。成长在农村,小学初中都是在小镇上,高中县城封闭式高中。先后买过四本红楼梦,第一次是小学时在镇上的小书店6块钱买了一本,只保留了58回,不过基本保留了原著的风格。第二次是初中,托在县城的爷爷给我带一本,花了不少钱但是他给我买成了青少版,还是带卡通插画的那种,语言风格全改了,改成了给小娃娃看得那种风格

第一次接触红楼群,是在2015年高中毕业,但是不幸志愿全部滑档。那段时间情绪一直很低落,我爸就带着我去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大观园玩了玩。回来之后,开始用手机搜索红楼梦相关群,那是第一次认识了三群。可能是信号问题吧,怎么加也加不进去,只好加管理然后请求拉我进群。
我和很多人一样,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过爱红楼之人,或者说没遇到过比自己了解更多的人。后来玩熟了之后,多次表达当初被管家劝退的“怨怼”,事实只是出于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情吧。再者以我的迷恋程度和自制力,也是一种好处吧。我想我当年也未必能通过考试,那时候我还一时反应不出宝玉提过的三个字“绛芸轩”,误认为贾政住在荣国府,贾赦居住在宁国府,分不清贾政谁为正谁为侧(这是在另一个地方被人问到全部答错了的)。复读那年,自己买了一本稍微全一点的红楼梦。从那时起,才算是真正通读吧。不过入群考,第一题还是有点懵,多亏考官友姐姐给提示了一下,勉勉强强还算顺利。
从二次高考结束到大学之前,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虽然也有打工时和老板发生的些许摩擦心情很不好,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很好的,因为认识了三群,融入了三群,有了属于真正自己的一个圈子。虽然说现在比较疯,事实刚入群那会儿还是很胆怯的,印象里大家都特别厉害,联诗作对,感觉自己啥都跟不上。后来,对答题活动比较积极,以疯狂拉人闻名与群,很快便与大部分群员混熟了。那时候,群友们撕起来,“吵”起来,我有时候就会很当真。思虑很单纯,仅仅就是想我们队带上去。听到任何人说我们队不好,说拿我们垫底,心理就特别生气,也很不服气。不过,亲眼目睹着由一盘散沙逐步团结,由倒一逆袭到最后的第三。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很好得朋友。想想当初也是不懂事,见到人都抢,一来新人就拉,不过我也知道可能大家见我年纪不大又刚来不久,便让我几分。管家为了维持群活动的进行,力排众议把三哥换到我们这里,那时候却总是因为一分半分,一个两个归属谁队跟他较真儿。后面四十回,我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不怎么来了,也不是刻意吧,只是找不出当初那种感觉了。
大学,阴错阳差闯进了医学院,学的教育类专业,在学校里并不怎么受重视,大学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美好,没有属于自己的圈子。特别是大一,感觉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被学长学姐们拉进了一些社团,但是找不到什么兴趣,稀里糊被忽悠着去充场,去干活,总是说有学分,但到头来没有证明根本也不能加分。久而久之,反正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便对学分也不甚在意了,没有什么竞争意识,而且社交恐惧,渐渐的成了整个宿舍最闲的一个人。我向来看重自由,讨厌被束缚,兼职和水群,好像占据了我的全部课余时间。前者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后者嘛,可能是在群中认可度还是不错的吧,能使我快乐,让我释放被压抑了好久的真挣的自己,我也是个活泼,善于玩笑,很受欢迎的姑娘。然而,隐隐约约却又感觉很自卑。我觉得群里的人都比我优秀很多很多。不管是红楼还是其他方面。
如今到了大二了,特别是这段时间,真得感觉压力很大,今晚有点失眠了,所以来写一写释放下吧。明天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如今只想认真学习,各科成绩考好一些,把计算机考过,突如其来的四级也能通过。如今不得不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了,不能再像大一那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了。不过无论如何,再不会像寒假那样任性退群了。很多东西,只有真正失去了,才能懂得她的可贵吧。晚安,加油。
2016年9月20喜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