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3日
漏签
0
天
张国荣吧
关注:
1,557,620
贴子:
24,971,80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59
回复贴,共
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张国荣吧
>0< 加载中...
为什么我们对胶片电影念念不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数字电影之前,电影是胶片电影。
是用一卷一卷的胶片拍的。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大致分为四个尺寸:8mm,16mm,32mm,35mm。(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8.5mm,还有现在上映的敦刻尔克)越大也越贵,成像效果越好。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很多导演和电影公司是拍不起的,因为胶片电影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贵族运动。需要一些偏执和追求,甚至对票房的放弃,还有金钱的支持。
凯弟拉风
意见领袖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经典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毕竟,数字电影,一块硬盘就可以搞定从存储到转移再到放映等等诸多问题。可是胶片从拍摄到保存到放映都复杂得多,也艰辛得多。
这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的存放条件,需要很大的保存空间,按照资料馆的标准,温度15℃±1℃,湿度是35%。私人收藏和电影公司库房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么艰难,为什么很多导演还是有一个戒不掉的“胶片梦”呢?诺兰、伍迪艾伦、昆丁这些大导演也固执地坚持胶片拍摄,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呢?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一、现场的把控。我们看到春光的色调精美颓唐,忍不住一帧一帧截图保存。
而在拍摄过程中,“胶片拍摄”本身对导演现场的掌控力,美术的功底,摄影的天分和能力,团队之间的默契都是极强的考验。因此,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有其独一无二性,也因此被影迷津津乐道至今。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二、胶片诚实。它会如实记录这个电影经历的时光。张叔平的美术,杜可风的摄影,当时的空间甚至氛围决定了电影不可复制的肌理和温度,这也是如今数字时代模拟追求的“菲林感”。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甚至连胶片电影的“特效”,在没有数字处理的时代,也是实拍或者人肉“手动操作”。
甚至还有通过绘画来完成的,比如《将军号》里的闪电。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们想做一个爆炸,真的要去爆炸,我们不能去“制作”一个爆炸,这怎么做,贴胶片上?(当然也有贴上去的,很有趣,下次再讲,另如今有了“磁转胶”等数字转胶片技术则另当别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可是怎么出一些类似特效的效果呢?比如梦幻感。我们拿《霸王别姬》举例,因为霸王别姬的“特效”真的太棒了。
大家应该记得,小豆子跟小赖子逃跑出戏班那场戏,小豆子推开门,门外一堆一堆的风筝,色彩斑斓,迷人炫目,好像还有一些迷幻的光芒。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一个镜头就足以说明了陈凯歌真的是实至名归的大导演。这一幕完全展示了小豆子看见了大千世界时,内心的梦幻感,不可思议,不敢想象、像做梦一样!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并不是说那时那刻真的有一群孩子在门口等着小豆子,等他出来就拿着风筝迎上去。是小豆子看见了风筝、玩具,看见了原本属于孩童的快乐的大千世界,突然感觉满眼都是风筝,都是孩子们在耳边的笑声,扑面而来、避之不及,就那样硬生生地打到一个的孩子心里。
红玫瑰刺痛情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曾经,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烟就是烟,帘就是帘,那些真真实实存在过,被胶片一帧帧记录下来。那些不是电脑的数据。这也是为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反而回头珍惜这种质朴。如今胶片电影越来越少了,杨超导演的《长江图》被称为中国最后的胶片电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