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故事新编吧 关注:1贴子:519
  • 4回复贴,共1

三百六十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29 19:26回复
    储备干部就是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通过系列的培训和锻炼,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有中坚管理阶层和优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业越来越重视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够带领企业乘风破浪的尖兵。为此,企业一般会经过严格审慎的招聘程序,甄选出最具潜力的人才,并加以严格培训,充实储备干部成为专业经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
    职责
    生产储备干部的工作职责有以下几点:
    1.进行生产作业分析,制定作业说明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产能人力评估与报告制作;
    2. 贯彻实施在生产能力与降低成本方面的持续改进作;
    3.提供效率、人力及生产率等重要指标的同时提出合适的行动计划;
    4.建立流水化生产,负责生产线平衡的设置与改善,分析、处理制造现场生产线平衡问题;
    5.生产/物流的持续改进,进行生产线平衡及生产计划之改善,5S之施行及改善;
    6.品质管理制度之编定及执行如统计制程管制(SPC)、失效模式分析(FMEA)、制程能力分析(CPK)、试验设计(DOE)等.生产文件之管理及修订。
    要求
    一般生产储备干部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熟练WORD, EXCEL, POWER POINT计算机办公软件。
    2.优秀的沟通能力,富有开拓创新意识,具吃苦耐劳的精神。
    3.思维敏捷、性格开朗、有团队协作精神。
    4.实事求是,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在压力下完成任务。
    5.富有工作激情和热情,学习能力强。
    6.与流水线上员工处理好人际关系,合理安排调动人员。
    7.能够引起领导的足够兴趣,总是在领导想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拿出方案。
    8.具有执行与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担负重任时直到号招作用。
    9.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不久的较年轻的人。
    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生产管理储备干部职位。
    10.熟悉工作的流程,并向一线人员学习工作进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29 19:26
    回复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以大学里的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年轻人从校园或者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零开始。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从自然人转化为单位人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在毕业这几年里,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30 20:30
      回复
        经历来看,还是一名学生。
        应该看得出,这个女生属于那种非常厉害的学生,看中什么就努力拿下什么的。
        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是优秀人的一种特质。
        见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种体会非常培养人的自信心,过的很顺的人,自信心都很强。
        申请特斯拉市场部这件事,她的自信心遭到了打击。
        我能体会那种感觉,“我一直所向披靡,我一直这么优秀,交换生,名企实习,凡是我看到的,我都努力争取到了”,这个岗位我肯定能拿下。
        可你不录取我,我要讨个说法。
        我在群里给她说:
        企业社会招聘跟校园招聘不同,肯定不是你简历出了问题,也不是你不够优秀,别把录取不上的原因归因为自己。
        言下之意就是别放心上,继续找别家。
        她根本不屑我的说法,她说她当COO的时候招聘过人,她心里清楚招人是怎么样的,她认为她尽力之后才会放弃。
        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因为凡是尽力之后才放弃是一句政治正确的话,我没法反驳。
        凡是都要尽力,不到最后一刻不说放弃,这句话容不得半点挑战,这个是很多人能坚持努力下去的原动力。
        不过凡是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事情值不值得这么投入是由社会经验决定的。
        比如企业社会招聘这件事,根本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企业缺人了,出一个职位介绍,挂在互联网上等简历,然后一轮轮面试。
        实际情况是企业买了招聘网站的包年服务,反正钱也花了,天天在网上挂各种职位空缺,目的有两个:一个是PR,另外一个就是收集简历而已,但就是不招人,气死你。
        还有企业内部出现空缺,人力资源会给全公司同时发职业空缺的邮件,欢迎大家推荐身边的人来应聘,推荐成功有奖励。
        这算不算一种来自企业内部的熟人介绍呢?
        我认为是。
        人力资源优先考虑的是来自内部同事的推荐,其次才是社会上投简历的那些人。
        除非内部推荐的人不太能胜任岗位,才去面试人才网站上投简历过来的人。
        最终这个人能不能录用,还是由用人部门的领导说算。
        一个领导录不录用你,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人能胜任,比如这个岗位就是个日常执行不需要啥创新的岗位,但是你表现的特别有想法不是很能沉下心,你并不适合做执行,所以你背景再优秀也不会要你。
        还有些因素更令人难以捉摸,是这个领导的一些性格,怪癖,比如这个领导是女的,她就是讨厌招聘美女。
        有些领导讨厌某些地区的人,某些学校的人,这些情况不是没有,他心里面是不是这么想,谁知道?
        有些经验丰富的领导能判断出来你来这里只是当个跳板镀个金,还是踏踏实实打工。所以,一个人太优秀,简历太丰富,反而别人不敢用。
        这些不对称的信息决定了别人是不是给你机会,但,我们无从知道。
        清华这个妹妹虽然优秀,但是她把社会看简单了,社会上的竞争,跟校园里与同学的竞争两码事。
        她带着在校园竞争的经验去搞定一个跨国工业化公司的社招职位,可以说校园的经验在这里帮不了她。更别说特斯拉公司虽然很酷很年轻,但是其在中国区的管理层都是一帮外企老油条。用学生思维去琢磨一帮老油条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
        清华妹妹有点“学生思维”了。
        如果她继续找特斯拉要个说法,结果就是叫特斯拉内部有些人很难堪。
        假如这个岗位,已经选择了一个特斯拉领导打过招呼并且各方面条件也胜任的人,她跑去问特斯拉为啥不选她。
        她会得到客观的回复吗?
        特斯拉的人能说,他们招聘了一个领导的关系户?
        特斯拉如果有耐心,可能说些体面的话把她打发掉。
        不过以特斯拉的傲娇,应该是理都不理这个女生。人力资源会心里嘀咕:这人真讨厌,我们收的简历多了,没录用难道都要给说法?是清华的就了不起吗?
        我把这种情况也在群里讲了,群里其他的群友说我是老司机。
        我想了一下,“学生思维”和“老司机思维”差别就在于。
        “学生思维”其实是一种单纬度思考问题;比如学校的牌子,GPA,**企业实习经历,推荐信,大佬的背书,这些是有用,别人没有你有,你就是强。这些竞争因素放在学校环境里比较有效。你干掉你旁边的同学,非常有用。
        但归根这是一种“零和思维”,放在社会这个丛林里就不那么有效了,你有别人没有,你有别人就尴尬,无形的阻力就来了。
        “老司机思维”是多维度思考问题:把很多因素都考虑进去,最主要的是考虑别人的利益,照顾感受,给对方面子。社会上很多事,别人帮你,是情份。不帮你是本份。
        曾经我们有招到一位女生,她的简历是同一拨应届生中相对优秀的,也做过很多不错的策划和项目。
        但在试用期内,我们发现她连一些最基础的工作都做得很差,和我们的预期严重不符,所以决定请离。
        当我们告知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情绪激动,回复的消息大约如下:我大老远跑到厦门来工作,住宿刚安排好,三个月的房租都预付了,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一家公司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
        当时的我就懵逼了,我毕竟还是个孩子,备受这样的道德谴责心里不好受。
        但公司是要盈利的,你和别人拿同样的薪资,创造的价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08 08:38
        回复
          这里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到底是谁决定你的去留?
          表面上看,是老板决定的。实际上,老板只是个传话人,真正决定你去留的是同岗位的其他竞争者。
          不少职场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员工和老板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员工希望更多薪资,做更少工作。老板期望员工拿更少薪资,做更多工作。
          这两种倾向是矛盾的,但这不是竞争,是市场议价。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倾向,才有了供需平衡点。
          需求方和供给方存在竞争吗?
          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只存在于需求方与需求方之间,供给方和供给之间。也即,你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劳动力市场中,在同一岗位上与你一同求职的人。
          为什么我们会请离那位女生?
          我说了,是因为和预期不符。预期是什么?预期就是其他竞争者能做到的标准,这个标准是雇主和雇员在长期的市场博弈行为中形成的。所以我很清楚,这个岗位要做到什么样子才算及格。
          如果低于这个预期,要么换岗尝试其他工作,要么离开。可惜当时就我们的情况而言,新媒体运营已经是最基础的工作了,没有更基础的岗位,所以只能请离这位女生。
          至于这位女生的道德谴责,我们表示了理解和慰问,并继续表达了我们请离她的决心。
          她提到自己付出了很多成本,我们也只能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决定你去留的,是同岗位的其他竞争者。
          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行。
          另外补一刀,很多男生喜欢搞声势浩大的表白,最后被人家女生拒绝,道理同“你的成本,需求方不关心”和“决定你去留的不是需求方, 是和你一样的竞争者”。

          供需与竞争
          以上两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概括一下只有两个:一是供需,二是竞争。这算是经济学常识了吧,但一到现实中,大部分人是懵逼的,甚至包括经管专业的学生。
          大部分人求职失败,都与这两点有关。我个人判断是否录用一个人时,会有三种内心OS。
          一种是,不错,如果工资再低点就招。
          一种是,赶紧招进来!
          一种是,这根本不行啊。
          显然,这三种内心OS分别对应供需平衡点的上、中、下三个区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决定了你是否被聘用,接下来就我个人的角度,谈一些想法。
          对于应届生来说,我们更看重增量,而不是存量。
          在我们看来,你的简历并不是来证明你有多辉煌的过去,而是证明你在未来是否有增量。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没有之一。经验没有,可以学。不会团队协作,可以学。学习能力强悍,其他方面能力的欠缺都是暂时的(人品除外)。
          我会问每个面试者一个问题,你如何安排工作、上课、睡觉之外的时间?
          有时我会换一种形式问,你在睡觉前的两小时内一般会做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通常来说,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回答是,我会看书,或看学习视频,或写作,总之都是学习型的行动。
          回答吃喝玩乐的人,大部分情况下,我发现他们的综合能力也较差。
          把闲暇投入到学习中,和把闲暇投入到娱乐消遣中,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
          前者对自我的要求更高,有明确的目标,有成长的渴望,以成长型心智者居多。后者追求享乐,普遍平庸,以僵固型心智者居多。
          这是我从现实观察中发现的相关性,这和Carol Dweck的《Mindset: TheNew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对心智模式的理论研究大体吻合。
          总的来说,拥有强悍学习能力的成长型心智者在未来能有增量,而且更受欢迎。
          我认为,到了社会上,努力的含义要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就是不仅仅是自己变得更强,掌握更多的知识,考取更多的证书,掌握更多的技能。还需要花功夫在人际关系,专业的圈子里获得好的口碑。有人帮衬才好办事。
          科技再怎么发展,微信***,人工智能再发达,电脑下围棋再厉害,比不上人家心里有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08 0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