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63,819贴子:262,219

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经验——给18/19年考生的一些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经验——给18/19年考生的一些建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03 12:57回复
    考研,注定是一场孤独且没有路标的行程。风雨考研路的尽头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只知道我们必须上路,否则会无路可走!决定考研的那一年,我还是大二,走过了大一时候的青涩懵懂,跨过了大二的略显成熟,大三的我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而对于大四,对于未来,我真的很迷茫。我未生在帝王家,我非211、985学生,我所在学科也不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我只是一个四线城市的普通二本生,我的未来要去哪里寻找?我未来应该成为什么,我现在是什么?一切都不得而知,我想去更远的地方,去认识更多的人,去跨越千山万水,走过四海八荒,所以我选择了考研。虽然我不了解考研,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但我已经决意改变自己。那么,你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03 12:58
    收起回复
      所以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考研!我们为什么考研?
      考研是为了什么?问过自己的内心吗?为了提高学历混个文凭?为了多读书增长见识?还是仅仅只是逃避就业呢?不管是怎样的目的,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这个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一个人跻身更高社会阶层的重要平台。社会很残酷,通过读研提升自己,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不可替代性,一个人的价值才可以体现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原因驱使着广大考生趋之若鹜争相走上考研之路,那就是,在未来,中小学教师学历研究生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年前,进大学教书只需要硕士学位,但现在没有博士学位基本进不了大学当老师。因此,在将来中小学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个时候你没有研究生学历,你就会很着急。想考研,却由于工作、家庭甚至生理心理(比如记忆力变差)等因素而变得困难重重。那么,现在的你为什么不趁着大好年华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回呢?
      在这里我们谈这个不是想为大家增加考研压力,正相反,是为了让大家认识考研,给大家更多考研的动力,这样大家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如此才能最终达到我们的目的——成功考上我们心仪的大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06 19:53
      回复
        说了这么多,咱们开始进入正题了。
        首先说说报考学校
        各类211重点师范大学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考研帮上关注这些学校的考生动辄上万人!不论是他们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软硬件水平、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毕业生薪资水平还是他们的全国排名对全国各地的考生来说都是极具诱惑性的,当然,这些好学校的竞争力自然不小,同学们得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准备。
        对于华中师大而言,全国排名34名,教育部直属211重点师范大学,武汉七大高校之一,师范专业全国前列,位于一线城市武汉,占据七大山头之一桂子山,出门就是地铁站,七大高校资源互补,可以说是人杰地灵,人才济济,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其次,咱再谈谈学科教学语文这个专业
        这个专业属于专硕,当然还有学硕(语文教学论、古代文学、语言学,等),关于这俩“硕”的区别,大家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不外乎是学制、学费、培养路径等不同而已,当然,奖助学金那可是一模一样!注意,这里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别担心这个问题。考上研究生先不看“前”途,单单这“钱”途都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了。当然考上了前途无限光明啊(前提是研究生期间要奋发有为,有所追求)!再说了,教育硕士考研近几年火热程度不可想象,甚至跻身为考研热门专业类别,这当然跟我们国家的政策有关,当老师工作稳定,薪资水平远超从前,因此在当下已经成为广大女同学的首选专业类别,同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力压学硕,牢牢占据着考研报考人数的一方天地。这里报考的人数不仅包括本科应届生,还包括在职老师,闲居在家没找到工作的待业人员都纷纷头悬梁锥刺股跃跃欲试准备着进一步提高自身学历谋求更好的出路。所以竞争自然不小。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06 19:53
        回复
          再次,咱聊聊国家线和复试线。
          教育专硕考研一共考4门,政治英语属于公共课,各100分,专业一教育综合和专业二各150分。总分500分。
          历年教育硕士国家线基本情况如下:
          2014年315分、2015年320分、2016年320分、2017年310分;
          再说华中师大学科语文专业历年复试线:
          2014年340分、2015年352分、2016年345分、2017年362分,华中师大学科语文的复试线时高时低,这得看当年的改卷松紧度以及试题难度而定,当然每年的复试线基本上比国家线高二三十分那是很正常的。
          再来谈谈华师学科语文录取情况:
          2015年招收90人,推荐免试(保送生)8人,录取82人,最高分398分,最低分352分;
          2016年招收90人,推荐免试(保送生)8人,录取82人,最高分395分,最低分342分;
          2017年招收85人,推荐免试(保送生)16人,录取69人,最高分421分,最低分362分;
          2018年招收63人,推荐免试(保送生)23人,录取待定,......
          (18年变化最大,录取人数变少,所以得提前准备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06 19:54
          回复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就是参考书。不管你现阶段有没有确定学校,有没有决心考华中师大,“粮草”是必须先准备的。毕竟无论什么教育硕士,无论考哪个学校,教育综合(专业代码333)是必须要考的。教材也是必须要看的。我们说以教材为本,有如下原因:
            第一,既然学校选择这些教材作为参考书,那就意味着学校很赞赏这本书的作者以及他们的思想,如果你答题能够很好的阐述他们的思想,也同样会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分数自然高!
            第二,别人的笔记是别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成果,这样就在你和作者之间建立了一个中介,有可能会存在曲解原文意思,或者让你曲解了原文意思,这对考研非常不利!
            第三,一般来说,厉害的人笔记不会很多,一般都直接标记在书上,更不会非常工整的整理在一个本子上,你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感受得到,如果把书本的内容又抄到笔记本上,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花时间去把书多看几遍,记在脑子里。
            第四,文科的东西不是背了就可以,一定要理解内涵,要能够进行有效输入后,再有效输出,结合实际生活分析理论概念,否则应付一般的考试还可以,应付高校的自主命题就不可能了。考研不是考记忆,是考思维!
            因此教育硕士考研,看书非常重要!所以咱在这说说华中师大学科语文参考书的那些事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06 19:54
            回复
              关于语言文学综合(专业代码:826)
              古代文学方面以袁行霈版本的《古代文学》为主,以游国恩版本《古代文学》为辅,两本书都必须看至少三遍以上,做到烂熟于心,建议游版主要看大点,摘抄笔记时增加一些袁版没有的。(有条件的可以看看视频,学会辨别,买一些高质量的笔记)
              现代汉语方面以邢福义《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为主,以曾常年老师主编的和齐鲁书社发行的习题集为辅进行分析题训练。
              两部分分值如下:古代文学部分90分,现代汉语部分60分。共150分。
              关于教育综合(专业代码:333)
              333一定要看教材,扎扎实实地看书。有条件的可以报辅导班买视频过来看,毕竟有几本书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大纲指定的有: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四本书分值如下:《教育学》60分,中外教育史和教心各30分,共150分。
              还没买书的学生尽快买,如果不买很多书都会绝版买不到了,教材是最重要的,你不要听你那些学长学姐说只背背大纲解析或者笔记就可以了,那是因为他们复习晚,9月以后才复习,没时间看书了,被迫背笔记。当然还有些是想忽悠你买他们的笔记,这另当别论!
              当然奉劝有考研想法的你,你现在考研还有很多时间去看书,不要想着走捷径,只背笔记不看书的有没有考高分的?当然有,但是比例特别低,不能因为一个人背笔记考了高分,所有人都不去看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06 19:54
              回复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考研不难,难的是心态,你认为的难不过是竞争压力大,其实考研是一场消耗战,很多人在中途就已经“下车”,不参与竞争了,真正到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已经不多。有时候人总得为自己拼搏一下!一成不变的生活,在生存线上挣扎徘徊,惧怕失败,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状态,其实人生无处不竞争,没有哪一处人事不复杂,没有哪一份工作不难做。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过明天的生活。选择奋斗,你将与优秀为伍,选择平庸,人生的精彩将与你擦肩而过。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很普通,不伟大,但每当我们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为了梦想而不顾一切的时候,我们肯定会为自己而骄傲,感谢那时努力不放弃的自己。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是:择一城安居,选一人白首。在江边吹风,在山间看夕照晚霞,在天空下看云归雨去。我们的所有努力,最终不都落点在此?我们即使平凡,却依然要努力追寻。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06 19:55
                收起回复
                  很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07 09:29
                  回复
                    距离考研还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08 18:17
                    回复
                      75天,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08 18:17
                      回复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08 18:17
                        回复
                          还有70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09 15:32
                          回复
                            明天就要开始正式报名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09 15:33
                            回复
                              师姐,您好。请问复试面试大概是怎么样的呢?问了哪些专业问题?


                              15楼2017-10-09 21: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