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清末无烟火药的制造并没有仔细看过,不过近期有人提出,天津局没生产“新式火药”,意思是北洋章程规定的和天津局每年生产的褐色火药不是新式的,怪是北洋不给钱。另外百度了一些“资料”,甚至出现了洋员年薪1万8千多英镑的笑话。大概翻了翻资料,大概脉络清楚了。先从“落后的栗色火药”说起。
光绪15年,江南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都没有栗色火药的制造能力,天津局刚刚在组织仿制。


光绪17年,天津局能够生产栗色火药了,江南局派员赴天津参观学习,准备仿制。
江南局在仿造了使用无烟火药枪弹的快枪时,仍没有制造褐色火药的能力。无烟火药只能依靠进口,同时,生产黑火药子弹。

光绪18年12月,也就是公元1893年1月,江南局采购无烟火药生产设备,并聘请洋员一名,采购设备加人员工资旅费,一共1万6千多英镑。(看来是某人读书时搞错了,把全部费用错误的理解为一个人的薪金,然后又被本吧内某人作为资料引用,并奉为真理)。
根据这篇奏折,据合同约定,无烟火药生产设备应该在光绪19年7、8月间到货,也就是公元1893年9月左右。


光绪21年,刘坤一报告制造无烟火药终于成功了,以前高薪请的洋员居然不管用,还找了一堆理由,难道是中国风水不对???还是土帅好使啊。

光绪15年,江南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都没有栗色火药的制造能力,天津局刚刚在组织仿制。


光绪17年,天津局能够生产栗色火药了,江南局派员赴天津参观学习,准备仿制。
江南局在仿造了使用无烟火药枪弹的快枪时,仍没有制造褐色火药的能力。无烟火药只能依靠进口,同时,生产黑火药子弹。

光绪18年12月,也就是公元1893年1月,江南局采购无烟火药生产设备,并聘请洋员一名,采购设备加人员工资旅费,一共1万6千多英镑。(看来是某人读书时搞错了,把全部费用错误的理解为一个人的薪金,然后又被本吧内某人作为资料引用,并奉为真理)。
根据这篇奏折,据合同约定,无烟火药生产设备应该在光绪19年7、8月间到货,也就是公元1893年9月左右。


光绪21年,刘坤一报告制造无烟火药终于成功了,以前高薪请的洋员居然不管用,还找了一堆理由,难道是中国风水不对???还是土帅好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