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节令的二十四番花信,我掰着指头守过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这些年,他依旧爱和我斗嘴,我依旧不爱搭理他,惹得我怒火中烧过后,哪日他又悄悄潜入长信……每每想起我便忍不住地笑。
永定二年到永定五年,也不过一瞬之间。彼时我还是元昭仪,沈羡生了一双儿女,她是独尊的贵妃。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他唯一的妻。
永定五年,沈家被抄,沈羡也被关进了长门。
五年的初夏,沈羡的儿子卫峋养在了我的膝下。
五年夏末,他携我的手走过长殿,登上高楼,受万人朝拜。时隔十年,他承当日一诺,让我穿上了全天下最好看的嫁衣,我成了与他携手瞰河山的皇后,他真正意义上的妻。
五年入秋,我带着一杯酒去了长门。彼时我的朝凤绣履踏进破败不堪的门槛,沈羡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沈家明珠。她看着我,突然笑起来,笑着笑着,最后她问我,见没见过建章里的一幅画。
我自然知道那幅画,可又有什么关系?罢了,沈羡她不会懂。
.
冬去春又来,时光循环往复,无声无息。不经意间海棠深红,是个风不鸣枝、云色轻润的初春,我生下了卫淮。
我和卫和的儿子。
淮儿日渐长大,他已会辅佐卫和处理些许政事。可他也叫我头疼不已,他们父子倒会连串一气来气我,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模样。
.
春去冬又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那年冬雪覆盖建章的时候,静得能听见白雪扑在枝梢的声音。
卫和就这样走了,留下我和我们的儿子,留下我孤身白头。
他弥留之际,我们相拥在建章的榻上,他说起十岁相识,十五岁许诺,十八岁分离,二十一岁再逢……他说昔日年少总爱和我斗嘴;他说咱们的孩子们一个像他、一个像我;他说从来都是他累我多年……他说他要走了,我只能无助地吻他,低低地告诉他:“我不许你死。”
最后,他终于没了力气,只是轻轻地伏在我耳边,最后再唤了一声:“阿和……”我也唤他,“阿和。”
两声阿和穿过绵长的岁月,辗转在尘岁的云烟里,斑驳了记忆。如此山长水阔,也放不过隙中驹……
从此朝朝暮暮,思君不止。
.
我替他守着万里河山,游刃在政事、孩子。寿康宫里即便繁华如锦也总是冷冰冰的,有时偶然间,我恍惚觉得他依旧还在,在我临窗看书的时候还会骤然出现抢走我的书卷,脸上挂着的仍是我看见就想揍的笑意。又恍惚觉得他就在外头那棵桃树底下朝我笑着招手,还是少年郎儿的模样……
一晃十几年。
卫淮终究更像他父亲,性子跳脱,不爱拘束,他总爱寻兄长的麻烦,叫我 操心了大半辈子。他们父子真像啊,老是惹得我哭笑不得。淮儿到底更适合做个闲散王爷,这皇位冠冕是压住了他。反而卫峋更孝顺稳妥、更肖似年轻的我。
罢了,看他们兄弟两人一日比一日出息、长大成家,也算我这些年最大的欣慰。
.
人老了,总爱回忆往事。
桃花又开了,我的眼睛渐渐有些看不真切了。我卧在窗下,好像做了很长的梦,梦里桃花灼浪,隐约有谁握着一把折扇,笑得眉眼弯弯,朝我走近……
“你叫陈和,我叫卫和……”
“嫁给我,我让你穿全天下最好看的嫁衣……”
“那你还愿不愿意?”
“跟朕同用和字,你不愿?”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咱们的儿子,叫卫淮。”
“阿和……”
“阿和。”
“阿和……”
阿和。
这些年,他依旧爱和我斗嘴,我依旧不爱搭理他,惹得我怒火中烧过后,哪日他又悄悄潜入长信……每每想起我便忍不住地笑。
永定二年到永定五年,也不过一瞬之间。彼时我还是元昭仪,沈羡生了一双儿女,她是独尊的贵妃。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他唯一的妻。
永定五年,沈家被抄,沈羡也被关进了长门。
五年的初夏,沈羡的儿子卫峋养在了我的膝下。
五年夏末,他携我的手走过长殿,登上高楼,受万人朝拜。时隔十年,他承当日一诺,让我穿上了全天下最好看的嫁衣,我成了与他携手瞰河山的皇后,他真正意义上的妻。
五年入秋,我带着一杯酒去了长门。彼时我的朝凤绣履踏进破败不堪的门槛,沈羡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沈家明珠。她看着我,突然笑起来,笑着笑着,最后她问我,见没见过建章里的一幅画。
我自然知道那幅画,可又有什么关系?罢了,沈羡她不会懂。
.
冬去春又来,时光循环往复,无声无息。不经意间海棠深红,是个风不鸣枝、云色轻润的初春,我生下了卫淮。
我和卫和的儿子。
淮儿日渐长大,他已会辅佐卫和处理些许政事。可他也叫我头疼不已,他们父子倒会连串一气来气我,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模样。
.
春去冬又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那年冬雪覆盖建章的时候,静得能听见白雪扑在枝梢的声音。
卫和就这样走了,留下我和我们的儿子,留下我孤身白头。
他弥留之际,我们相拥在建章的榻上,他说起十岁相识,十五岁许诺,十八岁分离,二十一岁再逢……他说昔日年少总爱和我斗嘴;他说咱们的孩子们一个像他、一个像我;他说从来都是他累我多年……他说他要走了,我只能无助地吻他,低低地告诉他:“我不许你死。”
最后,他终于没了力气,只是轻轻地伏在我耳边,最后再唤了一声:“阿和……”我也唤他,“阿和。”
两声阿和穿过绵长的岁月,辗转在尘岁的云烟里,斑驳了记忆。如此山长水阔,也放不过隙中驹……
从此朝朝暮暮,思君不止。
.
我替他守着万里河山,游刃在政事、孩子。寿康宫里即便繁华如锦也总是冷冰冰的,有时偶然间,我恍惚觉得他依旧还在,在我临窗看书的时候还会骤然出现抢走我的书卷,脸上挂着的仍是我看见就想揍的笑意。又恍惚觉得他就在外头那棵桃树底下朝我笑着招手,还是少年郎儿的模样……
一晃十几年。
卫淮终究更像他父亲,性子跳脱,不爱拘束,他总爱寻兄长的麻烦,叫我 操心了大半辈子。他们父子真像啊,老是惹得我哭笑不得。淮儿到底更适合做个闲散王爷,这皇位冠冕是压住了他。反而卫峋更孝顺稳妥、更肖似年轻的我。
罢了,看他们兄弟两人一日比一日出息、长大成家,也算我这些年最大的欣慰。
.
人老了,总爱回忆往事。
桃花又开了,我的眼睛渐渐有些看不真切了。我卧在窗下,好像做了很长的梦,梦里桃花灼浪,隐约有谁握着一把折扇,笑得眉眼弯弯,朝我走近……
“你叫陈和,我叫卫和……”
“嫁给我,我让你穿全天下最好看的嫁衣……”
“那你还愿不愿意?”
“跟朕同用和字,你不愿?”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咱们的儿子,叫卫淮。”
“阿和……”
“阿和。”
“阿和……”
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