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吧 关注:28,052贴子:309,414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方法——教你一步一步走向健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你一步一步走向健康
现在医院医疗以西医为主,中医是是先大后小,西医是先小后大。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缓时治本,急时治标。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中医自上而下,以人体为对象,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而西医则以器官、以局部为对象,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不是西医不想治本,实在是太难了。特别是慢性病西医根本拿它没办法。中医却能医治各种所谓的其难杂症。
   医院所以医治上才有反复发作,难以愈合的说法。西医医治此病主要焦点在肠部,始终在局部的肠部上搞来搞去。今天将炎症消了,过一段时候它还是会生出来,因为没有找到问题的源头。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的。如果从中医理论上来看,治疗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中医找出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将人体看作一个完全的体系,从整体上治,对症下药。
   如眼病,不单单病在眼,而从中医理论上讲,肝开窍于眼,眼出问题,病根在肝。肾开窍于耳,耳聋病根在于肾,治肾才是根本之道。肠病在脾,治本应该治脾,这样治起来是很好治的,也并不困难,但是人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时间慢慢调理。
    西医所讲的病因不明,那只是从局部看问题。中医所讲:(此病)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即是精神因素,压力所致),肝气犯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脾生血,五谷入胃,经脾传化入心变赤而为血。脾在志为“思”,过“思”则伤脾,脾伤则气血不旺,生化无源,百病丛生。
    病位在肠(此是表),病根在脾胃(此是本,治根应从此入手),受受地肝,久病及肾。
    现在应该很明确的知道了,肠的问题主要是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病因很明了),脾主运化,水谷不化,吃什么泻什么,肠胃那有不出问题的道理。脾虚寒是主因,脾虚寒泄泻的结果是肠出现问题,表在肠实是脾。所以肠病皆因脾虚寒不吸纳水谷所致。
     现在知道问题之所在了,抓主脾虚寒这个核心点下手,一切以健脾和胃为核心,此是治本是道,治肠是是治标,健脾、去寒湿、暧肾是治本。
      初期用西药去治肠炎症,急泻期用西药灌肠最好效,药直达患处,负作用也小,很快止泻,再用中药、食疗去温补脾胃(西药不要停,慢慢用中医补脾补、补血、血肾后,身体慢慢好转,再慢慢减少西药分量直到停止。)。西药即按医院医生用量。
                        自制灌肠药
严重者可以自制灌肠药
用具:软管用导尿软橡皮管11号(很软的那一种),50毫升的大号针头,润滑用软管用医院用石蜡油(没有的可以豆油代替,豆油就要非常注意卫生确保无细菌)
 1、思密达(止泻药)一天一次分量1包,水用50毫升,用开水乘凉到微温适体即可
       2、麦芝林(消炎药)一天一次分量8小包,水用50毫升,用开水乘凉到微温适体即可
使方法以上二种药,每天只能使用一种,每种每天按用量使用一次,止泻药或消炎药交替使用,一天止泻,另一天既使用止泻药,几天后既可以控制,一般7天即已用完全停止,不需用了。
      死死抓住脾虚泄泻这个核心问题不放,围绕补脾止泻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补脾止泻,去寒,补肾是贯穿始末治疗的基本原则。只要保证消化吸收能力加强,让脾运化正常,能吸纳就不会将吃进去后的东西泻出来,泄泻自然停止,泄泻停止事情就好办,不会反复损伤大肠,让大肠有时间休养生息,脾能吸收营养转化为血再通过毛细血管去滋养肠壁,修复肠粘膜,肠会慢慢恢复正常,所以补脾和胃始终是核心问题,让身体生成充足的气血来保证脏器正常运转。
             营养疗(药疗食疗结合法)
    营养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人如果7天没有吃就会死,如果7天拉就要面黄肌瘦。充足的营养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人体有充足的营养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带动人体的各个脏器,身体的各个部件才能正常,才能健康。没有充足的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得不到滋养就会过早衰老以致百痛众生。    充足的营养是脏器康复的关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食疗是非常重要的,药物消炎后,要有充足的营养去到人患有,营养供给身体的脏器,启动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才能修复的已经损坏了的脏器。没有充分的的营养供给,身体失去能源,没有动力,免疫功能差,康复会遥遥无期,让人觉得用药就好一点,停药一段时间它还会再次观临,反复发作,这样让人一辈子离不开药罐子,永远找不到健康的出路。那主要是因为,自身没有了应有的免疫力去修复损坏了的脏器。
                           三分治七分养
     在养中治,在治中养,治养结合,治即是养,养便是治,食疗为主,药疗为辅,营养为主,药物为辅,。药食同治,食疗贯穿疗的始末,食疗以补充营养为主。有充足的营养给身体供提足够能源至关重要的。
    自己最了解自己,调养用靠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自己动手,制作药粥。首先,手中要准备几本工具书,以便随时查找。第一本:《中华饮食养生全书》周九如主编。《中华药粥大全》,马悦凌写的《不生病的智慧》《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工具书在治疗中是非重要,不可缺少的。
待续


1楼2009-02-11 11:15回复
    • 61.236.215.*
    好人


    2楼2009-02-14 22:33
    收起回复
      2025-09-18 13:42: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03.81.19.*
      谢谢好人!


      3楼2009-02-15 08:06
      回复
        (接上)
        辩证施治法
        (其实抓主了本质,抓到了根本,标本同治,从本入手。你就会发现,治这个病其实并不难,其实很好治。通过半年调理一定会有改观,一年大变化,这是肯定的。)
        虚火是原因:寒湿 
        慢性炎症的正真原因:因寒湿造成的,寒湿造成虚火,而虚火堆积而变成炎。
        治疗的理念是:将泻虚火,消炎症改为补虚化火,退炎
        治疗的方法是:食疗为主,结合药疗。
        (等后面再要分析湿,湿的变化:热湿寒湿风湿等,如何去湿)
        治疗的原则是:去除寒湿,温补身休体,初期平补进而温补,再而猛补。以补脾为主导,补血,补肾相结合。
        虚火是原因:寒湿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采用辩证施治,实火则采用泻法,虚火则采用补法。实火用清热,去火,消火等泻法。虚火用补气、补血,补脾、补肾等方法。
        寒与“火”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发作,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可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要用温热的食物。却发觉补不了,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身体内的火是虚火,炎是因虚火堆积而成炎。身体内的虚火打掉后。身体内的假象去除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片寒凉,这时再用食疗补血、补肾,怎样吃都不会上火了。当血液很快补足,身体不再受寒凉的侵袭后,你的肾阳之火、肾气就都在不断地充实。肾气充足,血液充足,身体自然就强壮起来,各种虚火自然消退,各种慢性炎症自然很容易治愈。
         
        慢性炎症的正真原因:因寒湿造成的,寒湿造成虚火,而虚火堆积而变成炎。
         
        炎由两个火组成,意为火太旺而成。炎在中医来说是一种火的表现,中医则再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而慢性炎症的这种火太旺,实是一种虚火,假性的火,实是身体寒凉到极点所聚积而成,外面表现的是假性的火,实到体内到处一片寒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越是身体寒,体虚的人,越容易上火,吃一些热性的东西,很快会上火,而身体热,身体强壮的人,吃了却不会上火。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寒湿重的人越容易生虚火,寒重的人更容易发生慢性炎症。这也是慢性炎症的正真原因:因寒湿造成的,寒湿造成虚火,虚火堆积而变成炎。
        在治疗上,西医采用消炎,降火。而中医根据实火和虚火采用辩证施治。所以采用西药这种消火泻火的方法只能暂时性的控制慢性炎症,因为消炎药吃下身体更寒,看看舌现即知道这种变化,吃消炎药后舌苔是白苔,白苔是寒湿的表现,看口水,看小便,就知道身体寒湿更重,此时没胃口,又进一步伤了胃气,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炎症就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发作而不能根治的。这是治疗的方向性问题,也是西医为什么不能根治的原因之所在。得了这种炎症的人身体内可以肯定都是寒湿非常严重的,这就需要慢慢去调理,先采用平补,选择一些平性食物。第二步再巧妙的用温补法。
         保主脾胃就等于保主生命
        


        4楼2009-02-15 10:17
        回复
          医生治不好的病,自己完全可以治好
          现在医学越发达,医院的设器越先进,,究研的深度越深,从器官到细胞,可是现在却越来越多的病被列为不能治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而运用最原始、最简单的中医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却
          完全可以治好。为什么!原始的中医理论是纵观全局,中医理论知识犹如立足高山顶,一目了然,一览无遗,现代医学越来越细,象在山底下走向山谷,越走越底,越走越细,乃至趴在谷底下研究起微砂的成份。现在市面在治疗结肠炎上已经出现了细胞因子的治疗了,但在治疗上不应将目前唯一放在肠这个部位上,外用药也好,内服药也罢可以肯定任何将目光放在肠上的治都是治表不治本的,任何西药只治暂时缓解,只能治表。因为肠病皆因脾的问题而引起的,并不仅仅在肠上,脾不化水谷所致,如何不从脾入手,脾的问题一日不解决,肠的问题就一日不能愈,所谓的愈也只能暂时缓解,过后反复发作。
          (待续)


          6楼2009-02-15 15:49
          回复
            • 122.77.73.*
            麦芝林怎么在网上找不到,有这个药没,你有qq号吗,好人,谢谢


            7楼2009-02-15 19:02
            收起回复
              • 203.81.19.*
              写的太好了,好人,中医我们应该吃什么药才好啊?


              8楼2009-02-16 04:47
              回复
                • 203.81.19.*
                期待更新


                9楼2009-02-16 09:29
                回复
                  2025-09-18 13:36: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50.224.*
                  麦芝林 实就是《麦滋林》
                  麦滋林-S  【中文名称】: 麦滋林-S
                    【简写拼音】: MZL-S
                    【英文名称】: Marzulene-S
                    【所属类别】: 制酸药和抗消化性溃疡药
                    药物说明: 
                    【适应症】 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有疗效。 
                    【用量用法】 每日3次,每次0.5克。饭后服。 
                    【注意事项】 治癌后初期胃粘膜防御机构还处于不完全的状态。胃壁可看到发红和充血,如在这个阶段停药,易复发。 
                    【规格】颗粒剂:0.67g/包.


                  10楼2009-02-16 15:04
                  回复
                    • 203.81.19.*
                    顶起此帖,期待更新


                    11楼2009-02-16 19:46
                    回复
                      • 124.90.227.*
                      楼主,真是好人啊,无量寿佛


                      12楼2009-02-16 20:20
                      回复
                        • 211.138.184.*
                        谢谢了!


                        13楼2009-02-16 22:47
                        回复
                          • 123.13.49.*
                          谢谢你,。


                          14楼2009-02-17 19:38
                          回复
                            自救才是唯一的出路
                             经过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反复检查,经过医生多次的开药,可是病还是反复折腾着人,会觉得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此时是多么无奈与失望,觉得这是心头永远的伤痛。要想治好,只有另寻出路,自己走上自救的道路,也只有自救才是唯一的出路。脾虚脾赛是关键问题,使用食疗,制作药粥是当务之急,也是整个治疗最重要的部份。药粥食疗贯串整个治疗的始末。制作药粥使用食疗是治愈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好的中药方。治疗的方法是:、以食疗为主。这就需要自己去熟悉各种:食物包括植物,动物,家离以及中药的寒热属性、功效、宜忌等,然后自己动手,在化每日三餐于治疗中,偶医于食。如何自己不懂得这那知识,手中要准备几本工具书,以便随时查找。第一本:《中华饮食养生全书》周九如主编,这本书对各种食物,药物的介绍在同类书中是最全的面的。同时还要做书店买药粥,食疗方面的书以掌握如何制作。(后面将按顺序一步一步介绍)
                             
                             治疗的先后顺序
                            先急后缓,先应急,再治本,先治标后治本,先西药后中药。这是治疗的先后顺序。首先使用灌肠药——西药——中药(药粥食疗)
                            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尽快让腹泻停止下来。这是治疗的首要任务,所以第一步不是考虑内服什么西药或什么中药。让腹泻停止,让溃疡缩小最直接,最好效的方法是使灌肠药,药物能直达患处,直接将抗溃疡药涂在溃疡面上。所以使用要灌肠药。
                            在灌肠药的选用上,现在有西药剂也有中药剂,当然要先用西药,使用灌肠药的最大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止泻消炎,中药剂在应急治疗方面是弱项,中药剂的灌肠药效果十分缓慢,并不理想。 在《现代疑难病中医治疗精髓》中有集全国各名医的中药剂灌肠药,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试用,使用后会觉得十分缓慢,效果不理想。如果能买到柳氮磺吡啶灌肠药是最好的。如果买不到自己可以自己灌肠药。(自己的方法已介绍),自制的灌肠药效果并不差,为什么要选用两种:一种名为思密达的止泻药,一种名为麦滋林的抗溃疡的消炎药。因为两种药功效不同,交替使用能起到互补作用,更好的发挥止泻消炎效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用此药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止泻消炎,缩小溃疡面。
                             
                             第二步是使用西药
                            西药(医院医生会开出专用的肠药柳氮磺吡啶 肠溶片。每天三次,每次2片),柳氮磺吡啶 肠溶片此是治此病的专用西药。那么市面上有最为昂贵的德国药,也有法国药,还有便宜的中国药。其实里面的成份是一样的,只是德国、法国可能提纯的纯度略为纯一点,药效略为好一点点,其实是差不多。没有必要花钱卖那么昂贵的外国药,成分又差不多,药效也差不多。用中国产的柳氮磺吡啶 肠溶片就已经可以了,首先明确再猛的药也是暂时控制症状,治本的重点不放在肠上。


                            15楼2009-02-18 11:39
                            回复
                              2025-09-18 13:30: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医时治疗——什么是药
                              随着那神秘的面纱一层一层揭开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再简单不过的“脾胃运化失常”等原因。现在目标清晰,方向明确,接下来的治疗已经变得简单多了,并不复杂了,也不困难。
                              采用药疗食疗达到:健脾和胃,补足气血,让那些已经虚弱的肝、肾、脾、心等脏器慢慢苏醒起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让肠起死回生。治疗就变得有路可走,有迹可循了。按这个思路慢慢调理,让身体慢慢康复并不困难,只是时间问题了。
                              什么是药,对症即是大药。什么是补,符合身体当时的需要,即是大补。寒则温之,热则泻之,虚则补之,但是治疗始终应以健脾胃,补气血暖肾等补法,补法半年来应采用平补,平补药物,食物为主,一定要注意做到“补而不燥,温而不火”,如果补后燥热,温后燥火,那么不但无益,反而会引起炎症。
                              人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初期体内是寒湿十分严重,有时又因虚火而转变为热湿,有时又寒热夹杂。所以中药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方药的,中医是根据人体的变化辩证施治。但变化是外象,在这个变化之有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因脾虚寒才致泄泻,因肾火衰才百病起。所说抓主这个核心点,主要点。永远不变的东西是健脾,补气血,补肾,养肝。只要能够达这个目的就是灵丹妙药。
                              (待续)


                              16楼2009-02-18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