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和日本,综合国力其实已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了。
不少人认为日本还强很多。我们不妨拿出事实比较一下。
先拿二战时期各国情况来对比一下。
德国的军工技术水平和军队训练水平都高于苏联,然而人口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最后被苏联反推到本土,这就是双方国力差距的体现。
当时的日本的军工技术和工业产值也高于中国,但是人口(包括台湾朝鲜)只有中国的4.5亿人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也无法战胜中国。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对比就更加悬殊了,日本不仅人口占中国比例下降到十分之一,工业产值下降到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而且在工业总体技术实力上已经落后中国,领先的只有一部分民用科技。
我们从人均工业产值就可以看出来,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40%了。
中日的技术实力可以这样看,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有100项工业,中国基本上每一项都在得分80分以上,总分8000分,而日本总分是中国的四分之一,2000分左右,但是这2000分主要来自22项工业,每项得分90分左右。
所以单看这22项,日本是领先中国的,但是因为日本不是全产业链国家,而中国是,所以在其他工业项,日本要么根本没有涉及,要么总体技术水平不如中国。
要列出中国在哪些方面领先日本,到了2017,已经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

1:中国高质量基础科学投入和产出高于日本
中国经济2010年超过日本,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我国国民纷纷都把注意力放在人均上,忽略了经济总量超越的意义,经济总量超越,意味着投入到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资金会大幅超越,在科技上领先日本。
1) 中国2016年R&D研发费用为1.54万亿元,占全世界超过20%,仅次于美国,超过欧盟28国总和,日本排在美国,中国,欧盟之后列世界第四,总R&D投入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
2) 2006-2016十年时间段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顶尖论文,中国占全世界12.8%,排在世界第二,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英国第三,德国第四,日本第五。
3) 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注意是世界前千分之一的顶尖科技成果。中国2014-2015年2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世界排名首次闯入第三位,仅此于美国和英国。
4) 把全球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拿出来,总共176个学科154种期刊,统计在这些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中国自从2010年开始在这些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连续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2015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286篇,比2014年增加2781篇,占世界的15.2%,增长速度高达50.5%
5) 英国《自然》杂志做过类似的统计,他们把范围缩小到统计68种顶尖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权重等算法做了个自然指数,中国2015年也是第二,仅次于美国,排名前五位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日本。跟上面统计154种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期刊上的文章排名一致。
有个有趣的数据,2016年华为研发支出764亿人民币,超过11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全国(包括政府,团体和企业)2016年研发支出的9%。吃惊吧。
2:高速公路和地铁
中国人均高速公路长度比日本长,没错是人均。

2016年12月26日,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交通运输部党校召开。会议指出,2016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2017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达到13.5万公里。
也就是说,2016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大约13万公里,对应13.8亿人口。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4年底为8100公里,对应1.27亿人口. 2016年日本高速的通车里程我没有查到,就算9000公里好了。
人均高速公路长度中国是日本1.33倍,也就是说,人均高速公路中国比日本多30%。而且这个问题还能细分,日本高速公路很多是下面这样的,非常窄,这样也叫高速,在中国,这种水平的道路是没有资格叫高速的。
实际上,中国,美国,欧洲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比欧洲,美国都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高速公路网络。
还有一个地铁建设,据日本地下铁协会数据,日本12个城市地铁总长800公里(不包括城市内地面轨道交通),中国2015年一年建成的地铁长度就有750公里左右,一年一个日本。
2015年末中国全国建成地铁长度为3750公里,规划中的更超过700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中国人均地铁长度也将超过日本。这个将可不是印度人的将。
3:中国军事装备工业比日本先进
中国兵器工业,中国兵器装备,中船重工,中国航发等12大军工集团依靠着中国世界第二的巨量军费投入,已经是世界唯一能在所有领域能和美国较量的军工体系。
打卫星的动能系列导弹,巨浪潜射导弹,最新一代采用世界领先无翼布局的P-15L空空导弹,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055新一代神盾大型驱逐舰,J-20 第四代战斗机,10倍音速超级飞行器DF-ZF,空中加油机,运20大型运输机,095和096新一代核潜艇。
上面列的十种主战武器,日本没有一样能自己造,全部要从美国买,以空中加油机为例,2015年10月,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将购买美国3架KC-46空中加油机,每架的价格估计约为2080亿日元(约合17.28亿美元)。 三架合计超过50亿美元。50亿美元,比松下,索尼,日立三巨头一年净利润加起来还多,不能自造,就是这么悲哀,当美国人的肥羊。
总是有人说,日本不过是被美国限制了,没有美国限制,日本分分钟造出某某先进武器。我想说,这是完全的臆想,完全不了解先进武器需要的技术能力和高额投入。
就跟当年我国军迷,幻想用现代级驱逐舰打美国航母舰队群,幻想我国在某山洞里面藏着能够打败美国的国之重器一样。
我们以日本的第四代战机心神为例子,日本从2000年开始研制,美国还帮忙提供发动机,2016年12月才首飞,到2019年才能决定要不要装备部队。
而中国的J-20今年已经服役了。一个在美国大力帮助下先进战机研发进度还比中国慢的国家,不知道怎么会有人相信日本没有了美国帮助反而会分分钟造出先进武器。
就技术水平而言,心神号称是四代机,外形和中国J-20和美国F-22的流畅型隐身外表差很远,心神是下面这个样子,落后的外形折射出日本军事工业的落后。总重量也不到10吨,是完全的轻型战斗机,四代机为了满足隐身和战斗两大需求,必须重型化。中美四代机都是重型战斗机。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数据看,为什么日本即使没有美国限制,也不可能很快发展出先进军事工业,下图是2015年世界各国军费对比,中国世界第二1458亿美元,而日本只有410亿美元,军工研发是要大量投钱的,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军费,怎么可能军工技术全面开花。
当然日本可以加大军费投入,然而日本经济实力总体只有中国的40%,且双方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怎么可能有实力和中国搞军备竞赛?

不少人认为日本还强很多。我们不妨拿出事实比较一下。
先拿二战时期各国情况来对比一下。
德国的军工技术水平和军队训练水平都高于苏联,然而人口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最后被苏联反推到本土,这就是双方国力差距的体现。
当时的日本的军工技术和工业产值也高于中国,但是人口(包括台湾朝鲜)只有中国的4.5亿人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也无法战胜中国。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对比就更加悬殊了,日本不仅人口占中国比例下降到十分之一,工业产值下降到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而且在工业总体技术实力上已经落后中国,领先的只有一部分民用科技。
我们从人均工业产值就可以看出来,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40%了。
中日的技术实力可以这样看,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有100项工业,中国基本上每一项都在得分80分以上,总分8000分,而日本总分是中国的四分之一,2000分左右,但是这2000分主要来自22项工业,每项得分90分左右。
所以单看这22项,日本是领先中国的,但是因为日本不是全产业链国家,而中国是,所以在其他工业项,日本要么根本没有涉及,要么总体技术水平不如中国。
要列出中国在哪些方面领先日本,到了2017,已经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

1:中国高质量基础科学投入和产出高于日本
中国经济2010年超过日本,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我国国民纷纷都把注意力放在人均上,忽略了经济总量超越的意义,经济总量超越,意味着投入到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资金会大幅超越,在科技上领先日本。
1) 中国2016年R&D研发费用为1.54万亿元,占全世界超过20%,仅次于美国,超过欧盟28国总和,日本排在美国,中国,欧盟之后列世界第四,总R&D投入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
2) 2006-2016十年时间段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顶尖论文,中国占全世界12.8%,排在世界第二,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英国第三,德国第四,日本第五。
3) 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注意是世界前千分之一的顶尖科技成果。中国2014-2015年2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世界排名首次闯入第三位,仅此于美国和英国。
4) 把全球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拿出来,总共176个学科154种期刊,统计在这些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中国自从2010年开始在这些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连续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2015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286篇,比2014年增加2781篇,占世界的15.2%,增长速度高达50.5%
5) 英国《自然》杂志做过类似的统计,他们把范围缩小到统计68种顶尖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权重等算法做了个自然指数,中国2015年也是第二,仅次于美国,排名前五位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日本。跟上面统计154种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期刊上的文章排名一致。
有个有趣的数据,2016年华为研发支出764亿人民币,超过11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全国(包括政府,团体和企业)2016年研发支出的9%。吃惊吧。
2:高速公路和地铁
中国人均高速公路长度比日本长,没错是人均。

2016年12月26日,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交通运输部党校召开。会议指出,2016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2017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达到13.5万公里。
也就是说,2016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大约13万公里,对应13.8亿人口。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4年底为8100公里,对应1.27亿人口. 2016年日本高速的通车里程我没有查到,就算9000公里好了。
人均高速公路长度中国是日本1.33倍,也就是说,人均高速公路中国比日本多30%。而且这个问题还能细分,日本高速公路很多是下面这样的,非常窄,这样也叫高速,在中国,这种水平的道路是没有资格叫高速的。
实际上,中国,美国,欧洲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比欧洲,美国都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高速公路网络。
还有一个地铁建设,据日本地下铁协会数据,日本12个城市地铁总长800公里(不包括城市内地面轨道交通),中国2015年一年建成的地铁长度就有750公里左右,一年一个日本。
2015年末中国全国建成地铁长度为3750公里,规划中的更超过700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中国人均地铁长度也将超过日本。这个将可不是印度人的将。
3:中国军事装备工业比日本先进
中国兵器工业,中国兵器装备,中船重工,中国航发等12大军工集团依靠着中国世界第二的巨量军费投入,已经是世界唯一能在所有领域能和美国较量的军工体系。
打卫星的动能系列导弹,巨浪潜射导弹,最新一代采用世界领先无翼布局的P-15L空空导弹,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055新一代神盾大型驱逐舰,J-20 第四代战斗机,10倍音速超级飞行器DF-ZF,空中加油机,运20大型运输机,095和096新一代核潜艇。
上面列的十种主战武器,日本没有一样能自己造,全部要从美国买,以空中加油机为例,2015年10月,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将购买美国3架KC-46空中加油机,每架的价格估计约为2080亿日元(约合17.28亿美元)。 三架合计超过50亿美元。50亿美元,比松下,索尼,日立三巨头一年净利润加起来还多,不能自造,就是这么悲哀,当美国人的肥羊。
总是有人说,日本不过是被美国限制了,没有美国限制,日本分分钟造出某某先进武器。我想说,这是完全的臆想,完全不了解先进武器需要的技术能力和高额投入。
就跟当年我国军迷,幻想用现代级驱逐舰打美国航母舰队群,幻想我国在某山洞里面藏着能够打败美国的国之重器一样。
我们以日本的第四代战机心神为例子,日本从2000年开始研制,美国还帮忙提供发动机,2016年12月才首飞,到2019年才能决定要不要装备部队。
而中国的J-20今年已经服役了。一个在美国大力帮助下先进战机研发进度还比中国慢的国家,不知道怎么会有人相信日本没有了美国帮助反而会分分钟造出先进武器。
就技术水平而言,心神号称是四代机,外形和中国J-20和美国F-22的流畅型隐身外表差很远,心神是下面这个样子,落后的外形折射出日本军事工业的落后。总重量也不到10吨,是完全的轻型战斗机,四代机为了满足隐身和战斗两大需求,必须重型化。中美四代机都是重型战斗机。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数据看,为什么日本即使没有美国限制,也不可能很快发展出先进军事工业,下图是2015年世界各国军费对比,中国世界第二1458亿美元,而日本只有410亿美元,军工研发是要大量投钱的,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军费,怎么可能军工技术全面开花。
当然日本可以加大军费投入,然而日本经济实力总体只有中国的40%,且双方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怎么可能有实力和中国搞军备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