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零点吧 关注:72,413贴子:7,752
  • 1回复贴,共1

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大明的沉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知道了,山中早就没有了岁月,岁月定格在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那一天,天昏地暗、那一天,日月颠倒、那一天,世界崩塌。或许对于男人来说,现在是崇祯十八年了,他不知道他曾经的皇帝死后会怎样,他的谥号又会是什么,庙号又会是什么,更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他曾经的国是什么样子,或是说现在曾经的朝廷变成了什么。
他刻骨铭心的记得,那一天他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故乡,踏上再也不会回头的路时是什么感受。当他耳边传来了皇帝在煤山自缢的言语的时候,他的世界在那个时候就崩塌了,他的脑子就像被佛郎机炮炸开了,手中的刀变得那么沉重,双腿那么颤抖。他曾为了奋斗,厮杀的一切就在那个瞬间都变得一文不值。哪怕骚鞑子一刀砍在他胸口,他都没有感到一丝疼痛,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跟明朝几百个卫,几千个,十几万卫兵当中的一员。他知道他的责任,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厮杀的,为了皇明去厮杀的,为了身后的妻儿父母厮杀的。他永远也不会穿红戴紫的站在庙堂之上,对着这个国指点江山,对着这个国意气风发。他只是那些相公口中的丘八,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卫所兵,他只是想要守护他的“明”!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可是就算活下来又怎样,父母妻儿都死了,都死在鞑子的刀下。他不知道自己还怎么活下去,还能为了什么活下去。苍茫大地,遍处硝烟,野蛮已经用他们的铁蹄踏破了文明,用他们的刀杀尽了希望。而庙堂上的朱紫贵人,他们在耗尽了明朝最后一丝气力的时候,低下了他们的头颅,忘记了平时口中的伦理气节,忘记了他们所说的三纲五常,像屠戮国人的仇人献上了膝盖,献上了脊梁。
他没有回头,身后的大地已经和他没有瓜葛,朱明已经在皇帝走向煤山的时候消失了。他们家时代守护的东西已经没有了,他要守护的人也没有了,他只想要在深山之中一个人了结一生,他的一生已经没有了希望,哀黙大于心死。他眼前似乎看到了一幕幕过往,听到的一声声叹息。不论是当初的五年平辽还是六次罪己,过往一点一滴在眼前浮现,看到的,听到的都那么真实,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一个一个汉家儿郎跪在了铁蹄之下,忘记了祖宗,忘记了先人,他恨他们,诸如洪承畴,尚可喜,李永芳,孔有德等等,他恨他们。怎么可以如此没有骨气,汉家儿郎的气节去哪了?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他离开了,离开了喧嚣的人世,躲进了山林,只带着一面朱底黑字的明字认军旗。他带着对明朝所有的幻想躲进了深山,带着破灭的梦想躲进了深山。忘却了封妻荫子的追求,忘却了叱咤疆场的飒爽英姿.可是国仇家恨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忘却,他仿佛能看见自己幼小的儿子被鞑子挑在刀上的情形,妻女无力的呐喊仿佛就在耳边,整个庄子被残暴的屠戮,他又怎能忘却。小儿的恐惧,妇孺的无力,老人的浊泪,一次次刺痛他的内心,他想要复仇,想要用手中的刀一点点讨回这些人命。
岁月白驹而过,一闪而逝,不过瞬间。恨在心中发芽,仇在脑中扎根,他没有太大的道理。不知道什么叫正塑,不懂什么叫华夷,他只是想好好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算他自己只是一个下三滥的兵户。不能科举,不能为官,只能一代代的为国守卫边疆。就算是这样,他也愿意,他不愿北方的野蛮鞑虏走进这繁华的世界,然后摇身一变,成了文明的使者。那可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蛮子,曾经不可一世的成祖皇帝,五入草原,杀得那群骑马的鞑子四散而逃。曾几何时,大明变得害怕北方的鞑子,就算是满人过万了又如何,大明朝也是结束在李自成的手中,不是鞑子手中。
一年春秋,花开花落昔年同。今月似旧月,旧月非今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间不能抹平的是恨,他无法忘却,无法平静。他只身来到了高举大明中兴大旗的江阴,穿着缝好的鸳鸯战袄,将明字认军旗披在身上,腰刀横挂腰间,头顶着盔樱已秃的铁盔。只是他还知道自己是汉人,他不愿削去冠发,宁死而不愿,他不愿脱下汉服,愿死而不换。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他不知道多少天了,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满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了。他不想知道,这是杀尽所有鞑子都报不了的国仇,耳中时常有悲壮的歌声传来,不似江南晓风残月般的缠绵悱恻,却似西北端凝厚重的沉郁顿挫。歌声犹如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一点一点诉说着家国风烟滚滚的战场杀伐,一滴一滴流尽儿郎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
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这些响彻云霄的歌声振奋着那些脊梁依在的汉家儿女,他不是江阴人,可他依然认为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大明不再是一个象征,一个国号,而是内心的信仰,他不允许他的信仰受到侵犯,他的信仰受到侮辱。可大明倒了,他的信仰也渐渐消散了。
江阴在阎应元的绝命诗下被屠城了,他早已没了痛觉,如阎应元说的一般“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刀已经钝了,盔已经丢了,旗已经烧了,甲已经破了。他做的已经够了,当刀划过喉咙,似乎一切都已经解脱了。执念在那一刻,已经放下。或许,他的灵魂能够从南到北,回到故乡,安眠在大明的陵园,随着大明,一同沉沦故去。

我只是想着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看,而不是从国的视角去看。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既不会穿越,也不会意 淫,“如果我回到了大明”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历史没有如果。只是在一个大势所趋之下,表现的应该是一个汉家儿郎的气节,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后来者的角度去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为异 族歌功颂德,这让人着实心痛。在我看来,你可以客观的去看待明朝,可你不能以贬明而扬清。用事实来说话,你不能因为清取代了明就认定鞑子比汉家强,真正攻破北京的还是李自成。理性的去认知,感性的去认同,我就是这么爱上明的

让我最是感叹的就是崇祯自缢煤山,有人说他可以去南方,成立南明小朝廷。可是真的又那么好吗?我个人觉得,可能是一种深深的失望与自责,让他没有勇气再次去承受一次失败。或许,死是一种解脱。可又有谁能为了国家的颜面而杀妻刺子,最后自己上吊。小说中那些能力挽狂澜的能人只存在于小说,那些一出场就能四方雷动,八方马奔的是小说。从我的视角去看,崇祯帝是一个真正的有气节的汉儿。


1楼2017-11-14 09:22回复
    最恨大明的就是她的百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9-14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