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试备课纸
1.题目:《拾穗者》
2.内容:
米勒(1814-1875年)是一位真正把自己和农民融为一体,终生描绘农民平凡生活的伟大画家。从《拾穗者》一画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甘苦的体验和对粮食的珍惜,虽然看不到三位拾穗妇女的脸部表情,但从他们专注的神态,使人体会到一种崇高。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统一在一种柔和、宁静的气氛之中。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重难点;
(2)根据内容设置相应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米勒的艺术作品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3)试讲时间10分钟。
2、高中美术《拾穗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赏析米勒的《拾穗者》作品,及其所代表的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鉴赏的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讨论,对比,教师的讲解、体会来学习现实主义的真实美感。
3.感受现实主义的美感,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学会尊重劳动、体验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及其画面内容。
【难点】
对现实主义风格特点的把握及其画面背后的感情理解。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供图片,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提供,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说说画面里描绘了什么场景。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拾穗者。
活动二:赏析作品,感知分析
(一)感知体验画面内容
①展示米勒《拾穗者》。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画面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在什么场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贫苦的妇女在田地里拾取遗落的麦穗。
(二)感知体验画面色调
1.寻找邻近色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1、画面中都能发现哪些邻近色?
2、画面中的色调是一天中的哪一时刻?
教师总结:这种午后的暖黄色调,会营造出温馨动人的感觉,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三)感知画面造型
①课件展示《拾穗者》油画与现实生活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两种画面效果如何?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造型类似,都力求真实朴素的再现世界,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四)感知作者
①课件展示米勒其他的作品,共同总结米勒的题材特色。
②教师设问“通过这些作品能知道米勒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切近生活,关心底层民众,对生活对劳动者有强烈的尊敬和怜悯之情。
活动三:对比分析,自由表达
(一)教师再次展示《拾穗者》、《呐喊》
引导学生从内容、色调、造型、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自己的感受的交流。
(二)课堂展示,教师总结
分小组进行讨论后随即挑选小组代表进行表达
活动四:总结回顾,小结作业
教师口头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3、高中美术《拾穗者》答辩题目及解析
问题:米勒所属于那一个艺术流派?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米勒属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在当时一大批画家聚集在法国巴比松村庄描绘优美的自然风景与风土人情,因为着眼于现实生活,描绘最自然的生动的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称之为现实主义,又因为在某些作品中流露出来了对现实不公的一种抗争和斗争,甚至是一种嘲讽,所以也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中公教育小编特此整理了2017临沂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拾穗者》试讲答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注临沂教师(linyijs),获取更多资讯!
1.题目:《拾穗者》
2.内容:
米勒(1814-1875年)是一位真正把自己和农民融为一体,终生描绘农民平凡生活的伟大画家。从《拾穗者》一画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甘苦的体验和对粮食的珍惜,虽然看不到三位拾穗妇女的脸部表情,但从他们专注的神态,使人体会到一种崇高。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统一在一种柔和、宁静的气氛之中。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重难点;
(2)根据内容设置相应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米勒的艺术作品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3)试讲时间10分钟。
2、高中美术《拾穗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赏析米勒的《拾穗者》作品,及其所代表的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鉴赏的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讨论,对比,教师的讲解、体会来学习现实主义的真实美感。
3.感受现实主义的美感,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学会尊重劳动、体验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及其画面内容。
【难点】
对现实主义风格特点的把握及其画面背后的感情理解。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供图片,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提供,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说说画面里描绘了什么场景。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拾穗者。
活动二:赏析作品,感知分析
(一)感知体验画面内容
①展示米勒《拾穗者》。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画面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在什么场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贫苦的妇女在田地里拾取遗落的麦穗。
(二)感知体验画面色调
1.寻找邻近色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1、画面中都能发现哪些邻近色?
2、画面中的色调是一天中的哪一时刻?
教师总结:这种午后的暖黄色调,会营造出温馨动人的感觉,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三)感知画面造型
①课件展示《拾穗者》油画与现实生活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两种画面效果如何?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造型类似,都力求真实朴素的再现世界,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四)感知作者
①课件展示米勒其他的作品,共同总结米勒的题材特色。
②教师设问“通过这些作品能知道米勒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切近生活,关心底层民众,对生活对劳动者有强烈的尊敬和怜悯之情。
活动三:对比分析,自由表达
(一)教师再次展示《拾穗者》、《呐喊》
引导学生从内容、色调、造型、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自己的感受的交流。
(二)课堂展示,教师总结
分小组进行讨论后随即挑选小组代表进行表达
活动四:总结回顾,小结作业
教师口头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3、高中美术《拾穗者》答辩题目及解析
问题:米勒所属于那一个艺术流派?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米勒属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在当时一大批画家聚集在法国巴比松村庄描绘优美的自然风景与风土人情,因为着眼于现实生活,描绘最自然的生动的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称之为现实主义,又因为在某些作品中流露出来了对现实不公的一种抗争和斗争,甚至是一种嘲讽,所以也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中公教育小编特此整理了2017临沂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拾穗者》试讲答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注临沂教师(linyijs),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