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丸祖师传
师祖姓李氏,讳常明,济南府阳信县美化乡红门李家庄
人也。少慕玄虚,当明之末,弃家远游,至青州白云洞,遇
异人宋真空,而师事之,遂入道尽得其术。顺治五年,东入
东莱,访七真遗迹,至于即墨。羽流接引以上马山。山中旧
有玉皇、真武及金山大王等诸殿宇,岁久荒芜,断瓦颓垣,
没于寒烟衰草间。又多灌狼巢窟,毒迪狐孽,时有光怪,祟
及居民,殆非人所处也。师与善人刘改志等,徘徊久之,慨
然有兴废举坠之思。志等皆以为难。师遂独坐山中,十五昼
夜,而恶祟宁息,杳无声影,众皆讶之。师乃考寻旧址,对
众约誓,择日兴工。于是檀越云集,钱米山积,凿山筑路,
湮涧开基,结构三重,规模井井。四辈没不叹服。由是远近
闻风,凡有难就之功,皆推师为领袖。绪绅士夫,道释两门,
饭依趋褐者无虚日。初以药剂活人,后应接不暇,和土为丸,
以治百病,未有不愈者。此神气之事,世所稀闻也。因以自
号焉。又巨石大木,众力不胜,则告于师。师焚香咒之,运
走如飞,信有神助也。其所建立修整,指不胜屈,详具碑文
中。厥后从游者众,山上不容,遂于马山后,更立常住,创
天成殿,以奉道母元君。上巳、重阳,士女祷祈游赏者数十
人。岁以为常,至今犹然。
师淡泊自奉,布衣芒履,嫌帛不挂于体,严持戒律,坐
起端庄,谈笑不苟,故虽贵长者,莫不敬礼焉。师子某尝至
山,及其归也,弟子私以常住金赠之,师闻而怒曰:“吾儿
数百里来,子无以玉成之,反乃送于地狱乎!’’立使乘马追
还其金而后已。其持法励众类如此。又性好经典,所刻皇经
及三元功课等板策,皆亲手校定,端楷详密,绝胜他家。闻
颜神任氏家,有抄录藏书千余卷,不惮烦费,购之至山。其
笃嗜可知矣。
其内修之术,有曰天有太极,为天地之根,万道之宗。
一岁太极,在九月千月.每月太极,在二十六日至三十日。
每日太极,在戌亥二时。人在吨睡杳冥之中,百脉来朝。子
时阳动,圆陀陀,光灼灼,一点灵光,气对尾闻,吸溉撮闭,
回风混合,顷刻丹成矣。又日神者性也.灵也,光也,千变
万化,不坏真空,收来放去,无影无踪。气者命也,母也,
云也,风也。中黄玄关坤炉炼丹之所。潜溪一线,通天彻地,
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入于元海,寿同日月。精者宝也,丹
也,寿也,火也。先天一气藏水晶宫,子时阳动,瑞气祥光
普照,万圣朝真,三才入炉,炼成至宝。身轻体健,百病不
生。太抵欲死则丹活,心死则神活,话死则命活,此修炼真
诀也。尝作渴曰:“血气精神四种金,牢藏谨守内中寻。一
心了当别无二,不费工夫道自深。”
康熙十九年,师在新河,每谓弟子曰:“明年三月三日,
吾将与二三子别矣。”至期果端坐而化,祥烟满室。住世百
十年归,遗蜕于马涧之南,遵治命也。
太史蓝公为之赞曰:“苦修正果,灵觉前知。泥丸愈病,
不创元基。”邑侯黄公于师未化时,赐号紫气真人。门徒百
余,散处青、充、幽、冀间,各立门墙。今嗣法者,盖以千
计矣。
雍正十一年 李寅宾
师祖姓李氏,讳常明,济南府阳信县美化乡红门李家庄
人也。少慕玄虚,当明之末,弃家远游,至青州白云洞,遇
异人宋真空,而师事之,遂入道尽得其术。顺治五年,东入
东莱,访七真遗迹,至于即墨。羽流接引以上马山。山中旧
有玉皇、真武及金山大王等诸殿宇,岁久荒芜,断瓦颓垣,
没于寒烟衰草间。又多灌狼巢窟,毒迪狐孽,时有光怪,祟
及居民,殆非人所处也。师与善人刘改志等,徘徊久之,慨
然有兴废举坠之思。志等皆以为难。师遂独坐山中,十五昼
夜,而恶祟宁息,杳无声影,众皆讶之。师乃考寻旧址,对
众约誓,择日兴工。于是檀越云集,钱米山积,凿山筑路,
湮涧开基,结构三重,规模井井。四辈没不叹服。由是远近
闻风,凡有难就之功,皆推师为领袖。绪绅士夫,道释两门,
饭依趋褐者无虚日。初以药剂活人,后应接不暇,和土为丸,
以治百病,未有不愈者。此神气之事,世所稀闻也。因以自
号焉。又巨石大木,众力不胜,则告于师。师焚香咒之,运
走如飞,信有神助也。其所建立修整,指不胜屈,详具碑文
中。厥后从游者众,山上不容,遂于马山后,更立常住,创
天成殿,以奉道母元君。上巳、重阳,士女祷祈游赏者数十
人。岁以为常,至今犹然。
师淡泊自奉,布衣芒履,嫌帛不挂于体,严持戒律,坐
起端庄,谈笑不苟,故虽贵长者,莫不敬礼焉。师子某尝至
山,及其归也,弟子私以常住金赠之,师闻而怒曰:“吾儿
数百里来,子无以玉成之,反乃送于地狱乎!’’立使乘马追
还其金而后已。其持法励众类如此。又性好经典,所刻皇经
及三元功课等板策,皆亲手校定,端楷详密,绝胜他家。闻
颜神任氏家,有抄录藏书千余卷,不惮烦费,购之至山。其
笃嗜可知矣。
其内修之术,有曰天有太极,为天地之根,万道之宗。
一岁太极,在九月千月.每月太极,在二十六日至三十日。
每日太极,在戌亥二时。人在吨睡杳冥之中,百脉来朝。子
时阳动,圆陀陀,光灼灼,一点灵光,气对尾闻,吸溉撮闭,
回风混合,顷刻丹成矣。又日神者性也.灵也,光也,千变
万化,不坏真空,收来放去,无影无踪。气者命也,母也,
云也,风也。中黄玄关坤炉炼丹之所。潜溪一线,通天彻地,
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入于元海,寿同日月。精者宝也,丹
也,寿也,火也。先天一气藏水晶宫,子时阳动,瑞气祥光
普照,万圣朝真,三才入炉,炼成至宝。身轻体健,百病不
生。太抵欲死则丹活,心死则神活,话死则命活,此修炼真
诀也。尝作渴曰:“血气精神四种金,牢藏谨守内中寻。一
心了当别无二,不费工夫道自深。”
康熙十九年,师在新河,每谓弟子曰:“明年三月三日,
吾将与二三子别矣。”至期果端坐而化,祥烟满室。住世百
十年归,遗蜕于马涧之南,遵治命也。
太史蓝公为之赞曰:“苦修正果,灵觉前知。泥丸愈病,
不创元基。”邑侯黄公于师未化时,赐号紫气真人。门徒百
余,散处青、充、幽、冀间,各立门墙。今嗣法者,盖以千
计矣。
雍正十一年 李寅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