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之心吧 关注:7贴子:994
  • 22回复贴,共1

要“警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越来越融入这世界是一种错误,保持一种隔离是“警醒”。


IP属地:河北1楼2017-11-30 09:16回复
    这世界的人有一种“物质化”的走向,完全融入后就会玄同他们,进而导致自己侧重“物质化”。所以,必要的警醒是必须的。


    IP属地:河北2楼2017-11-30 09:18
    回复
      2025-08-12 14:0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道者中,我不讨人喜欢。因为我没有表象的“慈悲”“仁义”,我若“至公”,必然是被人看不到的地方,必然是“无功”的。
      我仿若迷者中的迷者,看起来普普通通,什么也不懂,没有表面的慈善,似若什么也不知道,不喜结缘。虽行善,却让人看不到善在那里。所以我是最差劲的,没有比我还差的了。


      IP属地:河北3楼2017-11-30 09:22
      回复
        善行,有三。一为慈和慈善之音容言行。二为慈和慈善之内心。三为循道之轨迹的玄德。
        善行无辙迹。感应身边人命运轨迹,提前预判,提前进行干扰和提醒对方,避免各种隐患变成灾难,这才是真实的“无辙迹”“无功”之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30 09:41
        收起回复
          以无用有,这些事情我思维不做主,心之神做主。因为心之神是“无”,所以“太上不知有之”,我仿佛是懵懂的走,什么也不知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30 10:01
          收起回复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里说的是道者做事,做于易,做于细。意思是因为感知预知道之轨迹,所以一句话,一个简单言行就能影响他人轨迹,进而引导人平和、悟道或提升境界。
            易,容易的事。细,细节小事。在命运轨迹中,因细节决定成败。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是固定的,是有轨迹的。大道是永恒的,以道莅临天下,便能从道中感知道有轨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大的是什么?是命运。大道无处不在,命运必然是道的一部分。


            IP属地:河北6楼2017-11-30 10:36
            回复
              贤者用思维,圣人用念头,神者无念头无思维,至人无己不可思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1-30 11:24
              回复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不是一般理解上的善良,而是符合大道玄德的善。善行,即符合大道的行动,善言即符合大道的说话,善数即不用思维念头的直接用心,善闭即时机不到不乱开口发言做事等。
                尤其这句“善数不用筹策”,既然不用“筹策”,代表了不用思维念头,直接用心。神者无功境界,就是没有思维念头的,这是符合这句话的。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比如我这一生,最初的“不知真相”,后来知道了真相,可机缘没到,所以不能表明事情的本来脉络。直至一天,我伤了冰莹姐,她的愧疚让我感觉到了诚意,我立刻道出一切事情脉络原因。这也是“结了绳约”,等待时机到来方才说清楚,否则绝对不会开口。


                IP属地:河北8楼2017-11-30 14:19
                回复
                  2025-08-12 13:5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次放纵此身体本能,是七岁的时候,姨夫来我家带来了一篮子青苹果,放开本能乱吃一气,结果满嘴长泡,是白色的泡。
                  这导致大约三个月没有去上学。
                  再次上学的时候,学校的水泥书桌变成了凳子马扎,且是自己带到学校上课。
                  此事记忆犹新,是心放纵本能,观看它所致。
                  后来,放开对它的控制,发生过多次。
                  在门口某灵堂前猥亵女子,亦是放开它所致。
                  说谎偷窃,亦如此。
                  很多时候,我就是放开本能,让它自由运作,去观看它的特性。


                  IP属地:河北9楼2018-01-10 22:27
                  回复
                    我说的我都不信,可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被坑成这样。
                    退出后,我才明白吧。


                    IP属地:河北10楼2018-01-10 23:48
                    回复
                      道者若陷入因缘纠葛中,若造业而被业力纠缠扰乱,就会道者各种不该的事情发生。
                      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错过心中人,莫过于丢失了心中人。
                      丢失了心中人的人,纵然开心也带着淡淡的伤感,那么她不知道不明白,伤感依然在。
                      --------------------------
                      道生阴阳,每一对夫妇从道而出。
                      却在因缘纠葛中,错过、遗失、错开、延误等等。
                      此中痛苦,是最大的痛苦。
                      ------------------------
                      天生的一对,是天地匹配的完美配偶。
                      大道赋予给了您,您不好好守护心中人,是如何的不道啊!?
                      守护心中人,守护心中人的缘法,恪守您的全缘之道,是远离痛苦的重要措施。
                      ---------------------
                      把配偶的分分合合,当成玩笑,是我最不能理解的。
                      此中痛苦,难道可以把玩吗?真心真意难道可以离弃吗?
                      连心中人都错失的人,还有什么能让他感动的?他还有那一点符合道德?
                      -----------------
                      家,国,天下。
                      家是存在的根本,是根基。配偶是恒久的,是需要守护的。
                      守护您的心中人,恪守全缘之道,拒绝一切外来的因缘纠葛,是道者本该做的事,是天地大顺的根本。


                      IP属地:河北11楼2018-01-11 15:45
                      回复
                        Emilia唱的《Big Big World》
                        我不懂英语,我甚至没有先看到歌词,只听那气息,就感觉到是心中人背离的心灵气息。
                        我一下子落泪了。
                        我知道我没资格谴责别人,但可以引以为戒,远离这样的人。
                        凡是背离心中人的,都是不可结识、不可接近的,我远离这一类人。


                        IP属地:河北12楼2018-01-11 15:52
                        回复(2)
                          看了很多小说,从来没有见过能在小说中体现道之逍遥、玄德、玄同的小说。
                          好多小说叙述的是“人性”,然而其实不是,根本就是人堕落的“兽性”。
                          被奉行为武侠经典的金庸小说,把“兽性”发挥成了精神病、妄想症患者,这个看似精巧的设计,全部是妄想症演绎。且这些妄想症患者,还能筛选出英雄妄想症、仁义妄想症、恩德妄想症、爱国妄想症、侠义妄想症等等。
                          被奉行为爱情经典的,也是执美妄想症、包容妄想症、真爱妄想症。
                          那些网络小说,更是把妄想症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争斗妄想症、自以为是妄想症、黑暗妄想症、阴暗妄想症、自大妄想症、正义妄想症、大善妄想症、自由妄想症。
                          一切妄想症,皆不是人心,全部是兽性化的细分。
                          这一切小说,到底是引导人回归本性,还是追逐兽性呢?
                          精巧的小说布局,也不过是野生动物森林的生死爱恨,有那一点是真人之性?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任何看似正能量的背面,全部是负能量。凡是拥有所谓正能量的,必然作出负能量的事情。
                          大道至公,阴阳相冲。凡是执于一方的,必然去害另一端。
                          道心,非善非恶,非阴非阳,本就是一个无字,本就是玄德。
                          玄德不为害,凡是欲表现所谓正义的,必为害于恶人。其恶人,还是“正义者”自以为是,其自行定义的。
                          谁有权利决定他人之生死善恶?谁有权利判决别人?连大道都是玄德,都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掌而不宰,何人敢自认其是大道?若有人敢自认是大道,他敢审判大道了,是妄想癫狂的极致了。
                          ------------------------------
                          文以载道,小说载的是什么道?


                          IP属地:河北13楼2018-01-13 14:50
                          收起回复
                            论满足
                            存在的本身,就是要帮助并满足每个存在的心灵。
                            这种满足,不以物质层面相性而论,是感应心灵,知道其心所需,而不是其身欲求。
                            满足心灵的核心,是缘法。
                            做任何事,不能违背缘法,以此避免造业牵缘等。
                            我认为,每个存在的心灵需求,是明悟、通透物质层面、寻回本质之无、自由、安然、逍遥。
                            心灵的自由,心灵的通透,心灵的逍遥,心灵的安然,是一切心灵的本愿。
                            ------------------------
                            在这荒诞而孤寂的世界,我满足附身躯壳的本能、满足父母亲人的吃喝,仅此而已。
                            然而,即便是仅此,我也做不到,因为控制引导我的,不让我实现此愿,反而在某种条件下,用他们理解的生活概念,死死的束缚我。
                            而我心灵也想“满足”,这种满足就是宅,躲避规避不去看演员世界,安然无忧的待在我的牢狱里,直到刑满释放。这样的满足,却无法实现。


                            IP属地:河北14楼2018-01-13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