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工业工程吧 关注:33,887贴子:247,37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工业工程吧
>0< 加载中...

本人"IE之路"....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西和十里人
  • 仗剑天涯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章儿时生活中的IE改善
又是一个美丽的傍晚,夕阳躲进了大厦的后头,平日里的碧海蓝天变成了粉蓝色…..现如今已是青岛XX集团副总的姚灿正在翻阅文件,此时此景能否让他回忆起儿时往事呢?
二十多年前的姚灿还是一个生长在甘肃省西和县农村毛头小子,因为他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常被邻家的小伙伴们戏称为“豆芽菜”。豆芽菜是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二年级的一名中学生,家住在叫姚堡村半山腰,豆芽菜家对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叫大湾梁,每到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就会倾洒在豆芽菜家的屋前屋后,而大湾梁上的余晖更是美不胜收。由于大湾梁陡峭难行,考虑到安全因素,一般小孩子家长是不容许上山玩耍的。浓浓的好奇心早已左右豆芽菜的思想,“管他三七二一上去再说!”豆芽菜在自言自语。虽然上山的小路有些崎岖,可还是难倒不了这个小汉子。终于到了山顶,豆芽菜找了块漂亮的大石头爬了上去,静静地欣赏起自己的家乡,“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的诗词不正是在描述此番美景吗?”豆芽菜感叹道!
西和大湾梁因地表下蕴藏着大量的“黄金矿”而出名,引来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因矿石分布属于岩层一种呈带状,故当地人称之为矿带。当地老百姓的部分土地就自热分布矿带之上。1990—2000年那段日子,西和兴起的“挖金热”可烧坏了当地人的头脑!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姚堡村也不例外,全村100多户人,几乎家家的主力劳动者都参与到这样一场风风火火的“挖金热”中。矿带穿过谁家的梯田地,谁家就在相应位置挖掘。由于黄金的冶炼技术较为简单,加之政府当时对爆破品、青化钠等化合物品管理不够严格规范,村民们建立起来了一个个黄金冶炼“小作坊”。
时至小学的姚灿常常因调皮捣蛋和鬼点子多常常家长和老师责骂,但也有不少时候出自这个毛头小子的“鬼点子”也被采纳,与此同时他的这些“鬼主意”也被家长戏称为“懒人懒注意”。“懒人懒注意”言外之意不就是干活懒得出力的人想出来的减少自己干活量的注意。

图1-1 改善前简图
“爸!这是你画的‘泡金池’简图吗?”,姚灿指着桌子上爸爸刚画的黄金冶炼草图(见图1-1)问道。原来姚灿家的地里也有矿带穿过,姚灿爸爸自然就而然就想加入挖金行业了。“是啊!看着图是不是能感觉得到你爸爸我上学的时候没白混吧?是不是很漂亮啊?”老爸自豪地说道。“唉!我看你这个图跟其他家的也没有多大区别,我前几天去舅舅家呢,看了看他家那个设计跟你的有一些不同之处的”。“啊?你舅舅家也弄了?我还不知道呢!区别在那儿呢?”。“人家那个溶解池在底下,矿石之间可以通过三轮车翻斗倒进溶解池,你这倒好,还得人拿着铁锨一锨锨往进铲,费劲死了!”。“恩?你小子想法不错啊!看来我也得改改(见图1-2)!”

图1-2 改善后简图
“哈!真是懒人有懒办法啊!不过建议挺好的。”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应声赞道。
七月是西和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月份同样也是这座小城最为繁忙的月份,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地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混混的,一动身就冒汗,但这又是一个忙碌而喜悦的光影,成熟的麦穗怕遭突入奇来的冰雹袭击而变成空壳因此各家的麦地理都闪着明晃晃的镰刀,农民拿着镰刀在麦田里开路,就像走进一片树林。
清晨天刚蒙蒙亮,姚灿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茶香味,“不用想!这肯定是老爸在和那些麦客们喝茶。”姚灿自言自语道。灌灌茶是西和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当地人民都有晨起喝灌灌茶的习惯,主要用具就是灌子,喝灌灌茶的时候,灌灌里加入茶再倒上水在炉子上烧开,同时在炉边烤上馍馍等茶点,其中最香的属于西和灌灌油茶了,所谓“油茶一灌灌,喝下精神爽”;麦客,在中国北方,由于麦子成熟时间的差异,一些以收麦子为职业的人,换取收入,这些人大多体力较好,割麦技术过硬、勤奋肯干。
“掌柜子,你家老婆正能干啊!这么早就已将牲畜、家禽喂好,上地了”,一个高个子麦客在和姚灿爸爸聊到。
“过奖了!过奖了!我的娃娃他外婆才算个‘赞劲(西和方言能干的意思)’呢,人家主要是干活套路太好了”,姚灿爸爸回应说。
“哦?”又一麦客好奇地询问道。
姚灿爸爸举例:“举个例子,假如家里来了人要做四个菜加一个汤来招待,分别是清蒸鱼15分钟,海蛎豆腐5分钟,炒花菜10分钟,西红柿炒蛋3分钟,炖排骨汤40分钟,蒸米饭30分钟;一般人的做法是先蒸上米饭同时炖上排骨→载去蒸鱼→海蛎豆腐→炒花→西红柿炒蛋这么个顺序,估计总共下来的花费73分钟;这老婆儿做法可不一样,她的顺序是蒸上米饭同时炖上排骨,然后立马蒸上鱼,再去做海蛎豆腐→炒花→西红柿炒蛋,总共下来花费的时间也就才43分钟左右,而且人家什么东西在那儿放从不乱拿乱放。”
分工是效率提升的基础。西方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著作《国父论》中也列举了不少强有力的例子,比如指针厂工人分工前后作业效率变化情况、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及其他产业生产率高的原因都足以说明分工是效率提升的基础,一切生产劳动因为有了分工才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劳动者才能够“专注”,“专注”去研究生产率提升方方面面、改善劳动工具,甚至对行业的改善和发展做经验记录甚至发现相关原理、定理;后人再在千人总结积累的基础上学习创新,想必这也就是各个学科诞生的缘由吧!
对比通信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农业投入产出提升,差异显而易见,由于农民从事的农业劳作本身专业化水平不高、分工不明确,你比如说在中国的陕北地区至今还流传一句话:“八百里秦川麦浪翻,三千儿女来割麦”,从中自然流露出割麦劳力数量之大,试想一下“割麦子”的劳动生产力水平肯定也不会多高。“八百里秦川养了一群懒汉”。这也侧面流露出了陕北人民因过度依赖农业带来的创新意识不足。当然这跟农民务农过程中专业化水平就很低,也是有相当关系的,农民往往把大把大把时间花费在了不同劳作切换上了。就像姚灿家里一样,光主要农作物(土豆、玉米、小麦、荞、菜籽)就有5种多,还别说其他的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甚至家里还常年养殖牲畜、禽类,五种作物种植、看护、收获都分布在不同的季节时间与此同时采用的作业工具也不尽相同,这自然就使得姚灿父母没有更多的时候和精力去研究改善作业工具来提升效率,即使市面上有提效工具,也因采购成本过高,工具使用时间过少等不被引进。
农业因劳动生产工具落后,迟迟不能够得到创新发展,更别像现在的手机、家电、汽车等产品一样实现“迭代更新”。以锄头、铁锨、耙子等作业工具为例,它们诞生于几千年前,可是未能够在功能,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方面得到发展。勤劳的华夏民族依然沿用着老祖宗留下“家当”维持生计。可能有人会质疑:现代农业不是已经实现翻地机械化,播种,农药除害机械自动化了吗?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农业似乎在很多方面欠缺太多。以通信技术为例,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是从19实际30年度开始,伴随着一个个物理现象被人类揭晓,通信技术也实现了一次次颠覆性的发展。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紧跟其后1837年莫尔斯就发明了电报机,颠覆了人类信息传递方式,实现了明白无误的远程交流;1873年马克思韦尔的电→1876年随着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在不同地点生活的人要直接联系,既不用寄信的方式,也不必亲自赶到对方所在的地方,他们只要通过电话这一工具即可办到。1894年,正值赫兹去世那年,年满20岁的马可尼在电气杂志上阅读到了赫兹和洛奇的实验报告,这个对物理学知识接近痴迷的小伙子又一次摆弄起了他手中的线圈、电铃,想通过制作出足够灵敏的检波器,在“更远的地方”测出电磁波。这个“更远”竟然将英国发出的电报传输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此举开辟了电信的新纪元。后来电子管的发展、奈奎斯特准则和取样定理等实现了模拟通信时代同时理论上为数字通信准备了条件。再后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成熟使得数字通信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今,航天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空间通信已被人们熟悉,除此之外光纤等通信媒介已家喻户晓。
。。。。


  • 西和十里人
  • 仗剑天涯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7-31 14:2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束徵
  •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国富论


  • 西和十里人
  • 仗剑天涯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几年前写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工业工程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