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论坛吧 关注:3,141贴子:1,957
  • 1回复贴,共1

看懂经济首先要清楚工业的流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放后,国家一穷二白,党中央大力建设公路、铁路、机场、学校、医院、住房等为人民群众直接服务的基础设施。没有钢铁、水泥,就建钢厂、水泥厂;没电,就建电厂;没有煤就建煤矿;没有机器设备,就建设备厂;建工厂本身也需要钢材、水泥、电力、机器设备。
不忘初心!现在工厂都建好了,可是大家却忘了当初建设工厂的目是什么?目的就是建设公路、铁路、机场、学校、医院等为人民群众直接服务的基础设施!工厂也是基础设施,但它不是终端性基础设施,它是生产性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工厂是产能(生产能力),公路、铁路、机场、学校、医院、住房等是生产结果。流程如下图(重要),

简单的说,钢材、水泥是过程,它们的下游终端主要是钢筋混凝土产品(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住房)。当然,煤炭、有色、运输、重工、石化、贸易也是钢铁、水泥、工程设备的上游,各级工作人员的住宿、饮食、衣物、医疗、教育自然以工资、差旅费计入了成本;电脑、空调、打印机、办公用品、广告费、招待费等也是各级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终端物质财富铁公基的建设成本就包含了上游产品的全部成本。
企业的目的是利润,要钱不要物,希望产品销售的越多越好,零库存最好;国家的目的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要物不要钱,把货币转化为物质财富,积累越多越好。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人既是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铁公基等终端性的基础设施就是最大的物质财富;现在,不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来看国家经济,哪能水到渠成?
迷茫于蜿蜒的河流,却忘了大海就是河流的尽头。
钢铁、水泥等工业只是经济活动的过程,衣食住行医才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
衣、食、医积累性不强,有保质期;住房,现在都需要政府帮助消化了,咱先不说。
行,包含公路、铁路、机场、汽车、火车、飞机。除了汽车是民用外,其他不就是铁公基了嘛。
既然住房建设趋停,铁公基就是目前整个经济的最大下游终端产品。下游铁公基缩小建设,中游产品自然过剩了。铁公基积累性强,是公共财富,建成后可使用几十年或更长。建设铁公基既多出物质财富,劳动者也有了收入,自然会买房买车,去了住房库存,当然化解了产能过剩。
而目前不是老百姓不消费,是没有钱!政府不能发钱给老百姓,这样不产生物质财富。建设铁公基把钢材、水泥等建材加工成最终财富,国家也把货币以劳动性收入转移给老百姓。
基础设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晶、成果、积累。绝不是刺激,它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经济结构转型的,而我国人均高速公路拥有量大约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大多数工业经济的结果,也是目的。即使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最终也是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飞机、动车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凯恩斯认为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带动消费,是刺激;而我发现建设铁公基类公共工程是必由之路,现阶段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凯恩斯后的又一重大经济学发现。
学习凯恩斯,过分看重于因为是“刺激”所以不进行配套于生产能力的铁公基建设。
工业就是生产,而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消费!投资铁公基是政府代表全民出资(全民消费使用),同时增加了固定式的物质财富(铁公基),产能也有了下游。
强调,铁公基等终端性基础设施是包含上游产业的全部,同时它是属于国家的,也是全民的公共财富,财政投入是用货币这种媒介换来上百年都存在的固定财富。
现在是铁公基的建设量严重不够,与国家现有生产能力远不配套。就像一头小奶牛每天能产奶5公斤,现在已长成大奶牛,每天能产奶10公斤,但主人只允许每天给奶牛挤奶5公斤,而牛奶自己不能流出来(国家不审批),您说奶牛能不生病吗?
如果现在不尽快释放产能,3、4年后,部分产能就会消亡了,以后重启费用大、行动慢、成本高周期长,白白浪费资源、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劳动力。
从意识形态讲,个体的人拥有财富;从地球外看,人只是地球上的精灵,每个人都终将“零落成泥碾作尘”,人怎么可能拥有地球上的财富呢?人只是为地球所拥有。就像我们看蚂蚁,你认为哪个蚂蚁拥有财富呢?
宏观经济学应该宏观一点,就像我们看蚂蚁!
孔祥凯
2017年12月6日


1楼2017-12-09 11:56回复
    是现有经济学思路已经陈旧


    2楼2019-12-04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