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地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7/144657998.shtm
书评:
转自豆瓣读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619215/
没有想过会买这本书,看前几章甚至还心怀排斥。如作者序言所述,这是一本认知心理学摘要: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组块、专家和新手的差异、十年或10000小时规则。。。都是当初心理学原理中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最终作者说服了我,而且30年来第一次,我开始动摇、开始后悔,也许当初因为自己的浅薄,真的浪费了才能,荒废了时间。
作为一个当前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我向来是一个教育体系的批判者。讨厌死记硬背、讨厌题海战术、讨厌练习。。。自以为理解和思考才是学习的意义,从小到大,最常出现的错误是粗心,总觉得会了就行,所以考试也好,竞赛也罢,采取写出解题步骤却不进行最终计算的策略(按照评分标准这样一般只扣2分)。
如今回头细想自己的学习历程和结果,一边庆幸自己的“幸运”:幸而记忆力还不错,未经努力积累了些事实性知识,使得求学过程中考试结果都还不错,继而得到老师的喜爱,求得一点比较宽容、未经打压的发展空间;一边哀叹自己的“浅薄”:如果十年前、二十年前就懂得练习和努力的意义,今天的自己会是怎样。。。(坐在麦当劳里思考这个问题时,一身冷汗和鸡皮疙瘩)
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九条(其实是八条)认知心理学原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没有充分的练习,不可能掌握任何脑力活。
作者的逻辑简洁、清晰,有力、彻底的说服了我:
大脑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思考是发生在工作记忆当中的,环境信息和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之间的互动。思考的瓶颈在于工作记忆的空间。
解决之道在于通过记忆获得事实性知识,通过练习自动化过程性知识,以此增加工作记忆的空间。
除此之外,好奇心、认知风格&多元智能、努力vs聪明、及时反馈的论述也有一些提示和启发。
看完本书,我有了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等待自己去思考和回答。同时,开始勾勒十年后的自己,一株大大的、高高的 “梦想树”有了一颗小小的、坚实的种籽:从今天起,在那一、两个领域,积累和练习,努力和坚持,希望十年后,不再感叹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