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5,071贴子:2,176,965

强迫症康复的几大关健要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不要把强迫症当成“病”
强迫症不是器品质性疾病,目前心理学所采用的是医学的疾病诊断模式,喜欢把心理问题命名为这个病,那个症的,这样会使很多“神经症”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是强迫症,或是社交恐怖症,觉得自己是个病人,有病那要治疗啊,不然会更加严重的,且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标,没有做好的事情,最终给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因自己有强迫症,不然我肯定会做得很好的,在我的咨客当中经常有人说,要不是我有强迫症,我早就考上清华大学了,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底还是把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最终归因到自己有这个毛病上了,他们就不会想想,难道那些没有考上清华大学的都有强迫症吗?
二,与普通人一样去做你该做的事
在我的咨客当中,有很多朋友问这样问,钟老师啊,我什么时候病才好啊?好了我就好好去找工作了,好了我就去谈恋爱了,好了我就开始考研了等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还是觉得自己有病,一定要让自己好起来,一要让自己完全康复了才去找工作,才去谈恋爱,才去考研等等,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你要等到你完全康复了才去做这些事,那么你是永远等不到这一天的,只有你从现在开始带着症状去找工作,带着症状去谈恋爱,带着症状去考研等等做你当下该做的事,做你当下想做的事,一定会有朋友这样问,这样做很痛苦啊,这样做很难受啊,是的,不错的,目前带着症状去做会痛苦的,会难受的,目前痛苦也好,难受也罢是正常的,是理所当然的,要是现在做不痛苦了, 不难受了,那不是与普通人一样了吗?那你们为什么要来参加咨询呢?只有你现在带着这种痛苦,带着这种难受去做你该做的事,那么只要你持续一段时间,你就会感觉到原来的那些强迫观念也好,强迫行为也罢,会在这个做事的过程中慢慢谈化,那么你的焦虑情绪也会慢慢减轻的,一定是这样的!
三,处理好一些现实中的冲突
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我已经谈到,强迫症的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过去曾经受过心理创伤也好,受到什么刺激也好,这么多年已经记忆模糊了,在意识层面已经很难再现出来了,唯有当下的一些冲突,,当下的一些难以处理的事,使我们强迫症状久久不能淡化,甚至会加重,当把当下的冲突处理好了,你的焦虑情绪会缓解的,焦虑情绪缓解了你的强迫症症状也会随之而减轻的,哪些是现实中的冲突呢?如工作上的困扰,婚恋情感上的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等,把这些现实中的一些冲突给处理好了,强迫症状也会减轻的
四,带着不完美的心态
有一句话叫做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我们强迫症的朋友总是过度的追求完美,比如摆放物品时,总是一定要摆放成横平竖直,不能有一点偏差,看见餐桌上一定要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点灰尘等等,在他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类似这样过份的追求完美,可想而已,每件事都这样去做,他自己也觉得非常累的,结果因过份的追求完美了,反而导致不完美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二个木匠,一个姓张,一个姓李,老板让他们一天的时间把他们所负责的木材的长度都量下,他们的任务是经过老板的分配是一样多的,张木匠用普通的木匠尺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把他所分的木材都测量好了,准备向老板交差,去之前他想看看李木匠是不是也测量好了,去一看,见到李木匠非常焦虑的样子在用很精细的测量工具正在测量,张木匠问他弄得怎么样了,他回答,到现在我一根还没有测量好,总是感觉不是太精确,发现他前后用了好几个尺子在测量,这时张木匠就对他说,有普通的尺子就可以了,不用那么精确的,我们学过物理学都知道的,再精确的测量工具,误差总是存在的,朋友们,你愿意当那个张木匠吗?他那种过份追求测量的精确,看起来是想把木材测量得更加精确(完美),结果别人早就测量好了,而他一根都没有测完(不完美)
在我们生活中,适当的一些完美,也很有必要的,很多知名公司正是对自己的产品想精益求精,好还要更好,正是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让他们的产品具有竟争力,更好的服务顾客,但这种完美也是无限接近的,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完美的,另外这种完美心态看用在什么地方了,有的地方不需要那么完美的,而强迫症的朋友喜欢处处都要追求完美,结果当然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2-23 10:42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2-23 14:39
    回复


      3楼2017-12-23 14:51
      回复
        社交恐惧症康复的几大关键要素
        2009年笑脑(钟老师)发表了一篇名叫《强迫症康复的几大关键要素》,在网上很多网友反馈不错, 觉得说得很好,有很多网友和咨询机构转载此文章,甚至还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不管怎么样,最终这样的文章能让广大强迫症朋友能得到一些启迪也是笑脑最大的心愿。应不少社交恐怖症的朋友让我能不能写一篇关于社交恐怖症康复的几大要素,于是还是满足一些网友来谈谈关于社恐的康复。
        一,把“面子”放一放。
        对于社恐的朋友,不管是余光恐怖、对视恐怖,还是脸红恐怖等,当事人对自己的面子是很看重的,有一句“死要脸,活焦虑”是我在咨询过程中常形容那些社恐的朋友。现在以脸红恐怖为例来说一下,脸红恐怖也叫赤面恐怖,就是当事人害怕自己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担心自己的脸红,一旦觉得自己脸红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热甚至发烫时,对方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然后开始觉得周围人都有看他,都在议论他,让他感觉到压力非常大,自己又不能去解决,最后就准备逃避与他人进行交往,而自己同时又想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产生冲突心理。
        其实在我们正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是见到陌生人有点紧张或者脸红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在与自己不熟悉或比较重要的人交往时,都会出现一种紧张或激动感,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的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即表现为脸红。这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反应,随时间推移会习以为常。但由于社恐的朋友缺乏自信,因而特别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致对脸红特别在意。害怕别人会因此议论你,想自己不脸红,但又无法消除,见人脸红便成了你的心病。与人交往前你便担心自己会脸红,交往时更是认真体验自己有无脸红,时间一长,就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形成了兴奋点,然后建立条件反射,只要你一进入与人交往的环境,就会出现脸上发热感和内心的焦虑不安,加上别人对此的议论或讥笑,更使你紧张不安,惧怕见人,从而形成赤面恐怖症。
        这时的你该怎么办呢?
        笑脑建议你这时承认你的脸确实红了,而是也是事实,不要逃避,要学会去面对,因我们在事实面前只能承认它,这才是最基础的一步,然后不用去管你的脸有没有红,注意力等于事实,你越关注你的脸红,你会发现你的脸就会越红,这就是你关注和强化的结果,这时不用去管你的脸红,让它红去,你做你当下该做的事,继续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时你会慢慢发现你的脸越来就越不那么红了,是在慢慢地消退,你会感觉到你的脸也不那么发热了,你也不知不觉得就得不那么紧张和焦虑了。而这一切只要你做到不要太在呼你的面子就可以了,脸红就让它红去,无所谓的,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其实人都是自私的,都是关注自己的,没有哪个整天没事老是去看看你脸有没有红的,只是你自己关注自己而已。
        当你放下自己的面子,你会发现你会轻松很多,有一句话叫“人之贱则无敌”,建议社恐的朋友可以学“贱”一点,把自己的尊严、面子和高贵等先放在一边,记得原来看过丁远峙《方与圆》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深圳面子是不值钱的,什么叫面子,就是撕下面子,扔在地上,跺上几脚,然后再吐几口唾液在上面,这就是面子,一开始在深圳要从灰孙子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成为爷爷的。
        因此对于社恐的朋友非常要面子的, 面子不是你想要就来的,你想想这么多年来社恐给你面子了吗?是不是因为社恐症状在众人面前丢尽了面子呢?其实这也是自己认为的, 众人并不是这样。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先让自己丢面子,然后才能慢慢地在众人面前得到面子。
        二,多接交几个性格非常外向的朋友。
        因笑脑过去也有十来年社恐体验,对于这点我是非常知道他的必要性,在网上看到很多朋友想结交些社恐的朋友,这个从另一方面也不见得就是件完全好事,会有负作用的,因两个社恐的朋友在一起有时症状会相互加强,这也符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这个道理,要是与一个非常外向非常活泼的人在一起时,对方的言行会同化你的,这样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成长,原来不敢去做的行为,看到对方很轻松地做了,也会增加你做这个的勇气和胆量。当你与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时间长了,且有好几个这样的朋友你会发现你改变是很快的,且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不像参加一此短期的训练班,虽然也会有效果,但是要比那个更加的接近生活,更加的自然。
        三,主动多实践。
        对于社恐的朋友,可以利用自己的业务时间,自己亲自组织一此活动,如约几个朋友一起去K歌,一起去打球,一起去爬山等,尽量多的与人接触,且让自己来主持来带领这样的活动,就像在学生时代,为什么很多学生要争取当学生员主席或者学生会干部一样,为的就是想锻炼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当事人很我方面都会得到成长,因社交恐怖症是与人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回避人群,一定是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成长和解决。
        四,摸准根源,修复创伤。
        这点与强迫症的是一样的,社交恐怖症朋友回忆过去,从精神分析来说,可以追溯到青春期、童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在过去期间发生了一件对当事人刺激大的心理创伤时,这时要通过治疗师来作过去的创伤修复。任何一个发病的人,在经过对病史的调查分析后都会发现其真正的发病背景:家族、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在社交恐怖症中,表现为恐男、恐女,还有“色目”恐怖的患者基本上均源于青春期的性压抑。对于有明显创伤性的社交恐怖症朋友时,我们把对方的创伤或者根源找到了,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时再导入森田思想对方就很容易做到了,不然很多朋友会说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的。
        五,敢于突破,持之以恒。
        社交恐怖症对于两年以上的朋友要想康复并不是几天,几个星期就能解决的,因此当事人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很多朋友道理也明白了,甚至也领悟了社恐的本质,感觉到自己确实没有过去那样的焦虑和难受了,但是感觉到自己就这样原地踏步的感觉,但是到了自己很害怕的场景时还会条件反射性的紧张焦虑,这时其实少了一个训练的环节,在我们系统治疗时会有专门这样的一个治疗阶段,就是为当事人加强巩固对前面理论和领悟而设置的。这是当事人的勇气和胆量很重要,要敢于去突破,且还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一环境最好是由别人帮你完成,因自己很难完成,这也是社恐朋友自救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所在。
        最后对于社交恐怖症,不管你是二年,是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你只要不放弃,相信是一定可以康复的,相信自己也会与你身边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交往。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2-23 15:18
        收起回复
          社交恐惧症系统康复文章 社交,是现代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会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惶恐不安,并出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说话结巴和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一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
            (1)一般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
          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怖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
            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心理 疾病呢?以下五条措施非常有效不妨一试”:
            1、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2、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3、与别人在一起时,不论是正式与非正式的聚会,开始时不妨手里握住一样东西,比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他小东西。握着这些东西,对于害羞的人来说,会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种安全感。
            4、学会毫无畏惧地看着别人,并且是专心的。当然,对于一位害羞的人,开始这样做比较困难,但你非学不可。试想,你若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老盯着一件家具或远处的墙角,不是显得很幼稚吗?难道你和对方不是处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吗?为什么不拿出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
            5、有时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你的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缘故。假若你能经常读些课外收籍、报刊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你就会发现,在社交场合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你的意见。这将会有力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2-25 11:17
          回复
            不要让抱怨包围你!
            日常生活中,几乎随时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抱怨
            为什么老天对我如此不公,为什么就我得病?
            为什么别人挣的钱比我的多,还付出的少?
            为什么我想得到的却偏偏没有?
            为什么除了靠自己,国家社会就不能多照顾我一些?………
            唯独没有自己抱怨自己的: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多的抱怨呢?
            一头老驴掉进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去。主人也懒得去救这头没多大用处的老驴,就任其自生自灭了。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念头。它掉进陷阱后,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这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应该成天抱怨——自己倒霉掉进了陷阱,主人也不要它,就算死也不让它死舒服点儿,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从头上扔下来。可是有一天,老驴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更确切点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从垃圾中找到能维持自己生命的残菜剩饭,把“无用”的垃圾踩在自己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
            抱怨能够解决问题吗?抱怨能够帮助你改变现状吗?抱怨能够使你的工作、学业、生意越来越好吗?什么都不可能。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自己暂时抛弃那些让自己烦心的事情,多想想自己怎么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不是比在那儿抱怨要强上百倍千倍。
            因此,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心态。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是要停止抱怨。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最睿智的人,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令人向往的世界。
            持续的抱怨会使人在思想上产生动摇,进而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有强烈的逃避心态,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被迫离开。
            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但是你要知道: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不要再找借口,快朝梦想迈进吧!
            仇恨者本身就是受害者,伤害者自己也是受伤的人,抱怨的人也是久经创伤的人。
            不要再打压自己、替自己找借口,假借抱怨批评指责刁难将责任和注意力转移到他人身上,而是去接受痛苦的不安感来袭,同时在这样的时刻支持自己。当你觉得不舒服、悲伤、压抑、不悦的时候,就开始告诉自己:“没关系,我就坦然接受自己的感觉,有这种感觉也没关系”。当你学会对自己的不安全感(不自在)有安全感(自在)时,你会觉得不安的状况变少了,持续的时间也变短了,最后消失了。
            优秀的人,绝不抱怨!当你的嘴巴停止表达负面思想,你的心灵就会转而制造其他更快乐的念头。如此以来你的心灵快乐加工厂就会启动,源源不断的提供你给快乐的资源!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12-26 09:14
            收起回复
              强烈建议社恐的朋友要坐第一排
              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在会议室、教室或各种聚会中,很多人都喜欢坐在后面的座位,而且后面的座位往往都先被坐满。事实上,大部分抢占后排座位的人,都是希望自己不要“太显眼”,他们怕受人注目,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信心。其实这样的情况社恐的朋友很多的,笑脑当年也是这样的,不但是坐在后排,而是遇到学校或者班级里有什么活动,那最好是不要来了,因来了觉得自己不知道站在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看到其他同学们有说有笑的,自己想参与进去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下次这样的活动再也不来了,每每有这样的暗暗决定时,一到搞活动了,全班都参加了,就你一人不去,大家是怎么看你的呢?自己又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不去吧,大家觉得我不爱集体,去吧,自己也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的。真是苦不堪言,那到底怎么办呢? ——Psy525.cn
              笑脑结合自己社交恐怖症的康复体会,在这里告诉你一条,要去的,一定要去的,不但要去,且还要坐在第一排,让大家都来看看自己长得什么样子,呵呵。你问你自己你在怕什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呢?你可能说这时我会脸红的,我会不敢对着那么多人讲话,我的眼睛不知道往哪放,我甚至会紧张得尿裤子,我。。。。。。
              还有其他的吗?你问问你自己出现最严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不是觉得自己没有面子了,在其他人面前丢脸了,是不是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是不是怕自己的紧张被别人发现了,是不是。。。。。。
              还有最严重的情况吗?说说看,你问问你自己,到底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不是别人觉得你不像人呢?(呵呵)
              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是什么呢?大声的说出来,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内心恐惧!
              这时做你最真实的自己,你当下最真实的自己就是紧张的,就是脸红的,就是讲话发抖的,就是说话声音沙哑的,这才是你目前最真实的自己,这时你说不应该这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是不错的,你过去没有患社恐的时候和你将来康复后可能不会出现像当下这种情况,但是过去的过去了,将来的还没有到来,你自己想想,现在当下的你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接纳!
              勇敢的去接纳,因这是事实,你目前就是这种状态,你想逃避,你想否认这种情况,你准备逃避,否认到什么时候呢?
              还是乖乖的接纳吧!这是改变的基础,同时也是蜕变的第一步!
              不然你去逃避,你去否认,这只能让你更加的痛苦的。
              那笑脑老师,我知道这就是接纳了,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坐在第一排!呵呵。
              刚才说了,也是这个文章中要讲的,就是每次开会、上课或者搞活动等让自己坐在第一排,充分的曝光自己,要主动的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坐在第一排的机会多了,你会发现你的社恐症状会慢慢发生变化,你会发现自己原来这样子也是没有什么的,相信自己!相信坐在第一排的力量。
              笑脑的社恐虽然康复有六七年时间了,但是现在我坐在第一排的这个行为我一直没有改变过,曾经在心理咨询师班上听课的时候,我通常每次都是能坐在第一排的,有的时候是自己来得早,坐在第一排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也有时自己来得晚,看见很多学员差不多都坐满了,向前一看,每次前面总是有很多空位的,这时我就去坐,放心没有人与你竞争的,呵呵。不过现在坐在第一排不是为了训练社恐了,而是原来做习惯了,不坐在第一排心里还有点难受,呵呵,开玩笑,现在坐在第一排是为了更好的去听课,这点可是地利优势哦,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下课了可以迅速问导师的问题,因有时问问题的人多了要排队的,很多人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导师的解答,为什么呢?因等我问完了,上课时间到了,或者导师说我还要去下洗手间等回来早就是上课的时间了,朋友们,我为什么每次都能得到导师的解答呢?
              这就是坐在第一排的好处!
              “永远要坐在第一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第一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第一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第一排”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朋友们,特别是社恐的朋友们,你们想坐在第一排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2-26 13:35
              收起回复
                关键有个小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26 13:46
                回复


                  9楼2018-01-04 22:37
                  回复
                    没事儿乐吧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1-09 13:56
                    回复
                      你真厉害 我自我调理了好多年 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1-16 04:09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4-12 16:38
                        回复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和欲望抗争,要么满足要么克制,而强迫症既满足不了也克制不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22 14:41
                          收起回复
                            看到这篇文章的就是有缘人,我是一名中度抑郁症患者,从小学开始我就喜欢欺负弱者,曾经跟一个很少说话的女生做同桌,我记得我天天想尽一切办法欺负她,掐她胳膊,看见她难受痛苦的表情才作罢,撕她的作业纸,等等。可我当时还不知羞耻,这就是无知啊!!!

                            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可能智力有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9-25 16:03
                            收起回复
                              请问烛光下的小女人老师,如何才能联系到您?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9-06-10 12: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