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回复贴,共1

《南京》邦信同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
#邦信不拆不逆
#第一人称视角
#有史向,有ooc
谨慎阅读,祝愉快
镇楼图来自lof:有燕归来.
请不要抱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17 01:04回复
    楔子。
    我前身是柄千古名剑,象征帝王之道,凭剑魂托世。然而我不是有七魄三魂的俗物,这才不受八苦之困,一杯孟婆汤也好,忘情水也好,下肚了我还是带着赤霄二字再返人间。
    我未出南山时不曾认主,出山之后便是刘邦开山劈河的三尺青锋。如果人死,剑气就散尽了。
    而我辗转至今,潦草苟且也不仅八九辈子了,往往是等到牙齿没剩几颗了都没碰上刘邦一面。这辈子我才二十出头,好像为了再次遇见了刘邦这小兔崽子花光了八辈子福气。
    那时陕西初春冷得厉害,我跟着摄影社团一行到西安取景,雷雨下得猝不及防,耽误了采风,我在一家咖啡馆里暂时歇脚。
    鸦云把天光遮得严严实实,紫色的闪电如藤鞭挥舞,一道紧接一道猛击长空,大雨不喘气似的下了一下午,城市里的一切被造物搅得混沌不堪。像是有预感一样,我的五官在那时都变得极其敏锐。雨幕里果真走出一个撑着绿伞的青年。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和他的风度仪容相比之下,我觉得他的绿伞更让我感兴趣一些。我如是想,然后眼疾手快地将镜头对准他摁下了快门。
    他离我不远了。
    天印地证,我真是刘邦的老得不能再老,铁也不能再铁的老铁了。
    他那一声“赤霄”叫出口,我再也忍不住了,热泪盈眶地喊:“***的!刘邦!”
    我去年考上了时常被比作教育界一斛珠的A大,后来我才知道A大黑马群当中数一数二的就是刘邦。
    刘邦这辈子滋润,先天有背景,后天有几辈子沉淀的处事技巧,这些年来如鱼得水,实在是很风光。
    同样穿的是风衣衬衫斯文打扮的管理系的男校友往校道上走,往往是刘邦倍受女孩们的青睐,活脱脱把“学习你不懂爱”这样的灰白桥段演成了荡气回肠的青春罗曼史。
    刘邦分明身为话题的宠儿,却不见得把话头往正经上推,他在风花雪月上更有一套。
    除了对付韩信,他上辈子、上上辈子、这辈子甚至下辈子的一套撩拨技能堪称炉火纯青秒速上垒,简直是在情场上所向披靡的尖兵利刃。
    这些唯独对付不了韩信。
    我思忖再三,他倒不等我发话,很是勤快地眨巴那双狐狸眼,颇实诚地告诉我:“是他,就是他。”
    “就那个?”其实不必问,我也能确认韩信就是那个韩信,他居然看上了韩信。
    “就那个。”他说这话的时候,情绪不见有什么浮动,全然没有相隔几百几千年重逢的喜悦,不熟络,也不生疏,他甚至不好奇,什么多余的都没问。
    他很平常地递过来一支烟。他这辈子出身纨绔,招待我这老朋友出手却不是什么名头响当当的名烟,只是一包价格浮于中游的南京烟。
    我又忍不住瞟了一眼桌上倒扣的浅蓝色烟盒,心里唏嘘,小年轻果然还是小年轻,会玩还是跨时代的会玩。
    “老朋友,一生只爱一个人?”我抱臂冷哼两声,没接他的烟,反而直了腿在桌下蹬他一脚,
    “你想让我帮你追韩信?”
    刘邦不恼,只是笑,解了围脖,再温吞地点了两杯热拿铁,女服务生脸红地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刘邦这混账再也没有答我的话。
    他打滚了好几辈子,道行定是只增不减,我不禁好奇,刘邦这个成日在脂粉锦绣堆里左右逢源的人是怎么说出喜欢与爱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1-17 01:04
    回复
      2025-08-08 23:43: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杯热拿铁端上来,雨已经小了不少。车流开始繁忙起来,夜幕将至,玻璃窗上点点流动着霓虹。
      这半天,我和刘邦的话题由韩信始,从韩信终。我本想趁机和他多叙叙旧,说说这几千几百年我始终记得起来的事情。但关于他和韩信,他越是抛下话题三缄其口,我越想从他嘴里撬出什么来。
      他将手机递给我,打开手机的隐藏相册,里面零零碎碎地存着便签的截图,和几张关于韩信的照片。A大的新生招待会上韩信和其他新生一起贴下的大学目标,韩信搬行李的样子,韩信在校道上晨跑时晨光笼罩下的一个朦胧侧面,韩信抱着书转身走近教室的模糊背影,以及午饭时间,在女孩子们的中间韩信偏过脸不好意思地笑。这些也许来源于相片的魅力,能够将无声的瞬间变成悄然发酵的永恒。
      “你果然是喜欢韩信……吗?”说着,我往剩下的半杯拿铁里加了一勺糖。我感觉他所展露的不止这些,我大概敢下定决心笃定他想追韩信的心思。谁知他听了这话,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想追他。”刘邦面不改色,敲了敲那盒浅蓝色盒子的南京,又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带着满当当、风卷残云般的独占欲。
      后来我才猛然发现,时间虽然一直流动,但总在我二人身上沉淀。这百年千年,我对他果然还是了解得忒少了些,唯独先秦或者楚汉,天下群雄逐鹿,他名声最响亮的时候,我接触的那个刘邦最真实、最接地气。
      至于这个真实、接地气里的柔情,七分他给了大汉江山,给了天下,两分各给了当时手足和衣服,最后一分独属于韩信。
      从那段荥阳围解后留下的秘辛开始,这注定是可想而不可道的禁忌,在白驹过隙中进行声与色的追逐。当年刘邦带着一路残兵败将朝荥阳跋涉,仓仓皇皇,丑态毕露,他当时整夜合不上眼,抱着我的剑身问我,也像问他自己:“韩信不肯发兵,我治他什么罪好?”
      他指责韩信破君臣之纲,韩信不温不火的态度使刘邦的耐心终于磨见了底,盛怒之下与他赴了第一场并不旖旎的云雨,满是跌宕生死的泥泞,可是韩信很顺从,不阻止也不说温情的话,攀着刘邦的肩任着刘邦亲吻、啃咬和褫夺。
      第二天一早,刘邦没有细细检查韩信的衣物。韩信看破了他的意图,在榻上呆呆地坐了一会,从衾被里摸出一块浸满汗水的兵符,和一根晶莹的玉簪。刘邦认出了前者,正思索着要不要接过玉簪,韩信像是累极地侧身将玉簪放到枕下,半晌才淡淡地解释道:“您就莫抢女儿家的东西了,这是齐王妃的嫁妆。”
      刘邦说:“韩信,你在不在乎我的死活?”
      韩信像早已料到了,很快就接下话茬:“汉王吉人自有天相。”
      我们不约而同地将咖啡杯推到一起,各自拿起外衣,他要回A大,我打算随行,因为我实在没有了继续取景的念头。也许是因为我读的是新闻专业,这是我职业心理的雏形。
      他没有浓墨重彩地谈及他和韩信的感情,反倒像茶余饭后的有意无意的提起,图个新鲜和解解闷,零零末末地挑拣出来,总那么不足挂齿。我想的是,也许我真的过于自作多情,毕竟南京这样的烟,满大街都是吧。它又能代表什么“弥足珍贵”的感情?
      “抽烟只抽煊赫门,一生只爱一个人”早只是一句流氓嘴中粗鄙的市井俗语,只配和那些三教九流相映成趣。我不敢妄加猜测,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带着万千瓜葛的禁忌。
      说什么爱情不爱情,这不能凭一包南京取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1-17 01:05
      回复
        emmmm…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07 0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