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吧 关注:1,374,662贴子:6,655,538
  • 3回复贴,共1

亲戚借钱,扎心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上高三那年,我父亲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严重的酒精肝,后来发展为肝硬化。直到今年春节之前离世,这十年间家里因为父亲的神态状况不能上班,长期在家休病假,单位效益极差,除了给我父亲缴纳社保之外,只有每月200元的病假补贴,而且这200元都不能按时发放。少了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家庭,又要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度日之艰难可以想象。
直到三年前,我的收入水平上升,能补贴家里,加上我父亲久拖未决的因病退休手续终于办下来,家庭的经济条件才逐步好转过来。
这十年间,真的是看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1楼2018-01-25 17:31回复
    我只能说“世间人情债最难还”,难在哪里?因为人情债是没有办法量化的,即使经济上清偿了,在亲情和所谓的中国式“恩情”的纠缠中,永远没有两清的时日。
    因为我自己是学经济学的,在这个事情上,我想过很多。
    对于亲友之间的借贷,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衡量。
    资金的占用是有成本的,一是时间成本,一是机会成本。
    你去银行或者其他平台申请贷款,大家谈的是一笔生意。
    多少钱,借多久,支付多少利息,是否有偿还能力和可靠的担保。只要符合双方的诉求,这个事就可以做。
    你用利息来支付人家出借资金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由出资方自行承担。
    但是借亲友的钱,麻烦极多,每一个环节都算不清楚。
    首先在时间成本上,也就是利息的支付上就很难办,
    给人家利息,会用一种很尴尬很生疏见外的感觉。
    不给人家利息,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将来用其他方式偿还的话,什么时候还,什么样的方式,还多少都是难以量化的难题。
    对于借钱给你的人,
    不收利息的话,自己的经济利益确实是损失掉了。
    收利息的话,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总感觉是一件很没面子,会被人嘲笑小气的事。


    3楼2018-01-25 17:33
    回复
      2025-09-20 04:2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不用说,借贷之后是按存款利息支付,还是应该按贷款利息支付。
      两边都左右为难,人情的因素一掺杂进来,就变成了一本糊涂账。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机会成本更是大问题。
      贷款的话,机会成本由出资人自愿承担。
      亲友之间可就不这样了,因为借钱给你而错过的投资机会,有可能会一股脑算到你的头上。
      什么要不是当初借钱给你,耽误了我家买房子,现在的房价涨成这样,要赚多少钱!
      什么借钱给你那会正式股市大牛市,要是买了股票要翻上几番!
      题主说到的,亲友说当年3万元,放到现在就是30万什么的这种言论,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写照。
      有些人,无论机会是否能把握住,马后炮起来的时候总喜欢把机会成本的帐算到借钱者的头上。这个你根本承担不起。
      除了经济学上的因素,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和报恩思想也是个大麻烦。
      因为中国社会从农耕为主的社会结构过渡到工商业社会机构的时间太短。传统的农耕式的家族帮扶思想还很深入人心。家族当年帮过你,你混得好了要反哺家族,能力越大,要求你反哺就越多,这个反哺的量不是按照你当年接受帮忙的程度计算的,而是按照你现在的能力来衡量的。问题的关键还是接受和清偿之间的关系和程度不能量化和对等。
      不能说你当年对我的帮助价值10万元,我将来反哺12万元的帮助,大家就各不相欠了。
      不可能的,在中国社会中,亲友间一旦说道各不相欠这句话时,就是撕破脸皮的时候。
      中国传统的报恩思想讲究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和现代社会讲究公平对等的契约思想完全不能相容。
      世事沉浮,人心的微妙变化更是对原本的糊涂账雪上加霜。
      https://legacy.houbank.com/ztmkt/#/credit/onlineApply?mediaSourceId=LT002


      4楼2018-01-25 17:34
      回复
        你混得不好的时候,亲友帮助你,会有一丝同情和怜悯的心态在里面。
        你混得一直不好,大家对你依然有同情和施舍的心态在其中,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和非议。一旦你混得越来越好,不论是否和他们的帮助有直接关系。尤其在你超越他们的之时,有些人那种很“酸葡萄”的心理就出现了。
        对自己原地踏步,和你迅速崛起的这个心理落差,也要记进人情债里去。到处宣扬或者对你耳提面命,若不是我们当初帮了你,哪有你的今天。你的每一点成就,貌似都有他们的功劳和分量。
        当然,这些年来,还是有很多亲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不求回报,不计利益。也让我和我母亲很感动和铭记。即使那些事后颇有微词和带来麻烦的人和事,我们也尽量记得人家的好和关键时刻的相助,尽量去忘记事后的那些不愉快。
        但是十年来,这种事的发现已经让我对人情债有了极深的恐惧,能不碰就尽量不碰。需要钱的话,尽量找市场化的解决手段,对于亲情,我还是希望它越简单越纯粹越好。另外,现在的商业化信贷发展的很快,有很多手段都可以得到利率合理的贷款,不像当年借贷手段太少,只能烦劳亲友。
        我和我媳妇结婚之前,打算买房和装修。彼时刚好做了一个投资产品,为了取信投资人,我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入到了产品和大家一起共担风险。所以买房的时候,本来房价不高,找亲友凑凑可以交全款的。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去贷款,装修的款项是在网贷公司工作的朋友帮助申请的个人贷款来支付的,现金流一部分预备给父亲支付医疗费用,一部分购置了家电和家具。后来产品第一期结束之后,提现了一部分偿还了贷款,虽然多花了一点钱,但是省去很多麻烦和心理负担。
        亲戚们借钱如果有靠谱的亲戚还好,如果像我一样亲戚们分崩离析,最好还是不要借钱,到时候你欠的不仅是钱和利息,而且是还不完的人情,这份人情我怕这辈子都要被你背在身上了。
        https://legacy.houbank.com/ztmkt/#/credit/onlineApply?mediaSourceId=LT002


        5楼2018-01-25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