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逆天的传说
200万年前龙骨坡
古人类化石之遗址
人类凭啥走出非洲
黑种人走成白种人
白种人走成黑种人
不如黄种人走得快
全人类源自东方人
东方人源自中国人
中国人源自重庆人
··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
及万县市博物馆在巫山县龙骨坡发掘出巨猿牙齿,1986年又发掘出2个乳门
齿、1个刚萌出的恒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等巫山猿人化石。据中
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测定,其年代距今约201~204万年,比元谋人早20多万
年,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从汉晋传颂至今的“巴蔓子将军”,实为东周巴国国君,姓姬名蔓,子爵(武丁时
期分封的)。只有国君才有权决定城池的割让,将军无此权力。
《春秋·鲁文公十六年》记载:“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
【注】秦人,秦康公,写结盟答复信《无衣》给在秦国舍馆等候答复的楚大夫师叔。
巴人,巴子蔓,姓姬名蔓,武丁封巴国子爵,周文王保留旧爵。巴国在夏商为夷族,
史称“西南夷”,其在西南古之大国也。
东晋学者常璩著《华阳国志》,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
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
据《华阳国志·卷一》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
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所谓“前歌后舞”,巴军其时只有歩兵,以几个歩方阵为武王前军。每队八排八行,
共六十四人,也就是《万舞》之八佾队形。士兵左手梚藤甲小圆盾,右手执巴茅剑。
现在学界称“柳叶剑”,不符合巴地生态。巴茅叶有刃边,巴人日常生活中常被其
划伤。
巴人最喜欢唱歌、铫舞,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
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
者不过数十人。”可见巴国流行歌曲之时尚。巴军步兵方阵唱着歌、跳着舞,又都是
短兵器,大大的**了殷商军阵。当短兵相接时,戈不如剑,所以“前徒倒戈”,倒
戈就是倒戈,不是反戈。




巴人给殷宗武丁的第一印象,
使他创造甲骨文里“巴”字:


武丁对巴人的印象就是冠羽的勇士形象,也就是殷八师伐巴时
留在武丁脑海中的印象。殷商为什么征伐巴国?为了必须拥有
却又希有的战略资源锡矿。
截至2015年底,全球锡矿储量约48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
印尼、巴西等国,三国合计占比61%。其中中国的锡储量占
比31%,为世界之最,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锡矿生产国,
2015年产量占比为34%;印尼的锡储量占比17%,产量占比
17%;巴西储量占比15%,产量占比4%。
西南的个旧锡矿和大厂锡矿分别以247万吨和147万吨的储量
居世界第一(商周时期西南锡矿就是主产地)。
青酮器的主要材料就是铜和锡,武丁为获得锡矿,必须“西南
得朋”,他所得之朋就是西南夷最大国巴国。为此,武丁在进
军大西南前慎重的举行了占卜仪式,其占卜卜辞保存至今。即
《周文·周易》中《殷武·归藏》第二块龟腹板上的铭文记载: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参考译文:
大顺,利母马之征。
国君有交往,先迷惑后臣服;
有利西南得朋友,东北失朋友,安抚以征吉。
【注】 为什么“利母马之征”呢?商周御马人文关怀不同,周人不用母马御车。
当然,殷武此处“牝马之征”是双重意义,即王后御母马之车出征。
中国最古老的古国巫咸国


(一己之见·仅供笑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