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解决你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当书法专家还是就想提高一下写字水平。提高的意思就是改变一下你的写字习惯。我认为,当专家也得先过提高关,等字的水平提高了,兴趣也有了,也入门了,眼界也高了,专家之路指日可待。
2,尽快找到一本专家字帖,原则是:喜欢、易上手。一般情况下,喜欢什么就对什么容易理解,上手就较容易。但是瘦金体最好不要练,它确实好,但零碎太多,实用性和上手性都较差。比如庞中华的、田英章的、顾仲安的、卢中南的等等,都还行。他们的团队经常网上互黑,什么谁的好谁的坏。我是这样看的:
(1)这是我国文人相轻的臭毛病。既然能立贴成名就有独到之处,水平都不低。写字专家未必是品质专家,都在误导你。因此,不要迷信网上的评论,把谁的练好了都行。
(2)他们互黑跟你没关系,你的目的就是改变写字习惯。
3,写好字未必能教好字。
专家免不了告诉你一大堆写字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看的:
专家大都先告诉你怎样持笔、坐姿怎样、用什么样的笔等等,讲究多了去了。把个写字的事说的神乎其神,等你把这些都吃透了黄花菜都凉了。我管这叫故弄玄虚煞有介事。这就得说专家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你练好字?是想让你成为专家?告诉你都不是,为什么?
(1)专家最希望的就是你永远也练不出来,或者只希望很小一部分能练出来为他充门面,但最好到此为止。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永远让你高山仰止他,而且一般越练不出来还就越仰止。整出一大堆华而不实的讲究证明他道义高深,你就越摸不着头脑,如同武术家跟你讲怎么“运气”之类,你懂吗?
(2)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话就是这么来的。你学出来了,眼界也就高了,师傅的毛病也瞒不住你了,你还能崇拜他吗?而且越是练不出来的还越喜欢买帖子,字没练怎么样帖子倒没少买。
告诉你,我要是专家我也这样,名利双收啊。因此,别听专家瞎白活。怎样写着舒服就怎样持笔、怎样坐姿、怎样用笔,看你的习惯。甚至你认为舒服躺在床上练都行。没那么邪乎。
但专家说的这些不是没用,是对你没用。高手水平都差不多,只能细节定成败,前面说的什么坐姿、持笔之类就能派上用场了,但对我们现在没意义。
4,不要脱离初学阶段。
(1)专家教你的是你成为专家的方法,他们平时就是这么练的,但你不是专家。
(2)你会有很多毛病。那么怎样看待这些毛病?我认为,毛病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只要注意就能克服的毛病,练字就是逐渐克服毛病的过程。
第二,现阶段无**服的毛病。这种毛病如果你非要克服,兴许毛病会更多。因此,可以暂时忽视它,继续往下连。相许在后面的某个字上突然灵感爆发,解决了。
第三,助你成功的毛病。
我同学的闺女想学骑车,但平衡力差,总也学不会,都不想学了,但他爸爸逼着学。爸爸后面扶着,让她向前看不要低头,意思是必须从现在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因为不向前看就容易出事故。我看后明白了,毛病就出在向前看上,你单腿站立时睁眼和闭眼是不一样的局面,人的平衡是需要参照物的。会骑车的自然就向前看,旁边的事物可以做参照,但初学者没那个水平,必须低头找参照。他爸爸走后我来指挥,明确告诉她必须低头看,前面的障碍物我来提醒。就这样,只两个小时就能独立骑了,而且兴趣还上来了。写字同理,不要轻易改毛病,兴许就是助你的好方法,但专家认为是毛病。
5,先行后楷,还是先楷后行?专家一定让你先练楷书后练行书。行书,介于楷草之间,集速度、识读、流畅、美观于一体,我们开会做记录就是行书,因此行书就是“记录体”文字。楷书,是标准端正的文字,楷就是楷模的意思。“记录体”是我自己这么叫的,我不知道书行里有没有更专业的叫法。对于先楷后行我是这样看的:
(1)谁先谁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是什么。专家的观念是让你当专家,自然中规中矩。因此,你若有这想法,哪个先都行。
(2)对于两种书体,我们初学者最应关注的是什么?我认为,应是哪个更简单更易上手。楷书的端正和标准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楷书不简单。我认为,迅速形成记录体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记录体,再向其他方向发展就容易多了。因此,无论你是什么目的,初学者都应首推行书。
6,方法比练字重要,找到方法如同找到回家的路,把路走错了会很麻烦。这条路是什么?就是效率原则,如果迟迟不出效果会立刻失去兴趣,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动力。具体说方法:
(1)不要总想着把字练好。
甚至跟专家一样好。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每个字都写得漂漂亮亮的,攒多了就练出来了。告诉你,练字不是攒钱,理论和实际是两码事。
首先,你就练不好。你想,专家几十年练好的你几个小时就练好了?我的意思是你别在单子上纠结。
单字写得好坏取决于什么,是笔画、结构?不对,取决于你整体中国字的好坏!这是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即整体的水平决定你个体的水平。因此,不要把时间全浪费在单字上,尽量写好每一个字,但差不多就行,马上写下一个。中国字大概有3000多字,你写完一遍水平就提高一点,翻回头来继续,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即便你今天真的把一个字写得跟专家一个水平了,肯定消耗了大量的时光。那后面的字怎么办?证明你没有全局观念,丧失了效率原则。
(2)练字是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
还是说即便你今天真的把一个字写得跟专家一个水平了,但是兴许明天你就忘记了,时间再长点等于白练。
(3)如何写好一个字?
我认为,效率原则可以用在写一个字上:
第一,一个字好坏的关键是什么?结构。什么叫结构?就是这个字整体是什么形状,比如长的、方的、扁的等等;再比如哪边高哪边低、哪边长哪边短、哪边大哪边小、哪里紧哪里松等等。这些信息从哪来?读帖。具体方法是:
第一,远观和近观。两种观法效果不一样:远观解决结构,近观解决细节。
第二,先观后写,写完再观。
如果你能把结构特点写出来,即便你笔画很不到位呆板得要死,这个字的60%效果就已经具备了。细节部分(具体笔画)不重要,在结构上具备一定水平后慢慢找补都行。
也就是说,几遍笔画不行,到了这时,这个字你就算写好了。
(4)如何写好具体笔画?
结构和笔画相比,我认为初期还是笔画难度大一些。但是真正难把握的还是结构,只有结构才决定一个字的真正水平,但这是具备一定水平之后的事。包括三点:
第一,行书具备速度因素,免不了在笔画或者结构上留下连笔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又成了这个字不可或缺的笔画。它的作用是点缀,让这个字更加熠熠生辉。因此,不要轻易省略痕迹。
第二,你在观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专家是怎样起笔、怎样运笔、怎样终笔,有时痕迹明显,有时不明显。但要尽量按照他的方法书写,而且有的笔画只有按照他的方法写才能出效果,别的方法就不行,因此不要轻易发明创造。专家的书写方法体现出三个特点:简单、效率、美观。其中简单是核心,只有简单才会有效率,效率决定质量。台球高手高在哪?就是他总能让下一个球打得容易。写字的专家就是在长期的书写中摸索让笔画更简单的方法。当然,如果有视频教学就更好了。
第三,有些笔画不是你观察专家就能写出来的,是熟能生巧出来的,因此不能来回纠结。前面说的“不要总想着把字练好”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写字是有顺序的:全局观念、观帖、结构、笔画、熟练,等等。不能破坏顺序。
最后想提个建议,就是专家能不能出一些水平偏低、更易上手的帖子。不要总是高水平的帖子,哪怕字呆板点都行,以满足各种需求。
原贴连接:http://bbs.tianya.cn/post-free-5861152-1.shtml
2,尽快找到一本专家字帖,原则是:喜欢、易上手。一般情况下,喜欢什么就对什么容易理解,上手就较容易。但是瘦金体最好不要练,它确实好,但零碎太多,实用性和上手性都较差。比如庞中华的、田英章的、顾仲安的、卢中南的等等,都还行。他们的团队经常网上互黑,什么谁的好谁的坏。我是这样看的:
(1)这是我国文人相轻的臭毛病。既然能立贴成名就有独到之处,水平都不低。写字专家未必是品质专家,都在误导你。因此,不要迷信网上的评论,把谁的练好了都行。
(2)他们互黑跟你没关系,你的目的就是改变写字习惯。
3,写好字未必能教好字。
专家免不了告诉你一大堆写字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看的:
专家大都先告诉你怎样持笔、坐姿怎样、用什么样的笔等等,讲究多了去了。把个写字的事说的神乎其神,等你把这些都吃透了黄花菜都凉了。我管这叫故弄玄虚煞有介事。这就得说专家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你练好字?是想让你成为专家?告诉你都不是,为什么?
(1)专家最希望的就是你永远也练不出来,或者只希望很小一部分能练出来为他充门面,但最好到此为止。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永远让你高山仰止他,而且一般越练不出来还就越仰止。整出一大堆华而不实的讲究证明他道义高深,你就越摸不着头脑,如同武术家跟你讲怎么“运气”之类,你懂吗?
(2)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话就是这么来的。你学出来了,眼界也就高了,师傅的毛病也瞒不住你了,你还能崇拜他吗?而且越是练不出来的还越喜欢买帖子,字没练怎么样帖子倒没少买。
告诉你,我要是专家我也这样,名利双收啊。因此,别听专家瞎白活。怎样写着舒服就怎样持笔、怎样坐姿、怎样用笔,看你的习惯。甚至你认为舒服躺在床上练都行。没那么邪乎。
但专家说的这些不是没用,是对你没用。高手水平都差不多,只能细节定成败,前面说的什么坐姿、持笔之类就能派上用场了,但对我们现在没意义。
4,不要脱离初学阶段。
(1)专家教你的是你成为专家的方法,他们平时就是这么练的,但你不是专家。
(2)你会有很多毛病。那么怎样看待这些毛病?我认为,毛病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只要注意就能克服的毛病,练字就是逐渐克服毛病的过程。
第二,现阶段无**服的毛病。这种毛病如果你非要克服,兴许毛病会更多。因此,可以暂时忽视它,继续往下连。相许在后面的某个字上突然灵感爆发,解决了。
第三,助你成功的毛病。
我同学的闺女想学骑车,但平衡力差,总也学不会,都不想学了,但他爸爸逼着学。爸爸后面扶着,让她向前看不要低头,意思是必须从现在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因为不向前看就容易出事故。我看后明白了,毛病就出在向前看上,你单腿站立时睁眼和闭眼是不一样的局面,人的平衡是需要参照物的。会骑车的自然就向前看,旁边的事物可以做参照,但初学者没那个水平,必须低头找参照。他爸爸走后我来指挥,明确告诉她必须低头看,前面的障碍物我来提醒。就这样,只两个小时就能独立骑了,而且兴趣还上来了。写字同理,不要轻易改毛病,兴许就是助你的好方法,但专家认为是毛病。
5,先行后楷,还是先楷后行?专家一定让你先练楷书后练行书。行书,介于楷草之间,集速度、识读、流畅、美观于一体,我们开会做记录就是行书,因此行书就是“记录体”文字。楷书,是标准端正的文字,楷就是楷模的意思。“记录体”是我自己这么叫的,我不知道书行里有没有更专业的叫法。对于先楷后行我是这样看的:
(1)谁先谁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是什么。专家的观念是让你当专家,自然中规中矩。因此,你若有这想法,哪个先都行。
(2)对于两种书体,我们初学者最应关注的是什么?我认为,应是哪个更简单更易上手。楷书的端正和标准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楷书不简单。我认为,迅速形成记录体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记录体,再向其他方向发展就容易多了。因此,无论你是什么目的,初学者都应首推行书。
6,方法比练字重要,找到方法如同找到回家的路,把路走错了会很麻烦。这条路是什么?就是效率原则,如果迟迟不出效果会立刻失去兴趣,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动力。具体说方法:
(1)不要总想着把字练好。
甚至跟专家一样好。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每个字都写得漂漂亮亮的,攒多了就练出来了。告诉你,练字不是攒钱,理论和实际是两码事。
首先,你就练不好。你想,专家几十年练好的你几个小时就练好了?我的意思是你别在单子上纠结。
单字写得好坏取决于什么,是笔画、结构?不对,取决于你整体中国字的好坏!这是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即整体的水平决定你个体的水平。因此,不要把时间全浪费在单字上,尽量写好每一个字,但差不多就行,马上写下一个。中国字大概有3000多字,你写完一遍水平就提高一点,翻回头来继续,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即便你今天真的把一个字写得跟专家一个水平了,肯定消耗了大量的时光。那后面的字怎么办?证明你没有全局观念,丧失了效率原则。
(2)练字是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
还是说即便你今天真的把一个字写得跟专家一个水平了,但是兴许明天你就忘记了,时间再长点等于白练。
(3)如何写好一个字?
我认为,效率原则可以用在写一个字上:
第一,一个字好坏的关键是什么?结构。什么叫结构?就是这个字整体是什么形状,比如长的、方的、扁的等等;再比如哪边高哪边低、哪边长哪边短、哪边大哪边小、哪里紧哪里松等等。这些信息从哪来?读帖。具体方法是:
第一,远观和近观。两种观法效果不一样:远观解决结构,近观解决细节。
第二,先观后写,写完再观。
如果你能把结构特点写出来,即便你笔画很不到位呆板得要死,这个字的60%效果就已经具备了。细节部分(具体笔画)不重要,在结构上具备一定水平后慢慢找补都行。
也就是说,几遍笔画不行,到了这时,这个字你就算写好了。
(4)如何写好具体笔画?
结构和笔画相比,我认为初期还是笔画难度大一些。但是真正难把握的还是结构,只有结构才决定一个字的真正水平,但这是具备一定水平之后的事。包括三点:
第一,行书具备速度因素,免不了在笔画或者结构上留下连笔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又成了这个字不可或缺的笔画。它的作用是点缀,让这个字更加熠熠生辉。因此,不要轻易省略痕迹。
第二,你在观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专家是怎样起笔、怎样运笔、怎样终笔,有时痕迹明显,有时不明显。但要尽量按照他的方法书写,而且有的笔画只有按照他的方法写才能出效果,别的方法就不行,因此不要轻易发明创造。专家的书写方法体现出三个特点:简单、效率、美观。其中简单是核心,只有简单才会有效率,效率决定质量。台球高手高在哪?就是他总能让下一个球打得容易。写字的专家就是在长期的书写中摸索让笔画更简单的方法。当然,如果有视频教学就更好了。
第三,有些笔画不是你观察专家就能写出来的,是熟能生巧出来的,因此不能来回纠结。前面说的“不要总想着把字练好”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写字是有顺序的:全局观念、观帖、结构、笔画、熟练,等等。不能破坏顺序。
最后想提个建议,就是专家能不能出一些水平偏低、更易上手的帖子。不要总是高水平的帖子,哪怕字呆板点都行,以满足各种需求。
原贴连接:http://bbs.tianya.cn/post-free-58611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