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吧 关注:5,452贴子:28,300
  • 1回复贴,共1

中国式传统,比形式更重要的是选择性传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想生活若只剩下工作与忙碌,或生儿育女,人生又何其孤独,因此该有更多外在的东西,填补每个人的生命,或与家人团圆过传统节日,或与几本书中人物对话、净化心灵,或与三两好友邀约小酌等等,这些丰富了自身文化,也增加更多生命意义。
且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中国传统;孔孟之道承袭几千年,若不是文化根基深厚,内涵永固,又怎会在世界各地掀起孔学热?!

......
传统,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不管是思想、文化、道德,还是风俗、艺术、制度等,每一种都极具时代特征,影响着中华一代又一代人,它连接你我,完成信息的互通,真实又有温度,只是,我们又该如何更好传承?
1、春节
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除夕夜送祝福,如今早已渐渐成了一种习俗,当然不管大人小孩,春节最盼望的却还是春假,也不管离家多远,工作再忙,是穷是富,总要想着法子买到票回家,于是也有了每年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移--------“春运”。

这时候的拥堵也就谈不上是天大的事儿了,毕竟这一天天攒起来的年味儿,隔着岁月也好闻,终极目标就是团圆。
古时春节会贴窗花、守岁、贴春联......承袭至今,这些习俗依旧还在发挥着作用与文化传承。
例如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也称门对、对子等,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后来为了增加春节气氛,春联用大红色,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好的传统文化,值得这么铿锵有力的传承下去,再传它个几千年也无可厚非。

2、婚俗
说到婚俗,它也是中国式传统的一部分,而且中国泱泱大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所处的环境地方区别,婚俗也堪称多种多样,每一种,都具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例如白族的“回门酒”,苗族的“糯米饭”,汉族会在婚床撒上大枣、桂圆等,意味着“早生贵子”,不过闹婚礼更是别具一格。

无论婚礼如何闹,本意都希望热闹,且能有个好寓意。可正是这一“闹”,最近却红了网络,有了更多键盘侠的云里雾里之批判。
近日,一段“公公醉酒强吻儿媳”的视频引发关注。当事人卞先生通过律所发布声明称,其按照江苏盐城地方传统的“闹新娘子”习俗,做出了看似亲吻儿媳、实为假亲吻儿媳的“表演”动作,纯属迎合宾朋的心理期待、营造喜庆气氛需要。当地习俗,闹得越好,预示越能发财。
可网友却不买账,认为伤风败俗,有违道德。那么对于传统,究竟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传承,还是一杆棍棒全打散?醋先生只想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统,传承,利于身心才称之为文化、称之为精华。
3、小姐
今天为什么提到“小姐”,醋先生还是想来先说一个小见闻。
昨天,公司加入了一个春季招聘会,人来人往的观看询问,原只想找到一个更适合共同奋斗的年轻人。招聘会开始后的2小时,突然有个70多岁的老大爷过来,瞅瞅我们的招聘简介,说他孙子学的一个专业,适合我们公司,想留个电话,我指指招聘简介上的联系方式示意,突然老大爷眉头一皱,画风就变了。
“干嘛不写全名,还敢写‘王小姐’?这要是在旧社会,就是对女性不尊重,是要被拉出来批斗的,得改成全名,必须要改”,老大爷愤愤的说着离去。

一个小插曲,且不说这是不是有违礼教,但老大爷接受的当下新时代的思想,大概也以为这不好的传统称呼就该摒弃。那么,你的观点呢?
4、酿醋
说到醋,大家并不陌生,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吃食上,似乎很难完完全全脱离,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早已融入生活,古有唐太宗赐醋于房玄龄的妻子,从而演变出“吃醋一词”,至今被引用,现有风靡全球的果醋养生。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醋作为生活的常用品,也切切实实被亿万中华儿女所用之,因此对于酿醋的历史传统,也被千年传承下来。
醋,被通认为西周开始酿造,到了北宋,豫西人又第一次酿制出柿子醋,被称为中国果醋的鼻祖,由此传承至今。
这看似平常且可能注定小众的传统柿子醋,我们一直坚持做着,总希望好的东西与更多人一起分享,总希望这非遗醋文化能造福子孙后代,虽磕磕碰碰,道阻且长!

谁说传统的东西就应该摒弃,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精粹,只有传承下来,才会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因为它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积淀。

淘宝店铺:贾氏贡醋品牌店


1楼2018-03-03 17:30回复
    2楼2018-03-03 17: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