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读经读傻了
读书本为疗愚,但也不一定。古今中外,读书读傻了的人可不少。在确立真知正见之前,读任何异端外道的书都有可能产生弊端,孔子早就指出:“攻乎异端,斯害也矣”。(详见东海《论语点睛》的解释)
《老子》、《庄子》都是中华智慧经典,毕竟属于外道,与儒家相比,对宇宙本体(即“第一性”)、生命本性的认证毕竟不够透彻,如果不善读,也会塞智致愚。例如,道家喜欢玩辩证法,可惜常常过头了,绝对化了。
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云云。此言深刻和片面并存。
事实上的信不同于审美上的美,道德上的善不同于逻辑上的辩,道境界的智不同于“学”境界的博,当然。但是,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绝对矛盾的,信言不一定不美,美言不一定不信;善者不一定不辩,辩者不一定不善;知者不一定不博,博者不一定不知。有些书既是信言也是美言,有些人既是善者也是辩者,既是知者也是博者。
又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云云,有道理,但不是绝对的,深刻,又不够深刻。正奇本是一体两端,善妖常在一线之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是一般情况,说明正和善还不到位,未达极致。会变成盗贼的圣贤不是真圣贤。
负负得正,奇奇得正,但不能说:正正为奇,善善为妖。极左可能转变为极右,极右可能转化为极左,中庸之道则不会在极左极右之间摇摆;佛教有不退转之说,在道德上,佛教的佛、儒家的圣的都是永不退转的,这叫:大正不奇,至善不妖。
又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等等言论,都不够圆融,如果再“不善读”,更会离题万里,或认为任何言语文章都没了意义,沉默是最高明的,或把圣贤当成一切政治、社会问题的替罪羊,或
丧失了基本原则,泯灭了是非观念,一切都“无是无非无可无不可”了。
“无可无不可”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说,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不一定这样做,也不一定不这样做。《孟子万章下》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用之则行,得时而驾,舍之则藏,随遇而安,或出或处,毫无执著。
《论语》马融注:“亦不必进,亦不必退,唯义所在。”儒家“无可无不可”的前提是一切以道义为准。行权前提是守经,坚持原则不动摇。
其实道家本来也是有原则的,堪称中国特色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可是,某些道家末流却丧失了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辨别能力或兴趣,认为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都没理也都有理,认为古今中外各种政治及其“主义”其实没有什么高低好坏是非对错可言,甚至认为救世与祸世、救人与害人没有区别,孔子与盗柘殊途同归。
树立儒家正知见后,再读道家经典,见道家人物,对“真理多走了一步就成为谬误”这句话的体会会特别深刻。
不过也要注意,儒家经典虽是开发智慧的最佳工具,但并非绝对没有“风险”。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五经之一。《尚书》尚且不可拘泥不可尽信或迷信,何况其余?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举了一个例子:
“汉人学古而不得其道,矫为奇行而不经,适以丧志。若韦玄成避嗣父爵,诈为狂疾,语笑昏乱,何为者也?所贵乎道者身也,辱其身而致於狂乱,复何以载道哉!箕子之佯狂,何时也?虞仲断发文身,过矣,盖逃於句吴而从其俗以安,非故为之也。然而亏(礼)[体]辱亲,且贻后嗣以僭王猾夏之巨恶矣。且古之诸侯,非汉诸侯之比也。国人戴之,诸大夫扳之,非示以必不可君,则不可得而辞也。若夫玄成者,避兄而不受爵,以义固守,请於天子,再三辞而可不相强,奚用此秽乱辱身之为以惊世哉!丞相史责之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乃能垂荣於后。’摘其垂荣之私意,而勉之以文义,玄成闻此,能勿愧乎?士守不辱之节,不幸而至於死,且岳立海腾以昭天下之大义;从容辞让之事,谁为不得已者?而丧其常度,拂其恒性,亦愚矣哉!韦氏世治经术,而玄成以愚。学以启愚也,不善学者,复以益其愚;则汉人专经保残之学,陷之於寻丈之间也。”
韦玄成字少翁,鲁国邹人,生年不详,卒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少好学,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王夫之认为“让爵”虽高,“佯狂”不可,是“丧其常度,拂其恒性,亦愚矣哉!”
话说回来,儒经毕竟是大中至正的“正经”,即使因“学古而不得其道”而“矫为奇行而不经”(不正常也),因“不善学”而“复以益其愚”,也是善良的愚,属于智慧问题。佛道两家外道,比儒家差一点,终究是良性的,即使“不善学”,会化,一般不至于邪恶化。
法家马家等恶性外道则不一样。在确立真知正见之前“攻”之,不仅容易变傻,而且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品质问题,变恶。从历史上和整体上看,儒门中善人最多,佛道两家善多恶少,法家马家则恶多善少,少数善良人士,善的程度亦有限。法家马家都不承认良知为本性,错认习性为本性,且对手段的恶都缺乏戒备并有依赖性,很容易导出巧智邪智,激发恶习恶念。2011-3-8东海儒者余樟法
读书本为疗愚,但也不一定。古今中外,读书读傻了的人可不少。在确立真知正见之前,读任何异端外道的书都有可能产生弊端,孔子早就指出:“攻乎异端,斯害也矣”。(详见东海《论语点睛》的解释)
《老子》、《庄子》都是中华智慧经典,毕竟属于外道,与儒家相比,对宇宙本体(即“第一性”)、生命本性的认证毕竟不够透彻,如果不善读,也会塞智致愚。例如,道家喜欢玩辩证法,可惜常常过头了,绝对化了。
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云云。此言深刻和片面并存。
事实上的信不同于审美上的美,道德上的善不同于逻辑上的辩,道境界的智不同于“学”境界的博,当然。但是,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绝对矛盾的,信言不一定不美,美言不一定不信;善者不一定不辩,辩者不一定不善;知者不一定不博,博者不一定不知。有些书既是信言也是美言,有些人既是善者也是辩者,既是知者也是博者。
又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云云,有道理,但不是绝对的,深刻,又不够深刻。正奇本是一体两端,善妖常在一线之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是一般情况,说明正和善还不到位,未达极致。会变成盗贼的圣贤不是真圣贤。
负负得正,奇奇得正,但不能说:正正为奇,善善为妖。极左可能转变为极右,极右可能转化为极左,中庸之道则不会在极左极右之间摇摆;佛教有不退转之说,在道德上,佛教的佛、儒家的圣的都是永不退转的,这叫:大正不奇,至善不妖。
又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等等言论,都不够圆融,如果再“不善读”,更会离题万里,或认为任何言语文章都没了意义,沉默是最高明的,或把圣贤当成一切政治、社会问题的替罪羊,或
丧失了基本原则,泯灭了是非观念,一切都“无是无非无可无不可”了。
“无可无不可”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说,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不一定这样做,也不一定不这样做。《孟子万章下》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用之则行,得时而驾,舍之则藏,随遇而安,或出或处,毫无执著。
《论语》马融注:“亦不必进,亦不必退,唯义所在。”儒家“无可无不可”的前提是一切以道义为准。行权前提是守经,坚持原则不动摇。
其实道家本来也是有原则的,堪称中国特色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可是,某些道家末流却丧失了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辨别能力或兴趣,认为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都没理也都有理,认为古今中外各种政治及其“主义”其实没有什么高低好坏是非对错可言,甚至认为救世与祸世、救人与害人没有区别,孔子与盗柘殊途同归。
树立儒家正知见后,再读道家经典,见道家人物,对“真理多走了一步就成为谬误”这句话的体会会特别深刻。
不过也要注意,儒家经典虽是开发智慧的最佳工具,但并非绝对没有“风险”。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五经之一。《尚书》尚且不可拘泥不可尽信或迷信,何况其余?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举了一个例子:
“汉人学古而不得其道,矫为奇行而不经,适以丧志。若韦玄成避嗣父爵,诈为狂疾,语笑昏乱,何为者也?所贵乎道者身也,辱其身而致於狂乱,复何以载道哉!箕子之佯狂,何时也?虞仲断发文身,过矣,盖逃於句吴而从其俗以安,非故为之也。然而亏(礼)[体]辱亲,且贻后嗣以僭王猾夏之巨恶矣。且古之诸侯,非汉诸侯之比也。国人戴之,诸大夫扳之,非示以必不可君,则不可得而辞也。若夫玄成者,避兄而不受爵,以义固守,请於天子,再三辞而可不相强,奚用此秽乱辱身之为以惊世哉!丞相史责之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乃能垂荣於后。’摘其垂荣之私意,而勉之以文义,玄成闻此,能勿愧乎?士守不辱之节,不幸而至於死,且岳立海腾以昭天下之大义;从容辞让之事,谁为不得已者?而丧其常度,拂其恒性,亦愚矣哉!韦氏世治经术,而玄成以愚。学以启愚也,不善学者,复以益其愚;则汉人专经保残之学,陷之於寻丈之间也。”
韦玄成字少翁,鲁国邹人,生年不详,卒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少好学,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王夫之认为“让爵”虽高,“佯狂”不可,是“丧其常度,拂其恒性,亦愚矣哉!”
话说回来,儒经毕竟是大中至正的“正经”,即使因“学古而不得其道”而“矫为奇行而不经”(不正常也),因“不善学”而“复以益其愚”,也是善良的愚,属于智慧问题。佛道两家外道,比儒家差一点,终究是良性的,即使“不善学”,会化,一般不至于邪恶化。
法家马家等恶性外道则不一样。在确立真知正见之前“攻”之,不仅容易变傻,而且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品质问题,变恶。从历史上和整体上看,儒门中善人最多,佛道两家善多恶少,法家马家则恶多善少,少数善良人士,善的程度亦有限。法家马家都不承认良知为本性,错认习性为本性,且对手段的恶都缺乏戒备并有依赖性,很容易导出巧智邪智,激发恶习恶念。2011-3-8东海儒者余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