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段应该指的就是一个正统与缪斯可以一直联动的团队吧(或者说,一个继承了缪斯的精神的团队,一个单纯,纯粹的,为了成为偶像,为了获得大赛冠军,为了回报大家的支持的单纯的团队),传承与继承,其实老人们,自然是会想看到这样的场景,而且对于新人们来说,只要前辈们的光辉不会太过遮掩后辈的汗水和魅力,其实也不会觉得“前辈们不存在是一件好事”。当然,水团第一季已经走出自己的路了,客观上来讲本子的群众的评价都还算是接受的(除了国内,一个直观的数据是自从第一季结束之后汉化的生放送以及广播在国内的播放量下降直到现在基本上也就维持个几千播放量的水准,新人的入坑<<老人的弃坑)。
于是,引出要谈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水水动画,特指水水二季动画的缺失和迷惘给企划发展带来的影响。
很多人都觉得,这一个企划,一个包含着手游,动画,g’s杂志,三次元等多方面的企划,其中的一个核:动画的质量和剧情是不会影响整体企划的发展的,现在企划的问题在于吃相难看和人们对于这样的企划的新鲜感已经过去转头去喜欢其他的偶像团体。但我想说的正是这一点,正因为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对于这个企划,这个2.5次元企划里2次元部分最重要----动画的部分,才必须做得更好,做得更加出色,才能在其国内这样的偶像战国和前辈的光辉下杀出一条血路,“再回陆地神仙境界”。但是二季的剧情让人失望,加之一些小细节,可能就是其无法和前辈们的二季在后来引起其国内成为社会现象,吸引了诸多非宅的目光的原因。局部的崩盘引发的,就是大整体下的企划无法吸引更多粉丝更多人气,整体的崩盘。
如果按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水水第二季失去了缪斯的相对的真实,变得更加虚幻了。
为什么说缪斯是相对的真实呢?先来谈谈缪斯当初成功的原因。当初,缪斯的人气暴涨,是在第一季动画之后的,当时这种2.5次元“三次元的声优还原二次元动画的舞蹈和二次元角色”在当时的观众的眼中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吸引了诸多的粉丝,定下了日后腾飞的基础;第二季动画,便是基础和更多的人入坑之后,造就的一个销售顶点和人气高峰;但是,更多的,第二季的影响力的深远就在于,其不止是让宅圈的人了解到原来圈内还有一个这样的2.5次元影响下诞生的作品,而是让更多非宅圈的人入坑。
其实,缪斯的第二季的剧情,准确的说,还不如水团第二季动画的剧情,一旦推敲,根本是无法立住脚跟的,但是其想表达的,或者说人们理解的精神内核,却比水水第二季,来得纯粹得多。假如用一句话概括缪斯第二季情节的话,就是缪斯团队在ll比赛经过诸多努力克服诸多困难披荆斩棘各种成长最终获得冠军-的物语:四个关键词,团队,努力,成长和成功。这样的故事可以说,由头到尾都是在宣扬一种正能量,一种纯粹的正能量。事实上,对于更多不关注,或者说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的,非宅的或者说主流的人群,动画的剧情其实无所谓推敲,其精神内核是否可以与其生活产生化学效应,才是更为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共鸣”。
举一个画外的例子,国内成功的《前任三》,即使其剧情稀烂,即使其台词有侮辱女性的可能,即使其上映直到下架都在被人骂,可是却不妨碍其票房超越同时期的《芳华》,一部几乎全世界都在赞扬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正因为“共鸣”。看到画中的角色的“爱情”和为了“爱情”的举动,自然的联想到了自己的过往,自然的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自然的被感动,这就是“共鸣”,一种“相对的真实”,其剧情可以说是几乎不真实的,但其想表达的,或者人们理解的精神内核,人们“get”到了。
回到缪斯的第二季,在大家都在惊叹其销售顶点的时刻,自然会吸引非宅群体的目光,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着入坑------这里圈一个重点,就是他们入坑的最重要的过程,绝大多数毫无疑问会是动画,而不是三次元节目,而不是三次元live,从爱好变成粉丝,靠的是二次元,从粉丝变成铁粉,才靠三次元。对于这类人群来说,看动画的过程,剧情无所谓对错,可以笑或者说吸引人就ok了,然后是看完之后,他们可以说是成功引起了“共鸣”。团队,努力,成长,成功,这三个关键字可以说是直击人们的心灵。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就是直到现在大家都还在津津乐道的“四斤大豆,三斤皮带”----灌篮高手,其精神内核也是同样的,团队,努力,成长,成功(当然灌篮高手在当时可以说是选择了失败,在当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现在的更加浮躁和压力更大的本子群众来说就不一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动画的感染而选择了入坑,反过来更多“跟风”(无贬义)者也随之入坑。于是,一个人的能量是很小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最终,导致了这样的属于缪斯,属于全世界喜欢缪斯的人,的“奇迹”。
反观水团,第一季动画其实已经有了日后动画走向崩盘的潜在问题,就是9人齐之后,整体是9个人了,可是为什么是9人,不是9个人不行?第十集中,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看到了弹幕上的一段文字:“为什么是终于 perfect的9人呢”,仔细想想,似乎无法回答。事实上,直到动画第二季结束,不仅是缪斯的精神内核:团队,努力,成长,成功没有完美的继承下来,甚至有几个关键词还是模糊化的。
最直观的说就是团队,虽然是表面上是9个人,但是实际上还是三三三,以年级生为主的活动。举例,三年生的交流,由头到尾鞠莉只和曜私下交流了一次,黛雅私下只和露比(还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妹妹)交流了一次然后三年生基本上的活动都仅局限在三年生的小圈子里。同理一年生也是如此(这个还好一点毕竟后来有夜梨)直到最后一集,都还是三三三,那团队的魅力呢?团队这一个点在水团的二季动画中,可以说是基本体现的相对较少了。当然或者会有人说,水团的动画想要表现给别人看的精神内核不是这个,那水团想要表达给别人看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呢?真的只是千歌一个人由头到尾都在成长都在描写最后和8个“舞伴”闪闪发光的故事吗?其实可以很简单的说,水团的第二季动画,已经很难引起非宅人群的共鸣了,相比于缪斯传达一种纯粹的正能量来说,水团动画特别是第二季动画,掺杂的非纯粹的情节和内容,有些甚至喧宾夺主了。
至于怎么诟病企划的吃相难看,其实说实话,对于一个本质赚钱的企划来说,其实无可厚非。一方面,无论再怎么说,本子国内的宅圈正在渐渐缩小,甚至于本子的年轻人群体。其总体购买力渐渐减弱,这是几乎不可逆转的,这是本子国内少子化现象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实这样的吃相难看确实可以短时间内挣到大钱,企划目前可以说是在转型阶段,从2.5次元逐渐转型成2.99次元甚至可以说是3次元的时刻,而且其实手游部分,“在做了”。只不过是缪时代过来的老人完全不适应,和新生代的三次元偶像粉丝的相互伤害罢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