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长大后,有些时候内心没有办法的生出厌恶。特别是当他们对待亲戚朋友客套的夸赞,大谈特谈教育理论的时候。那种瞬间我会用各种方式来岔开话题,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
在我内心深处,他们并不是多么合格的父母,为何在这种时候夸夸其谈,让我忍住感触,也就算了。可是之后的日子,每一步都是我忍住伤害走过来的,最终还是变成了你们处心积虑的教育。
我爸妈一直深信自己是教育方面的楷模,并没有在我身上花多大力气,女儿依然有模有样。
于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出现一些青春期叛逆问题,或者什么上不了学,上着上着不上了的问题。表面很着急,最后总要跟上一句,说到底还是家庭问题,父母的教育程度低,还能指望小孩怎么样呢。潜台词就是,我能这样,也是因为他们教育程度高,将门虎子之类的吧。对,我是个小人,这也是我揣测的。
从小到大,他们并没有在我身上多费心。原因也很简单,在没有走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事和容易产生矛盾的事就是读书吧。我们家里说是宽松的氛围,其实气压非常低。
爸妈认为读书这件事就是吃饭拉屎一样日常,中考的时候,我是可以自己随便填志愿的。但是如果不上个重点。“那是**吧。”我妈的原话。妈妈和别人说起来,说的都是,哎呀,我女儿上高中,就挑离家近,校服好看的。
其实是,在全市重点中,你可以挑一个离家最近的,校服最好看的。
大学时候我考艺术,看上去也是很自由民主的选择,当时我拿到三家学校的合格证,还是很拼命地复习高考。学习委员坐在我前桌,看我中午不吃饭,一遍遍做那些因为去参加艺术考试而漏下来的考卷。很疑惑地问我,你们艺术类考差不多就行了,那点分数你不用复习都可以拿到的啊。
我说不可以。我要考一本。他说你考了一本不也是浪费。我说不是的。
后半句我没说出来。我们家看似没有训斥,打骂和控制,用的方法是嘲讽。他们特别明白,那些面儿上好的父母是该如何做的。但是还是没办法逃脱人性幽深复杂的部分。
“正常人的智力,考个一本是很轻松的吧。那些没有考上的人,是智力不正常的部分人啊。”也是我妈的原话。
当然不需要打骂和训斥,整个家庭的氛围,就是这些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事,做不到,就“人间失格”了。我得到了他们基因,就已经领取到了此生最大的恩惠。
当然每件事都要努力,如果不努力,怎么配得上在同一个餐桌吃饭说笑。
当然很早要独立,家庭没有给我任何基本的安全感,如果不坚强独立,怎么可能在世界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