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31,438贴子:41,981,803

2018年二战985考研经验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8年考研已经告一段落,结果也已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在太极的几个月,没有辜负自己这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收获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和成绩,我的考研之旅也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作为一个过来人,结合自己两次考研的经验,浅谈一下考研的方法与建议,这些方法只是建议,不必按图索骥,在学习中找到属于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1楼2018-04-04 15:17回复
    首先,简单谈一谈择校的问题,通过考研让我明白了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目标学校的选择确实很重要,身边不乏一些低分进名校、高分遗憾调剂的例子。大家择校应该关注一下历年录取分数线(结合当年题的难易程度)、报录比、复录比、是否存在歧视等信息,最好找一个考上的学长咨询。我虽比较赞成冲击名校,但还是建议大家量力而行,毕竟学校只是“台阶”并不是“龙门”,遗憾而终再战一年对一个人的身心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耗。大家结合自己的想法、未来打算和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定下最后的目标院校。


    3楼2018-04-04 15:17
    收起回复
      2025-07-31 02:58: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能考上研究生?让我用一句话回答,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踏踏实实的学习”,太极里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并且它的时间表也比较科学,希望大家能严格遵守,如有余力加班加点更好。但切记随心所欲,心情好学个通宵,心情不好给自己放个假,更不要感动自己,每天挑灯夜战却毫无效果。如果你能在规定时间内充分的学习,就已经足够了,不必压力山大、神经紧绷。我在太极的几个月里没有缺勤过一次,但周末还是该吃吃,该休息休息,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最后一个月心态更为重要,大家注意适当调节。一定要注意要“踏踏实实”,不要有太多想法,不要耍小聪明,也不要和老师斗智斗勇,这些都太过幼稚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来太极也都是抱着目的来的。


      4楼2018-04-04 15:18
      收起回复
        接下来,谈一谈各科的学习方法,方法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不上有多重要,但也确实挺关键的。


        5楼2018-04-04 15:18
        回复
          数学:数学一直是考研的大头,每年都有一些大神达到140多,也有一些人连国家线都没到。对于我来说,数学还算强项,两年分数都还不错,今年号称数学难到爆炸,但我还是考了118分,虽然不是很高,但已经足够了,帮我提了很多分,我对数学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首先,数学第一遍基础一定要打好,我用的18讲,结合视频弄透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例题背后对应的知识点,做到一看题就知道考的哪章、考的哪个知识点,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彻底弄懂,看不懂就反复看,实在不懂就问别人,总之基础很重要。还有一定要记笔记,我记了一整个厚本,对我学习真的很有帮助。打好基础就要多做题了,先分章做题,见识一下知识点的考法,见多了做多了自然就下意识的提笔就能写了,然后做真题、模拟卷,最好模拟考试的时间进行自考。我个人做了大量的题,1000题+660题+2遍真题+8套卷+4套卷,由于我第一年基础打的比较好,这半年主要就是做题了,大家不必学我,适当的做一些即可。最好每月参加一下太极的月考,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下针对性的调整,后期一定要进行模拟自考,这能有效规避考场上的突发情况。总之,学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多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6楼2018-04-04 15:18
          回复
            政治;说实话政治是我花费精力最少的一科,最后分数69分,也还可以。首先,***永远是***,考研两年肖秀荣几乎命中大部分大题。前期精讲精练+1000题,后期各个机构的模拟卷选择题+肖四大题,也可以看看大题通用模版以防万一。我政治从9月份开始每天2小时,后期背诵多费点时间,没有花大量的时间。政治这门学科,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和方法,同一套卷在不同地区分数都不同,大家只需掌握他的学习体系即可,不必费尽经历钻研每个知识点,还有就是政治选择题才是最重要的!选择题才是最重要的!选择题才是最重要的!


            8楼2018-04-04 15:20
            回复
              专业课:其实专业课没什么好说的,各个学校的出题和方向都不同,我属于半跨考的专业课,第一年就是吃了专业课的亏,第二年专业课几乎投入了最大的精力,我反复的把书看了四遍,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理解透彻,最后时间不够就只能把历年真题背了背,我考的学校专业课比较难、比较偏,每年只有几个人能超过120分,今年更是一道原题都没有,不过幸好看了四遍书,还是有些基础和理解,最后打了114分,不算高但是也没怎么拖后腿。不同学校的出题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只要把真题研究研究就能打上130多,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专业课进行安排,建议专业课尽量提前安排复习。最好找一个考上的学长好好咨询,最好他本科还是那个学校的,因为出题老师可能就是给他上过课的。


              10楼2018-04-04 15:20
              回复
                最后,考研是一场修行,越努力,越幸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愿每个努力的考研人都能如愿以偿。加油吧,少年!


                11楼2018-04-04 15:21
                回复
                  2025-07-31 02:5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英语:这半年多我侧重的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我基础并不好,只擦线过了四级,但通过半年的学习,将英语成绩从61分提高到74分,这个成绩我很满意。我对英语的学习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真题为王”,我将20年真题做了3遍,其他模拟题一点也没做,第一遍只做阅读,不在意文章内容和问题,只在意单词,将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摘抄、背诵,第二遍对阅读进行精读,弄清楚文中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体型、每道题的答案选择,同时对完形、翻译、新题型进行练习(可以先看看每种题型的方法视频,里面的单词也要进行摘抄),可与阅读穿插进行,最后一遍对近5年的阅读(有时间可以更多年,我后期时间不够了)进行全文翻译(一定要在纸上写),再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答案点在哪,为什么选这个选项,根据问题适当的总结一些方法。最后一个月背作文,多背几篇,再背一个模版,尽量来吧,最后一个月背的特别多。给大家列举一下我看的视频,完型、新题型-李玉技红花绿叶、翻译-唐静,中间我还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进行单词复习和补充,阅读和作文我没视频只看的书,分别用的黄皮书和买的作文模版。英语主要还是阅读和作文,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计划。


                  13楼2018-04-04 15:38
                  回复
                    英语:这半年多我侧重的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我基础并不好,只擦线过了四级,但通过半年的学习,将英语成绩从61分提高到74分,这个成绩我很满意。我对英语的学习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真题为王”,我将20年真题做了3遍,其他模拟题一点也没做,第一遍只做阅读,不在意文章内容和问题,只在意单词,将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摘抄、背诵,第二遍对阅读进行精读,弄清楚文中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体型、每道题的答案选择,同时对完形、翻译、新题型进行练习(可以先看看每种题型的方法视频,里面的单词也要进行摘抄),可与阅读穿插进行,最后一遍对近5年的阅读(有时间可以更多年,我后期时间不够了)进行全文翻译(一定要在纸上写),再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答案点在哪,为什么选这个选项,根据问题适当的总结一些方法。最后一个月背作文,多背几篇,再背一个模版,尽量来吧,最后一个月背的特别多。给大家列举一下我看的视频,完型、新题型-李玉技红花绿叶、翻译-唐静,中间我还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进行单词复习和补充,阅读和作文我没视频只看的书,分别用的黄皮书和买的作文模版。英语主要还是阅读和作文,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计划。


                    15楼2018-04-04 15:38
                    回复
                      ??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4-04 15:43
                      回复
                        楼主跟我成绩简直一模一样我考的工科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8-04-05 10:43
                        回复
                          楼主二战档案是怎么弄的啊 签三方协议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5-02 18:10
                          回复
                            楼主你好,您的三方协议是怎么处理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5-30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