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22日漏签0天
歌手吧 关注:94,495贴子:468,31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歌手吧
>0< 加载中...

歌手S02E12 绝境振翅辨雀鹄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每年突围赛的结果,似乎都缺少一些悬念,该进的都进了,遗憾也早就预感会是遗憾。但这不妨碍突围赛成为一个“绝境”。有的人准备了很长时间、精心打磨,但是对我来说,这种“绝境”给歌手的压力和刺痛、激发他们表现出的更多自我的、本能的东西,才是我真正喜欢的。这样情况下的表演,能让人看出一个人最真实的特质、无法掩饰的修养底蕴和精神厚度。
清明节陪伴家人,平时时间又不充裕,这次还是感觉许多想写的东西没有写,没有写透,比如李泉和华晨宇的部分。时间精力水平都有限,但我已尽力。


2025-09-22 09:3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李晓东《我心常自在》
李晓东老师虽然在这个舞台时间不长,但总是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
我曾经这样写过:
“明明该是越过山丘的年纪,却总觉得他的渴望和不甘非常炽烈。而没有与时俱进的音乐风格,并不是说明他老了,只是说明他缺少真正顶尖音乐人的灵气和悟性。”
这一次的表演,倒是隐隐有几分想要“越过山丘”了,但依然带着他的矛盾:想法和能力之间的矛盾。
唱的是心常自在,人却极不自在,浮夸的流苏,僵硬的动作,近乎讪讪的表达,是舞台训练严重缺乏、自信心也不足的表现。
中国民乐,虽然从原始阶段脱离之后,有很大部分是宫廷礼仪的一部分,但很早的,音乐就成为了士大夫阶层表达个人志趣的方式,也就是和绘画、书法一样,很快脱离了纯粹技术层面,而早熟地向表现主义的方向跳跃。因此,民乐的精神内在往往太强大了,当歌曲里出现民乐的时候,必须有相当的演唱与之抗衡,不然太容易被其气质压倒。看看霍尊那穿云裂帛的小嗓,腾格尔那刀削斧劈的撕裂,谭晶和韩红大气磅礴的高音,再来看看李晓东,能力、气质,都完全够不上这首歌的需要……
其实在录音版中,没有刘效松的大鼓和刘麟的三弦,一开始就进入了摇滚的节奏中,整体的融合做得还好一点。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KZ《孩子》
KZ在这个舞台最精彩的一首歌,技巧和情感完美的结合。
前奏的solo很明显的加州旅馆的影子。
第一段就教科书般的展示了女歌手在低音区怎么做感情表达。头声混不进多少,唱太实又不好听,这样尴尬的音区,既容易失误,又不易出彩,许多女歌手都是小心翼翼的应付过去,专心副歌往中高音去了。而KZ靠着有质感的声线,加以出色的气息控制,端出了一道动人的“前菜”。
气声、哭腔、颤音、渐强、渐弱,KZ的技术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却又丝丝入扣的融化在情感里,让我们若非专门注意,就已经被这首歌漩涡一样的情绪吸进去。KZ在有限的音域(账面依然最高不过D5)里展现了巨大的层次和爆发力,尤其是转调以后,厚实的胸声产生的爆发力实在是催泪。这是何等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啊!
这首歌以歌词来说,本来是父母对孩子糅合了慈爱、责怪、原谅种种复杂情感的告白,但KZ的处理很特别,她把菲语部分的感情唱得相当浓烈,如同孩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彻悔悟;而中文部分则敦厚柔软,如同父母充满谅解的嘱托。让人极容易产生代入感。
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菲律宾语,还是中文,不管是抒情的段落,还是激情爆发的段落,KZ保持了几乎唱片水准的统一性,这就不仅仅是天赋使然,明显就是日复一日对嗓音控制的磨练和对发声方法的精益求精才能造就的。
唯一的瑕疵是
“只愿你记得留下的爱不灭”,把“记得”唱漏了,导致这一句的意思完全反了过来。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李圣杰《说散就散》
其实我不明白说散就散为什么能火。但就算如此,李圣杰的演唱还是进一步拉低了这首歌。说实话,李圣杰的稳定度和控制力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但是平庸的声线、苍白的个性、更致命的是段落生硬刻意的编曲毁了全部。有了李圣杰的衬托,你们会知道串讲人的珍贵。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天《玫瑰玫瑰我爱你》
低音音色迷人,后面有自己的爆发,是一个不错的“选秀作品”。耳帝觉得她是特质流,会是个不错的录音歌手,目前的能力不适合现场而已。但我觉得张天至多会是个相当不错的“发烧”录音歌手。但是要成为真正的好歌手,如果不遇到逆天的伯乐制作人,还是得自己精进,把个人的深度和值得品味的积淀修炼出来,把自己更好的华语音乐品味淬炼出来。这和是不是现场表演无关。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郁可唯《影子》
其实这首歌,当背景听还是很舒服的。但要细究,毛病很多。
首先,就是选歌失误。选一首并没有什么深度的芭拉情伤歌曲,既没有故事可讲,在立意上也落了下乘;况且,这首歌本身就是制作相当成熟的商业歌曲,相对绵密的歌词唱句和饱满的配曲非常不利于郁可唯发挥她声线最美的一面。郁可唯的版本,第一遍主副歌,还是做了减法,听的还算舒服(但依然感觉处处被框住);到了第二段乐队加了进来,几乎是重蹈了霍尊《你好吗那个少年》的覆辙,感觉一直在被激情澎湃的伴奏主导,虽然她很努力的完成了高难度的主副歌,个人特质和魅力却也几乎被遮蔽。(看看霍尊同学,是怎么巧妙的把华彩部分独立于演唱之外,并怎么让伴奏即便到高潮还是不断的卸力、留白,为烘托声线而服务的)
其次,这首歌副歌旋律是一个8度大跳,然后再回落到5,问题就在于这个回落。郁可唯在C5(升Key后D5)处的强头声非常漂亮,但落到G4附近时,为了要爆发情感,郁可唯必须放弃主歌部分平衡混声的完美配比,寻求胸声的支持,此时她胸声力量不够的问题暴露无疑。不但音色断裂明显,情绪冲击力也顿时弱掉了,发声位置也从中后段开始显得纷乱杂陈。“陪在你身旁”这一句,明显是设计要用强声,就是因为“身旁”两字恰好横跨了她的换声点,因此在发声上犹豫不决,发得相当含混不爽快。从这里也隐隐可以看出,郁可唯的演唱体系,虽在某些歌曲里已臻于至美之境,也依然有其硬伤存在。我不确定后期的调音是否对听感有过大影响,但同样是混声演唱的大师,如韩红,如齐豫,如林俊杰和林志炫,全音域混声,位置稳定、强弱自如,跨换声区时不管偏头声还是偏胸声都有自己的一套保持音色的方法。
最后,以柔见长的郁可唯,虽然也能偶尔展示一把爆发力,但这毕竟不是小嗓的她的特长。个人觉得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才是她展现情绪的最大杀手锏。而在这首歌里,她以短搏长,后半段不止一处高音都略出现了分叉的状况。即便到最后回复弱混的美好声线,那句
“影子离不开光,我们都一样”比起歌曲开头部分近乎完美的拿捏已经略显涣散了,足可以看出这首歌对她的消耗之巨。事实上,此类并不含蓄、直抒胸臆的情歌,往往大力出奇迹,感情宣泄是第一位的,唯美反而是第二位的,唱功远不如郁可唯的歌手,在此类歌曲中凭借更真实的语言感未必不能达到同样的动人程度。
卖大力丸似的洒狗血,实在不是你郁小姐的特长啊。吃力不讨好。
郁可唯在《歌手》舞台匆匆的三首歌,最好的还是初登场的那首《飞鸟与鱼》。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Sunny II》李泉
李泉在《蒙面歌王》上表演的《Sunny》就曾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这次在《歌手》上看,即便整体编曲、框架几乎没动,却依然能给我如此的新鲜和快乐,充分证明,这真的是不错的音乐。
007经典配乐,然后电子化,织入MJ式的迪斯科节奏,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的电子长滑音(这是种复古的科技感哈哈哈),机械舞,元素杂糅在一起,是一种从回忆里走出来的幽默荒诞的感觉,从而在这种幽默中,李泉可以不动声色的伸出他的刀锋,聊一些单独谈起来太严肃的问题。
来看看《蒙面》版本的歌词吧:
SUNNY
谁家的快递
敲我的门
SUNNY
昨完的PARTY
还有一点昏
这床单真美
被阳光包围
这天气工作
像在犯罪
SUNNY
能不能别开会
SUNNY
阿婆过马路
颤颤巍巍
SUNNY
一个不小心
她哎呦喂
马上被包围
一句又一嘴
却没人敢上前
怕有地雷
SUNNY
别想太多
你会不会
SUNNY
隔壁谁说话
吓我一跳
SUNNY
两亿的投资
都算小CASE
右手一摆
OTO
面不改色
唾沫在飞
SUNNY
慢慢做
先别吹
SUNNY
女友的电话
天天在催
SUNNY
房子证在哪
想好了没
地段或面积
它是个问题
也舍不得你
排剩女的队
HONEY
就这样吧
来个干脆
SUNNY
闹哄哄的世界
天快黑
SUNNY
时间太宝贵
不该浪费
昨天错与对
今天白与黑
大家都有一张嘴
SUNNY
往明天追
I LOVE YOU
更尖锐,更直面一些社会的问题。
但虽然犀利,却是轻松的,李泉用电子的曲风消解了全部的严肃性,而只留下反讽的幽默,让人颇想起陈奕迅的《娱乐天空》:
世界荒诞,身陷其中,却也有几分尴尬的身不由己。
而《歌手》版,虽然和谐地不那么针对社会争议,却浮现出一种面对时代变迁内心的焦虑和无力,较之上一版毫不逊色。
Sunny
隔壁的男孩
真的很宅
Sunny
天天追直播
我不明白
他口吐莲花
天南地北
她樱桃小嘴
玩偶般的美
Sunny
你好虚拟
好妩媚
Sunny
明星的新闻
街头巷尾
Sunny
敲几下键盘
弹幕横飞
谁和谁恩爱
谁把谁出卖
戏里和戏外
难分悲喜
Sunny
你来发言
我来看戏
Sunny
霍金的时间
走到终点
Sunny
伟大科学家
都爱音乐
宇宙的秘密
孩子的习题
区块的链接
油盐柴米
Sunny
逃不过一声叹息
Sunny
世界变很小
在你手里
Sunny
距离很遥远
哪怕坐一起
手机很危险
藏太多秘密
手机是器官
形影不离
Honey
该怎么办 断舍离
Sunny
人工的智能
会下围棋
Sunny
无数的空调
交错了四季
吵闹的世界
融化的两极
变老的父母
可爱的baby
Sunny
往明天去
I love you
我爱你
I love you
是的,面对摔倒的老人、物质化的女友、互联网新贵画的大饼,我们至少还有选择;但面对融化的两极、数字化快餐化的时代、霍金的离去、父母的变老,我们却束手无策,却还有“可爱的Baby“、“油盐柴米”在催动着我们连忧虑都不得不匆匆忙忙。
那一种焦虑,那一种慌乱,那一种目不暇接,确实让人感觉是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每个人无法停下脚步的真实处境。于是这样一首戏谑的歌曲,不同于腾格尔、华晨宇那两首厚重到你实在没办法重复去听的呕心沥血,它可以一再的循环、一再的被玩味。它就是我们前行的步调、喘息的声音,我们可以伴随它生活,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发现它的震耳欲聋。
当最后“game over”响起的时候,感觉是爆了一枚彩蛋,我仿佛听到孙燕姿在唱“迟早都要,向上帝报道”,人生如游戏,但不能游戏视之,它需要每个人认真的、竭尽全力的、同时又带着这一分自嘲、轻松、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关卡。耳帝说它是音乐版的《头号玩家》,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
那么再游戏一句,这样一个创作模式,我们可以预计 还会有Sunny III,Sunny IV,Sunny 2046…,即便李泉不唱,这些歌也一样会自动的生长,偷偷的在我们心里冒出来、狡黠的出现在我们自己对新时代、新事物、新现象左支右绌狼狈不堪的每一个时刻。


2025-09-22 09:2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卷珠帘》霍尊
E.M.Forster在论小说的时候曾说过:“小说家永远不应该追求美,尽管我们知道要是他达不到美,那就失败了。”
他的意思是,美是一种自然积累的结果,但不是过程和方式。美就好像那海市蜃楼,你越朝着它走,就越会迷失。
在歌曲上,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当然,如林志炫,如霍尊,或许也如郁可唯,他们的天赋和特质能让他们如此轻易的达到美,以至于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在制造美本身,这无可厚非,但对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这样的美空洞了一些,虚幻了一些,而且也往往会让人把更多的精力吸引到他们的技巧上面去。
聪明的李健也是唯美的,他的中音区混声能力鲜有人能及,但他用厚重含蓄的人文关怀来作为他歌唱的血肉,作为他丰沛的表达的对象,于是他的演唱就每每免于技术层面的苛责和审视(实际上,他是同样经得起审视的),甚至让人忘记了他的演唱,而让人更把精力放在精神和情感的层面。
霍尊这首卷珠帘,本场人声美的巅峰,好听,但我无感,对不起。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腾格尔
最后两首歌,是两首太厚重的、让人颤抖的歌。
不但听的人颤抖,唱的人同样颤抖,而我写乐评的时候,也心颤得下不了笔。因为这样的歌词,这样的旋律,这样的表达,已经是人类情感的极致,我已经想象不出一个人如何在五分钟里面还能如何爆发出更多一丝的力量。
其实,腾格尔是把《天堂》又唱了一遍。虽然旋律不同,歌词不同,其实它们是同一首歌。那就是草原千百代人迎风涉雪、逐草溯河的亘古史诗。
斯琴高娃和腾格尔两位老人,一个近七十岁,一个近六十岁了。
当他们念出、唱出“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的时候,自然就带了一种岁月横流的震撼。斯琴高娃老师的哽咽,腾格尔的嘶吼,总有一种长歌当哭的感觉,让人忍不住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诗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甚至想起于右任的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从字面上看,诗里是没有缺憾的,那并不是一个回不去的家乡。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已经被亲自拜访、亲眼见证。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就算是落泪,也当是欢欣的、回家的泪吧。
可是,还是不对,为何这首歌的孤儿感如此之强?
“虽然己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 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
是啊,很明显,连母语都遗忘了,还需要请求草原的接纳,甚至,连自己也是高原的孩子这件事也需要强调、需要确认,本身就有一种被放逐的意味。于是那首歌,永远不会是关于自己的,而只能是心里的、关于父亲河母亲的。“我”虽然身躯回到了草原,灵魂**原感动,依然不是属于草原的。
那么这个家园,这个“天堂”,还真的存在么?
于是自然的,便会想起《百年孤独》里,布恩迪亚家族兴衰起落的悠长历史,那些鲜血淋漓的挣扎和仓促萧然的遗忘,一切在簇新事物日常的更迭中,温柔流逝。时代变迁,蒙古人心中的祖先故土,也面临着这样的萧然。
但是,蒙古人怅然讴歌的,并不是区区百年的家族、马孔多的方寸之地啊。 那是额尔古纳河滋养了两千年的民族,那是成吉思汗挥鞭欧亚的苍狼大陆,那是翻腾在他们血液里的万千先灵的桀骜本性。那是没有那么容易被几十年的变迁斩断的东西——但也唯其如此,这种现代文明引起的变迁和撕裂,才引起草原人那么强烈的痛感和空虚。
说到乡愁,我一直觉得有三层不同的愁绪。
怅望家乡,不见父兄,饮恨终老,这是最浅近直接的;
离了生身的家园、失了精神的家园、无处不能去又无处是归途,是现代人普遍面对的;
唯有家乡始终长在血脉深处、似乎伸手可触,却越尝试越觉得无法真正回去的,才是无间地狱般的乡愁。
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也正是父辈传承下来的东西,从我们灵魂深处回归的呼喊,面对撕裂之痛的反噬。
腾格尔这首歌的演唱将他强弱的铿锵对比发挥到了极致,将这种情绪渲染得如此强烈。
这首歌最高音不过是HighC的高度,若是年轻时的腾格尔,也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也正是已近花甲、还要拼着原Key、拼着破音失控也要嘶吼上去的这种不甘和渴望,让我们尤其感到震动。
这一刻,草原万千的英灵,都在虚空中,静静注视着这个想要回家的孩子。 他不是一个人在唱歌。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华晨宇
腾格尔斯琴高娃两位老艺术家的表演,不仅仅是个人能力和修养,更依托了如此强烈的民族情感、家园情怀、时代伤痕,以至于厚重如森严绝壁。
于是接着演唱的、极端个人的、自我的《我》,便似乎是要以一个渺小个体的力量,去对撼这山壁;以一个脆弱灵魂的呼喊,来与一个民族的亿万英灵争鸣。
我仿佛看到的是齐天大圣孤独的背影,面对十万天兵天将的天罗地网。如此悬殊悲壮,况且,就算是齐天大圣,也终会力竭、败下阵来。
华晨宇是怎么做的?致敬,但不复制。
两年之前,我借着蜜月旅行的机会,去了向往已久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巍巍斯馆!深不见底的馆藏,不断在眼前炸开的一件件伟大作品、一个个伟大名字,让两天的泡馆时间都如此短暂。妻子在男神莫奈的睡莲前开心得像个孩子,而我则被西奥多卢梭的丛林深深攫住心智。
但是,你要问在大都会最震动我的一件艺术品是什么。
我会说,就是这个中式庭园“明轩”。

每个贸然踏进明轩的游客,都会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装饰现代、人来人往的走廊,突然如同时空切换般,只一扇门就来到了粉墙黛瓦之中。阳光斜斜从玻璃天顶洒下,如同一切回到过去的梦境;芭蕉、假山、长廊、泉水,猝然的安静如同一记耳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我当然知道这个庭院的传奇。网师园、以及东园的那个试做品,都是我从小奔跑玩乐的地方。但是,它们总是喧哗嘈杂的,唐突的几步,就能从这头跑到那头。流连在一步一景的园林之中,这样一个庭院,若非总是有特别的解说,它漂洋过海被复制到了美国,都太容易让人浮光掠影匆匆路过。我从前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一个普通的庭院,为何能代表苏州园林的美。
踏进明轩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恰是因为明轩,不是网师园里的殿春簃啊!
陈丹青曾经说过,一幅作品是有它的环境的,只有挂在它本来的美术馆、属于它的那面墙上,这幅作品才是完整的。因而,明轩绝不是苏州园林的复制。它突兀的出现在人来人往的博物馆,如此精确的还原出苏州私家园林本来应有的宁静素雅的气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达。殿春簃的那面墙是网师园,而明轩有着自己的这面墙,它是大都会二楼北翼、中国悠长意蕴的致命一击。
所以,回过头来,聊聊华晨宇的这首《我》。标志性的服装,照搬的歌曲框架和大致不变的编曲,甚至一开口,都和当年哥哥的语气、质感如出一辙。如此虔诚的致敬,却不能掩盖华晨宇本身强大的个人特质——同明轩一样,看似复制,却挂在“华晨宇”这一面墙上,形成的是另一件独特的、完整的作品。
“我”,又是个很幽深的问题,打开了讨论,也许再写一万字都不够。哲学几乎所有的命题,都围绕着“我”展开。“我”是一切的出发点。
我与世界、我与他人、我与非我,永远在拉扯,在妥协,在对抗。
我的存在,我的价值,我的意义,永远在怀疑,在自欺,在寻觅。
人被抛到这个荒唐的世界上啊,很难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伟大学说。但每一种正确,都似乎都不那么正确。唯一能抓住的着力点,也不过是个“我”字。我的卑微,我的自豪,我的乖张,我的温柔,我的平凡,我的不同,我想要的,我不要的,我的底线,我的下限。只有当我自己先去接纳、去审视、去拥抱了,然后再去面对世界、他人对我的反应,对我的好与坏,才会真正找到自己的一条荆棘之路。
因此,《我》这首歌是独一无二的,恰在于曲作者、演唱者张国荣这一面丰富的背景墙。当我每每看到电视选秀里,那些捶胸顿足、穷形恶状演唱《我》的歌手的时候,我心里总是会近乎冷酷的问道:你是谁啊?你的“我”,真的有琉璃屋,真的有孤独的沙漠,真的能开放得赤裸裸么?
华晨宇有。看他一路走来,即便不用关心他的家庭、成长和个性,仅仅听他的歌,看他的创作,就会发现无处不在的“我”的影子。从致敬式的那首《微光》,到每年仪式性的歌唱,以及他每首歌里散发出的敏感与坚定,我们可以感觉到那个灵魂的不安和挣扎时不顾一切的巨大力量。
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到了他罕见的使用了强转弱的情歌式唱法,听到了他从胸口喉间挤压出来的哭腔,看到了他孤独无依又充满渴望的眼神,脆弱抽搐的肢体。
得益于更强的演唱能力,华晨宇版本相对张国荣的录音版本,升了3Key,从B升到了D,也不再多升,让最高音在最纠结、表现方式也最丰富的换声区绽开。前两遍主副歌还是比较平衡的混声,然而,当最后的副歌响彻,华晨宇突然爆发出如此强大的胸声,仿佛真的是在用全部生命在歌唱,全部生命去碰撞,全部的生命去绽放,绝望的神态与这巨大力量的对比,恰是“最坚强的泡沫”完美的演绎。
是的,《我》这首歌是个人的、内心的、微不足道的呐喊,但这种渺小而猛烈的力量,却隐隐然来自于一首比父母、比草原更古老、更原始的歌谣。那是属于生命、属于人的咏唱。
于是我突然明白,其实腾格尔和华晨宇两首歌的对比和对峙是表面的。我们会发现,那磅礴的原野、奔腾的河川中,每一个灵魂,都曾经如此的孤独过彷徨过呼啸过脆弱过也自我发现自我绽放,独身去面对整个世界的不解和默然。腾格尔的宏大叙事里装不下、藏不住的,依然还是“我”面向父母之地仍无家可归的孤独和挣扎;而无论是张国荣,还是华晨宇,他们伟大的自我坚持和自我救赎,其实像极了那些父辈诗歌中咏唱的故事——或许,我们唱给孩子们的歌谣里,就有他们。


  • CrazyInDark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心中四票:华晨宇,腾格尔,李泉,KZ
浮华而流于形式的决赛,按照往年惯例,我应该不会写乐评(但也不排除出现了让我不能不单独写的优秀作品),咱们巅峰会见~


  • kimihilo_41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苏诗丁被吞了吗?


  • 晨练宇宙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评得很好


2025-09-22 09:1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算命先生40
  • 专业歌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神在这里乐评了, 辛苦了。
不过这吧无脑黑很多,很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歌手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