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殉情有深刻认识,是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小说影响很大,里面爱情很“黄”,也很纯,很美好。只是读到最后,两人双双自杀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但又一想想,以日本人追求纯粹的偏执个性,似乎又非如此不可。日本人似乎对死亡有种迷恋,无论是循道的武士,还是输了战争的将军,亦或犯了罪过的普通人,死,就成了对世人,对自己,对道义,对自己的信念最后的交代。而这点似乎跟我们中国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大相径庭。
据说早在唐代以前,我们中国人也是推崇以死谢罪的,譬如舍生取义就这意思,譬如二桃杀三士,就这么回事。只是后来,人“聪明”了,也就狡猾了,也就无耻了。反正就那么回事了。
然而,通过那本书,确实对爱情,对殉情有了更一层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