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里阿尼吧 关注:115贴子:463
  • 16回复贴,共1

殉情,真的是真爱的最终结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o my favorite Amedeo Modigliani, the sentimental boy of Muses', and the last noble in the kingdom of art.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4-25 14:08回复
    第一次对殉情有深刻认识,是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小说影响很大,里面爱情很“黄”,也很纯,很美好。只是读到最后,两人双双自杀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但又一想想,以日本人追求纯粹的偏执个性,似乎又非如此不可。日本人似乎对死亡有种迷恋,无论是循道的武士,还是输了战争的将军,亦或犯了罪过的普通人,死,就成了对世人,对自己,对道义,对自己的信念最后的交代。而这点似乎跟我们中国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大相径庭。
    据说早在唐代以前,我们中国人也是推崇以死谢罪的,譬如舍生取义就这意思,譬如二桃杀三士,就这么回事。只是后来,人“聪明”了,也就狡猾了,也就无耻了。反正就那么回事了。
    然而,通过那本书,确实对爱情,对殉情有了更一层的认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25 14:18
    回复
      2025-08-12 22:1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过,那毕竟只是小说,而真正让人对殉情有真实却深切感念的,是在了解了意大利天才画家 莫迪里阿尼和他的妻子 珍妮·赫布特尼之后。而殉情这一幕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现实当中。
      美丽的珍妮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4-25 14:22
      回复
        跟同时代那些粗陋浅薄,沽名钓誉,乱七八糟的艺术混混不同,莫迪里阿尼是位真正的天才。他的艺术既继承了自希腊化时代起,那种高贵的优美,又开启了新时代里的表现风格。他擅长将古希腊的审美意识糅合进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他的人体造型,罕见地将古代的审美哲学跟现代的简约注意结合到一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25 14:32
        收起回复
          他的人体造型通常是修长的,尤其有修长的脖颈、躯干和四肢,这种造型是古希腊时代的美学之一,也是极端难以把握的表达方式,在其后,似乎只有“艺术之父”米开朗基罗尝试着驾驭过,譬如他的小卫雕塑就有这特点。太过修长的脖颈。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25 14:36
          回复
            而这种艺术哲学,在莫迪这里似乎操纵得得心应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4-25 14:37
            回复
              细长的人体,让莫迪的艺术充满了美感,跟那些狂力的暴躁的歇斯底里不同,莫迪里阿尼的美感是种高贵的优雅之美,是含蓄的,沉静的,和平的,带着一种贵族气息。实际上,在上世纪初页,当几乎所有画家都沉迷于各种张狂的表现主义风格中,都赤裸裸地揭示人性的丑陋作为时尚和方向时,莫迪的这份贵族气息是格外难能可贵的。这个贵族出身的天才,在激流中没有迷失,依然在固守自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4-25 15:59
              回复
                一个人若没有自律,是容易狂妄的。同样在那个以张狂为时髦,以离经叛道为正道的时代,一个内心真正丰富的,具有真才实学的艺术家,是会感到落寞的,孤独的。于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排解途径---豪饮。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25 16:02
                回复
                  2025-08-12 22:1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跟同时代的巨星毕加索不同,莫迪这个外表斯文儒雅的人,性格中具有狂热肆纵的一面,而外表凶悍的毕加索却常常是一位精明的细致的生活及理财高手。不得不说,这是件极其有趣的事。
                  豪饮,挥霍让莫迪时常处于一贫如洗的边缘,更让他本就虚弱的体质变得更糟。而这一切都如同毒菌一样蚕食着他的生命,同时,也蚕食着她美丽的妻子,珍妮·赫布特尼的心❤。她的心是完全属于他的,就像阳光一样照耀和抚慰着他。可是,这并不能挽救他孤独而高贵的灵魂,他还是不可救药地在死亡道路上滑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4-25 16:10
                  回复
                    1920年1月24日,冬天的巴黎格外寒冷。连日阴沉,让本就灰暗的天空,变得如冥界一般暗淡幽晦。据说那天还飘着小雪,我想那雪花一定不是洁白的,而是灰色的。
                    就在那一天,在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好像又付不起酒钱的天才,被几个酒保一顿胖揍之后,旧疾复发(肺炎和脑膜炎),永远告别了这个让他五味杂陈的世界,也许不,也许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个所谓的世界,他在意的只是他的妻子---那个跟随他在贫穷中苦苦煎熬,而不离不弃的美丽女人,珍妮·赫布特尼。
                    “我们每天吃一顿饭就够了,亲爱的,我觉得都挺好。”珍妮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4-25 16:20
                    回复
                      “我的艺术只是为了记录我妻子的美。”
                      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一生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画他的妻子。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白天的,黑夜得,坐姿、站姿、仰躺、趴伏……在他眼里,她的每一处肢体,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时分里,都美若天仙,绝世无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4-25 16:2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4-25 16:24
                        回复
                          然而死神还是残酷地将他们阴阳两隔,不,也许对于爱情,死神也不能隔绝,三天后,1月27日,珍妮·赫布特尼从寓所楼顶一跃而下,又重新回到了她爱人的怀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4-25 16:27
                          回复
                            这是疯狂?愚蠢?还是卑怯?抑或痴迷?内心没有爱的人总会以各种亵渎去审视他人的爱情。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其实不就正是仇恨吗?是的,爱情固然会引起诸多烦恼,可是如果没有爱情,那么人类的罪孽会更深,烦恼会更重,因为人类本身就是这副德性。而作为凡人,除了爱还有什么能化解仇恨呢?所以,所有那些对珍妮的误解,所有对人类爱情的鄙弃,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自己没有,所以便要毁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4-25 16:33
                            收起回复
                              2025-08-12 22:04: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死去的只是肉体,灵魂是会不朽的。天才、美人、痴爱,不是你们不幸,而是你们太过荣幸,竟把这世间几乎所有宝贵之物全都占为己有。是的,是因为你们太幸运了,以至于无法长久于世。
                              愿美好的灵魂在上帝的怀抱里永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4-25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