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事 初识
2004年,我初三,面临中考。
那个时候网络还未普及,交流都靠信件。
在那个情感懵懂的年纪,我认识了一个人。
是在红山晚报上看到了他的文章和联系方式,写信试试,竟然收到了回信。
他在蒙中,对于成绩平平的我来说,红旗中学是想都不敢想的,蒙中是殿堂一般的存在,他呢,文章写的好,名字也好听,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男神一般的级别。
那个时候我喜欢写文章,读一些《最小说》一类的青春类文刊。并没有确切的写作风格。经过他的引导交流,我找到了写作的技巧与方向,我们有了共同喜欢的作者,准确的说,是我喜欢上了他喜欢的作者。
中考的时候,我买了第一本他推荐的读者的书,韩寒作品集。
放假了,我们没有办法通信,于是,他在我的每一篇日记中陪我度过了那个酷热难熬的假期。
当然,我并没有如愿考入蒙中。
他说,对于中考,我们期待的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是奇迹。
这句话,我记了14年。一字不差。
他说,在新生名单里面找了我很久,很失望。
我记得当时心如刀绞的难过的泪。
再后来,我们通信,聊学校的事,聊安妮宝贝,聊穆斯林的葬礼,聊信仰……与,不敢明说的感情。
留在那个时期的是满满两大本日记与每一篇里面的他。
2004年,我初三,面临中考。
那个时候网络还未普及,交流都靠信件。
在那个情感懵懂的年纪,我认识了一个人。
是在红山晚报上看到了他的文章和联系方式,写信试试,竟然收到了回信。
他在蒙中,对于成绩平平的我来说,红旗中学是想都不敢想的,蒙中是殿堂一般的存在,他呢,文章写的好,名字也好听,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男神一般的级别。
那个时候我喜欢写文章,读一些《最小说》一类的青春类文刊。并没有确切的写作风格。经过他的引导交流,我找到了写作的技巧与方向,我们有了共同喜欢的作者,准确的说,是我喜欢上了他喜欢的作者。
中考的时候,我买了第一本他推荐的读者的书,韩寒作品集。
放假了,我们没有办法通信,于是,他在我的每一篇日记中陪我度过了那个酷热难熬的假期。
当然,我并没有如愿考入蒙中。
他说,对于中考,我们期待的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是奇迹。
这句话,我记了14年。一字不差。
他说,在新生名单里面找了我很久,很失望。
我记得当时心如刀绞的难过的泪。
再后来,我们通信,聊学校的事,聊安妮宝贝,聊穆斯林的葬礼,聊信仰……与,不敢明说的感情。
留在那个时期的是满满两大本日记与每一篇里面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