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剑雪对吞佛童子的影响、兼论宵与吞佛童子
这是很多喜欢双邪的道友喜欢讨论的话题。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剑雪无名后续对吞佛童子虽然有影响,但是并不是太大。在吞佛童子失忆之前,曾有一次因为剑雪无名而失控,也即前文所说在与叶小钗的战斗中,因为一片断根的草叶而分神。在他回到异度魔界之后,亦曾问袭灭天来:“有一个问题,吾只能问汝。赦道开启的那晚,下了一场大雨,今日前去杀敌,又见满目的断叶,什麼理由让吾变了。”坚决贯彻人物杀死剑雪的吞佛在故地重游之时或感心中萧瑟凄凉。然说是因此让吞佛改变,理由还是不够充分。
吞佛童子的转变的根源在于被自己泄尽记忆之后受到了一步莲华的影响,他开始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
如同一剑封禅当初遇到剑雪无名,吞佛童子遇到了一个和剑雪相似的人,奈落之夜宵。宵是黄泉之都制造的生命体,与剑雪有着一样单纯和懵懂。
之后吞佛童子数次接到任务对付宵,最后都是手下留情。最后一次,袭灭天来甚至让黄泉吊命随行以确保吞佛完成任务,然而吞佛却做了一场戏,表面上杀死宵,实则让宵假死后来将宵的藏身之处告知殷末箫,让殷末箫前去救人。当然此时的吞佛童子心性虽然有所转变,但也并非善男信女,对魔界的任务大多还是尽力完成,而对宵也是难得的网开一面了。究其原因,也不无受到剑雪的影响。当初的吞佛童子能毫无犹豫杀死剑雪无名,虽然我想他并无后悔,但是并非没有负歉与愧疚。
到后面吞佛童子查看了戒神宝典,知道了自己过往的记忆。剧情里并没有明确再写吞佛对此事或对剑雪的相关,只是有两段剧情或可玩味。
一次实在空谷残声(萧中剑)为救月漩涡闯入魔界关卡:
九祸:这个心魔关卡又名‘忘却’,设此关者,用意在忘却你心中最在乎的遗憾。
吞佛童子:但这忘却的方式,是杀死对方,更杀死自己。
九祸:当年你闯此关的敌人是谁呢?
吞佛童子:秘密。
九祸:哈,纸包不住火,你认为吾没看见你的结果吗?
吞佛童子:女后竟然也爱明知故问。
九祸:你可以选择不动手,你却动了,杀死自己的感觉如何?
吞佛童子:如关卡之名,吾已经忘却了,女后的敌人又是谁?
九祸:你想了解我的秘密吗?
吞佛童子:属下不敢窥探啊!
另一次吞佛童子在与进入魔界的月漩涡讨论萧中剑:
吞佛童子:人类喜欢用‘时间会淡忘一切’来辩解他们的自私与无情,而魔族的感情远胜过人类千百倍,所以魔族不想将感情放在健忘的人类身上。
月漩涡:经验谈吗?
吞佛童子:是。
月漩涡:吞佛童子在魔界不是以无情著称吗?
吞佛童子:很多人喜欢说无情,真正的无情汝可知是什么意思?无情不是寡情,而是这份感情无人能懂。
月漩涡:你不是这方面的高手吗?
吞佛童子:怎么说?
月漩涡:为了任务,不管朋友或自己都可抹杀。
吞佛童子:所以汝在追随吾,连兄长也可杀——被吾说中,或是汝也迷惘了?
月漩涡:我?不知道(离开)
吞佛童子:人心难测,魔心更难测。
吞佛向来是不动声色的,不管是信任他的女后九祸或者是魔界同志月漩涡,都没有人能探测吞佛内心深处的隐秘,我们当然也就无从得知。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探知,才往往是内心身处最无法磨灭的遗憾。
(5)再生涅槃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初所说的终级哲学命题。我是谁?
霹雳里面关于自我的思辨的人物有很多。有的是为了追求自我心灵的存在,如吞佛的上司异度魔界的皇者银鍠朱武。也有人是为了追求真理的存在,如对吞佛童子影响重大的一步莲华与袭灭天来,也有求道问道者如柳生剑影、六祸苍龙,还有新剧里面走入歧途的人觉非常君。
对于吞佛童子而言,我觉得是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在《霹雳剑踪》中,剑雪反复地对一剑封禅说的就是生命的意义。
“抛弃名字的枷锁,你就得到新的生命意义。”
“我的朋友,这麼久的时间,你可找到属於你的生命意义了?”
“找寻了这麼久,你想过吞佛童子对你的意义吗?”
“生命的意义,吞佛童子的意义,对你哪一个才是最重要?你到现在还悟不出吗?”
剑雪希望一剑封禅能明白的是自我的存在才是生命的真实,人应该活在当下。而不悟的一剑封禅却觉得“杀死吞佛童子”这个才是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吞佛童子失去记忆之后,一步莲华与袭灭天来以此为赌,亦是求证一剑封禅与吞佛童子谁才是最后的人格。然而最后的成就,并非原本的吞佛亦非原来的封禅,可说二者皆是亦二者皆非。
在《霹雳神州》中,吞佛童子奉命曾经在前往水净云天杀无罪之人之时,与如月影有两段关于天命的对谈,亦是关于吞佛童子最终选择的最后注解。
第一次是吞佛童子与如月影讨论无罪之人。
吞佛童子:吾请教,无罪之人的定义是。
如月影:自生至死,不得有任何的罪孽,丝毫的恶念,都将功亏一篑。
吞佛童子:刻意为之呢。
如月影:出自自发性的选择,天注定的命运,甘愿与刻意,总有不同的存在意义。
吞佛童子:汝是前者。
如月影:吾早知自己的命运;吞佛童子,你的目的,吾的信念,皆是指向同样的方向。若信的过我,别让自己后悔。
这一段表面是指如月影自己的选择,而深层的含义亦是指一剑封禅与吞佛童子。如果说彼时的一剑封禅是一莲托生所刻意的安排,而此时的吞佛童子则是出自”自发性的选择,天注定的命运”,亦即如月影所指“你的目的,吾的信念,皆是指向同样的方向。”
而第二段则是一段问佛。
吞佛童子:汝有觉悟了吗?
如月影: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吞佛童子:汝希望吾回答。
如月影:自由心证。
吞佛童子:佛佗回答,净心守志,可会至道;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这段剧情,我个人理解应该是承接一剑封禅当初在红莲寺的问佛。这里再次提到了“自由心证”一词,彼时一剑封禅无法超脱,所以堕为魔身。而此时的吞佛已经明悟,而编剧借如月影与《四十二章经》一段与前剧呼应。概因一步莲华的退场,《霹雳神州》中并没有什么佛门的僧人可以完结吞佛这一段“自由心证”的剧情,所以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与一步莲华有所关系的神棍如月影。
尔后,吞佛童子发现伏婴师与朱武意图破坏神州四柱,毁灭神州。他终于无法坐视,决意离开魔界,将消息告知正道。这亦是对魔界的彻底背叛。
在踏出魔界之前,吞佛童子亦想起了剑雪无名。
剑雪无名:“一剑封禅,你的过去与未来,就是你自己。”
也即吞佛童子本来就是一剑封禅,一剑封禅亦就是吞佛童子。
是初始,也是最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也是一步莲华所证的再生涅槃。
然而,吞佛童子在踏出魔界的之后就被遇到了早已怀疑他的银鍠朱武。面对主君的质问,吞佛回答:“活出自己,才是此生的快意。”
战神之战,吞佛童子不敌朱皇之能,但是朱武却没有杀他,留下最后一口气让他说出魔界的秘密。(矛盾的朱武亦是希望能有人阻止自己)最后吞佛童子被东渡而来的柳生剑影所救,柳生剑影将吞佛童子放在自己乘的小舟之上,飘向茫茫大海,亦是飘向从此自由的人生。
吞佛的故事亦从此完结。
作为非正道台柱人物,自05年初一剑封禅出场到08年吞佛童子退场,四年横跨《剑踪》《刀戟戡魔录》两部《奇象》《谜城》《皇龙纪》《铡龑史》《开疆纪》《神州》《苍玄泣》十部剧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和如此完整的关于人物的塑造,在几十年的霹雳史亦是罕见的。也不得不佩服当时的编剧罗陵对角色如此认真和细致的打磨,最终成就经典。
全文完。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