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搞事就搞事的粗糙魔改不负责儿子也越来越少背景】
【永安纪●诛平尔朱】
正光五年,六镇起义爆发,这场暴乱最终由北方秀容酋长尔朱容平息,但尔朱容也因其跋扈最终在永安三年的六月被其所扶持的武帝元子幽以其女尔朱皇后产子的理由诱杀于洛阳明光殿。尔朱氏其余部众夜走洛阳城,部将右卫将军贺拔盛半路复返,投诚武帝。中夜尔朱士隆拥部曲还逼都邑,通直散骑常侍李邈以火船焚河桥,侍中李玉领京中义士并援,尔朱士隆一时退走,京师获全。
而后尔朱部落回撤晋阳。十月,拥立太原太守元业为帝。武帝遣使慰喻(拉拢)关中尔朱阗光势力。阗光与盛弟,武卫将军贺拔越谋欲别立宗室称帝。与此同时,南方徐州刺史尔朱仲渊已反,率众京师。十一月,武帝命贺拔盛东征都督,与左仆射郑仙护并讨尔朱仲渊,李邈为副将随军,庚子,盛克仲渊于滑台东。
十二月,晋州刺史傅巍自冀、定领兵,与贺拔盛自南围攻山西尔朱照。士隆召关中阗光曰“岂可坐看宗家之灭?”,于是东下。四年(531)一月,克之。阗光降从,斩越首献之,武帝乃赦;士隆伏诛;照败逃山中,自缢于树。二月,大赦,改元乂安。
于是武帝先是幸运地得到贺拔等人的支持,保全京师,再由冀州傅巍领原六镇游兵十万,相继讨伐关西与山西的尔朱势力,最终平息了这场起始于永安三年六月的尔朱之乱。
【乂安纪●北攻柔然】
新元已定,贺拔盛、李玉、李邈等人迎来了与庄帝的蜜月期,而仍驻扎在山西的傅巍则因其手中所握有的原六镇游兵与尔朱余部,一直被武帝所忌惮着。因而武帝另立了贺拔盛之女贺拔氏为新后,又命贺拔盛为关西道大行台兼仆射、雍州牧,以此平衡朝局。当然武帝的原配皇后尔朱氏,也神秘地病逝在旧元里。
自尔朱之乱既平,北方兵力懈怠,武库空虚。每岁冬,柔然履犯边境剽掠。而新元自经兵燹,物阜不丰。乂安三年,武帝更颁布禁酒令,使天下悉令官酿,以资军费。乂安五年八月,帝遣并北行台傅巍帅骑十万,侍中、武卫将军李邈为副,班师。武帝赐大黼。
【乂安纪●傅巍告病】
乂安七年,傅巍讨稽胡,破之,生斩其主,俘获宗室公卿数百人,得汉胡数万户,皆归其所治。武帝愈发忌惮。朝内吏部尚书李玉,作为武帝的表兄与姐夫,不满贺拔氏权柄渐倾,加之贺拔皇后与李玉妹李嫔同处后宫,两家素有龃龉。于是李玉暗使人传讯山西武帝有意讨傅,傅巍急忙称病。武帝顺水推舟诏其入京,移官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此后虽并北另任行台,但其势力仍掌握在傅氏亲信手中。十年,傅巍又告病,返回其封地。
岁中,宫中隐有传闻贺拔皇后美貌,年少时曾与尔朱照暗通款曲,因故不能产子,待其养子尔朱太子犹亲昵。武帝不悦,与皇后生隙。
【乂安纪●江南攻梁】
乂安十三年,南梁豫章王萧闻慧奔魏,武帝厚礼待之,并妻以宗室女金城公主,赐爵丹阳公。岁末,闻慧请伐梁,帝任闻慧镇东将军,都督南兖等州诸军事。俟次年元月,与车骑大将军李邈、贺拔胜长子,平南将军贺拔度华南下讨梁,贺拔次子,朱衣直閣贺拔玄亦为其中军主。步骑屡克梁兵。四月,闻慧趁胜,遂攻钟离。五月,淮水泛滥,狼狈引退。士卒死伤惨重,贺拔二子皆殁其中。李邈引咎成疾,死于北还途中。萧闻慧受诏还京,削爵免官留第。
贺拔盛膝下二子接连亡故,因动气疾猝逝,追赠太宰、录尚书事、都督关中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乂安纪●太子自戕】
贺拔盛去世,贺拔皇后失去朝中的政治后盾,加之左仆射李玉有善敛财货之能,在乂安初就得到武帝的重用,此时元魏经历败仗,为丰盈国库,李玉更是被武帝赋予了极大的权力;其妹,育有皇子的李夫人也随之得到武帝的宠爱。故而贺拔皇后翌年(乂安十五年)就极为巧合地陷入诅咒武帝、李夫人及其皇子的巫蛊之祸中被废,养子尔朱太子受牵连被囚禁于金墉百尺楼中,一月后太子自戕。
【乂安纪●邙山兵变】
城阳王,侍中元惠曾在武帝即位之初总理朝政,但改元后武帝愈发倚重李玉,引起元惠不满,于是勾结贺拔盛犹子,贺拔皇后从兄,怀朔镇大将贺拔重华,让其乘此机会以“清兵侧”的旗帜率军向洛阳进发。李玉有所察觉,密告之武帝,并进言认为山西傅巍可领兵抵抗。武帝依所施行,拨虎贲羽林两万人秘密前往山西试图拦截贺拔重华。另一边得知事情泄露后,本应等待镇兵抵洛并在京中响应的贺拔盛旧行台左丞,中护军贺若台,帅洛中禁军先行控制住正在邙山行猎的武帝及其亲信,当场射杀了李玉的三个儿子。李玉则侥幸逃生,但迫于贺若台长子贺若誉的追击,自杀在首阳山中。其尸首被贺若誉命人掘出,割下头颅带回洛阳示众。
接着,贺若台对外宣称武帝移驾,将武帝软禁于金墉城里,假借武帝名义控制朝局,以贺若台为柱国大将军,贺若台子贺若觉为千牛备身,元惠录尚书事。众人商议另立母氏不盛的武帝第二子元崇为帝,逼迫武帝禅位。
【乂安纪●勤王之役】
洛阳城里萧闻慧闻讯邙山兵变,早趁乱出城,为山西傅氏传递消息。朝中氏族公卿也不满贺若等人以武力政变夺取权力,预备被贺拔等人立为新帝的元崇甚至故意将自己摔断了一条腿。元惠见李玉被枭首示众的下场,反心也有所动摇。此时正在与傅巍等人苦战的贺拔重华得知兵变及贺若台自封柱国大将军的消息,认为贺若及元惠背叛了自己,故而投降傅巍。十一月中,兵变发生的半月后,傅巍领兵前往洛阳,其中汇集了不少山西甚至河北的豪族部曲。贺若等人闻之,也暗自纠集兵马,准备交战。
二十五日中夜,金墉城发生了一场大火,元惠趁乱让武帝乘其家仆马车,缀在城阳王驾后载到城外白马寺中。白马寺后由傅巍带来的人马看守。
二十六日,傅巍率长子傅琛、异母弟傅雍与贺若等人分别在大夏门、西阊阖门与永桥附近发生交战。傅巍率步骑共三万、而贺若一方因先前密谋起事,此时仓促集结,手中也仅有禁军数千人。双方实力悬殊,加之武帝已逃出金墉的消息传开,禁军内人心涣散。勤王战事只持续了四天,贺若最终在私臣的掩护下向西面败逃。然而贺若台本人又在途中死于同僚的背叛;长子贺若誉曾潜回洛阳试图刺杀傅巍,事败被处死;年少的嫡子贺若觉在途中与父兄失散,慌乱逃至邙山,被傅雍活捉,但因其母为武帝同母妹乐陵长公主只被判流放白狼城。
【昌始纪●羸病幼主】
经与贺若一役,傅氏在朝中的地位一跃而上。武帝则被连续的宫变政变折磨得缠绵病榻。乂安十七年六月,武帝崩于显阳殿,谥号孝武。武帝与李夫人的独子被立为新帝,二年(548)改年号为昌始。因新主即位时不满十岁,故以辅政之名任傅巍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新主生而病孱,又以冲龄继位,以至于内事一直被掌握于其母亲李太后手中,外事则由丞相傅巍与其长子京畿大都督傅琛决断。傅巍在朝中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不仅傅氏一门皆朱紫,内外亲戚,亦列显位,甚至还试图在各行台与都督州安插自己的亲信。李太后担忧尔朱之乱或是邙山兵变那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于是一面扶持自己的宗族陇西李氏,一面又以中常侍于圭为媒介联络曾经武帝的亲信居籓如弘农杨氏与渤海高氏等氏族。
昌始六年,雍州刺史杨迆罗之女杨氏被立为皇后。但这都没有改变幼主愈发沉重的病情。在杨氏女被迎入后宫之前,幼主曾向自己的近卫将军,傅巍的次子傅瑒提出禅位的想法,却被傅瑒当场否决。
昌始八年九月,幼主崩逝,谥号孝怀,时年春秋仅十五。
【万寿纪●新帝登场】
昌始八年八月,怀帝已有大渐之相,其膝下并未拥有子嗣。皇储之位另立宗室,傅氏与李太后又各有想法。于是忽而有人想起武帝的最幼子,这位皇子的母亲出身荥阳郑氏,是故大将军郑仙护之女,可惜在产下皇子后感染炎症而亡。皇子出世后,曾认李太后为养母,被李太后短暂地照顾了一段时间。乂安十五年,皇子随差点被贺若等人立为皇帝的异母兄元崇出家,此后一直在昭玄寺里修行。
以是傅巍为拉拢氏族,令仪曹尚书温梓昇上书奏请让皇子还俗,立为东宫。李太后因曾为皇子养母,对这封上书并无异议。
昌始八年十月,皇子在朝堂角力双方难得的互相妥协下登上了帝位。二年改年号万寿。
【万寿纪●柔然朝觐】
万寿元年元月,新帝登基改元,万藩来贺。柔然可汗因与突厥战事不能亲往,令太孙莫阜卢与公主安昙纥达前来朝觐。
昌始八年九月,突厥可汗求亲于柔然被拒绝,联合高车攻打柔然。朝中纷议,柔然此行意在和亲以获取兵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