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代叶赫聿风
【尔机平日不显,在战前却相当敏锐,总是能透过表象看到深层隐忧。如第一次由我带兵大获全胜而归,众人都沉醉胜利之中,只有尔机察觉土尔扈特有五千人马不翼而飞,可能是诈降缘故。此次依然,尔机认为,哈密乃新疆咽喉之处,绝不可失,若土尔扈特佯攻喀尔喀,意在哈密,其兵力总数绝不会少于五万,需再派兵增员,因此行文蛇圣驾。】
2
(哈密之事随着聿风的折子,营地上下皆知,心中也是担忧,距离哈密被围已经过去十日之多,这也意味着他们同哈密断绝联系也有十日,城中现在是什么情况不得而知,一切种种,皆只能依靠推断。因哈密意义之重,聿风行文一到,这边便点了我同贤王带上兵马前去支援,哈密绝不容失。)
3
代叶赫聿风
【如此一来,形势就很危机,朝廷也相当关注,派了贤亲王与护军营统领乌尔古宸九华同往,贤亲王调兵一万为一路从喀尔喀往哈密,令着兵部怡郡王、前锋营萨克察中朗带兵一万五从乌鲁木齐往哈密。与贤王及九华大人在哈密汇合,众人均心涉战事,无意寒暄,一见面便投入战事商议之中。】
4
(一路上为了尽快到达哈密,可谓是昼夜不停,快马而至,好在哈密情形尚未到达更严峻的地步。此时也顾不上寒暄之事,先行安营扎寨,兵将一路行来,早已是人困马乏,若不休整妥当,对上土尔扈特,无异于是找死行径。)
(而我这边则同贤王一起,与聿风等人进入营帐商议,人到了不止,还得有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才是。)
5
代叶赫聿风
【大帐内,几人围着沙盘落座,哈密已经被围数十日,焦点落在出兵计策之上。贤王开口,有意先从二堡突破,好接哈密之围。点点头,见众人沉思,率先开口】哈密沦陷,被围这些天消息不通,且不知城内守军是何情况,贤王计策很好,但土尔扈特向来狡诈,臣担心会有埋伏,九华大人意下如何?
6
“这也不无可能,观土尔扈特行径,其行事狡诈,确实有可能设伏,而且此地对我们双方来说,还是他们更为了解,更不必说,我们已经同哈密断了半月联系,这段时日足够他们为我们这些外乡人备上‘大礼’了”
(聿风大人所担心的也正是我担心的,蒙古人素来能战善战,而且其兵力并不弱于我们,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已占其二。)
7
代叶赫聿风
【乌尔古宸大人当年带兵平乱,也是老将一个,战前经验很足,问问他的意见,绝不会有错。况听尔机大人的意思,由贤王出战,他毕竟年轻,安全也是个大问题,有些不妥】
九华大人考虑的极是,既如此,我提议,由九华大人与贤王一同出战,方为稳妥。
【人选既然定了,又说了些细节问题。】
8
(同意聿风大人意见。)
9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