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335贴子:254,476
  • 4回复贴,共1

看对关羽的神化想到对祖先的美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读到金性尧先生关于关羽的文章,觉得后人对祖先的美化和世人对关羽的神化,在一些做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先生的《关羽之谥》说:关羽则追谥“壮缪”,缪非美谥,因而引起后人纷纷议论,有的感到奇怪,蜀汉何以给他这个谥法?有的以为缪与穆通,穆为美谥。这是因为后人已把关羽偶像化了,已被尊为关帝关圣了,觉得这样的谥法不应用在关羽身上,也有些抱不平的意思。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二十二云:“公于后主景耀三年追谥壮缪侯。宋徽宗崇宁元年,追封忠直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二年,又封义勇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加封壮缪武安王。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敕曰:‘生立大节,与天地而并传,殁为明神,并古今而不朽。可特封壮缪义勇武安王。’本朝万历四十二年秋,奉旨晋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大帝真君。”这里可以看出,对关羽封号的升格,始于北宋末期,但壮缪之谥仍未更改,徽宗虽崇道教,但尚未将关羽染上道教色彩,至万历时则成为道教人物。但在南朝时,关羽又已成为佛教的伽蓝神,所以有些关羽塑像,就很像伽蓝神。其实如真的出于尊敬,则以伏魔大帝、天尊、伽蓝神等封云长,恰巧倒是亵渎,如孔子所谓怪力乱神。云长的生平大节,恐还是始终忠于故主的国士之风。清人用兵,颇得力于《三国演义》,尤崇拜关羽,玉泉显灵之说,明清士大夫亦所乐道。王氏《东华录》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上谕云:“关帝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臣所谥,并非佳名,陈寿又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有私见,遂亦不为论定,岂得为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经降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盛烈。朕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礼,而正史犹存旧谥,阴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今当钞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旧习,所有志中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第本传相沿日久,民间所行必广,自属难于更易,着交武英殿将此旨刊载卷末,用垂久远。其官版及内府陈设书籍,并着改刊此旨,一体增入。钦此。”易代改谥,本亦寻常,有的由美谥改为丑谥(如秦桧),但已著录在正史上的原谥,怎么能够擅改?这其实是乾隆君臣的无知妄作,如同暴发户的增饰古玩。
而《关羽的神化之路》说: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有“湘西不得归关羽”句,犹直呼其名,宋人注云“此人所讳者”,可见唐人对关羽并不尊敬。李白到过关羽军威所播的荆襄等地区,就没有咏关羽的诗。……关羽爱读《左传》,却不喜士大夫,而士大夫却竞相谀颂夸饰,例如他的生年,正史上未载,至今尚不知道他被袭杀时是几岁,但袁中道《珂雪斋集》卷六,有题为《五月十三日玉泉道中此日为关公诞日》的诗,居然连他的生日也知道了。钱谦益还编刻过《汉寿亭侯关公全集》,关羽何曾写过什么文字?据钱氏说,因“辛丑盗役之来,突遭焚如,赖关公之灵佑,得以不死”,于是觉得“辛丑八十以还之年,皆非大帝所赐乎。此不肖发愿厘正大帝集,以仰答神庥者所以不容一日缓”。(《致周亮工书》)牧斋原不失为通儒,这件事似欲与三家村学究、玄妙观老道争胜,实在令人骇怪。冒辟疆在与董小宛避兵祸时,也屡求关羽护佑,皆见关帝的魔力足以惑通儒名士。
读金性尧先生的这些关于世人神化关羽的文字,不禁想到后人对祖先的美化现象。关羽的神化,当是始于北宋,而家谱修撰的盛行,也是始于北宋,对某远祖的推崇,也多2是始于北宋。关羽是被逐渐神化,被一步步抬上神坛的,而祖先的美化、宗族的古老世系,也是“累层地造成的”(借用顾颉刚先生的说法)。统治者为了维护关羽的名声,不惜篡改流传一千多年的正史中的关羽谥号,而后人为了美化祖先,对原有谱谍中前人关于祖先的记述,不是述而不作、一仍旧贯,而树上开花、故事新编,请子虚草创之,乌有先生讨论之,亡是公修饰之,贾雨村润色之,为祖先升官进爵等等,使祖先显得高大上。关羽的生年、生日、寿年本来无从稽考,著述文字也没有听说,不过到后来通通齐备了,某远祖或某些远祖的生卒年、生日、著述,旧谱不载,而新谱书言之凿凿,不知是想当然、莫须有所得,还是梦笔、穿越所得。
如果问关羽被神化、祖先被美化得“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或者生时伟大死后光荣,他们在天之灵或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况且盛名之下,岂容他人呱噪,不须多言,有诗为证: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关云长,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祖先。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06 00:59回复
    赞颂祖先,是对祖先崇敬之情,也是孝心的体现,给先祖先合理恰当的赞颂是在情理之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10 17:49
    收起回复
      赞!


      IP属地:广西3楼2018-07-10 2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