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学习了一个月,忍不住诱惑,结合自家的阳台,入坑了。
先上一下设计图:
主箱:1200*500*380,沼泽箱两个600*400*340;
经过昨天一天的折腾,实际效果如下:
目前养水中,水质还行(豆石洗了两遍)。明后天准备开始上挺水植物。
说一下过程:
总体思路:使用吧友推荐的多面空心球(25mm)作为隔离层(10cm高),用6mm的网格隔离,上铺5-8mm的豆石(20cm高)。



设计中的失误:
就是忽视了连接器原理。原本想搞一个1200*500*380的沼泽,担心太大,箱子受不了,所以搞成两个600*400的,又突发奇想,想做成叠水式的(如效果图,抬高右侧沼泽箱子,右侧的水流入左侧的箱子,再经左侧箱子流回主箱)。做完试水之后却发现我忘了最基本的物理常识——连接器。两个箱子的水面是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无法做成叠水式的,所以只能放弃。加上原来已钻孔,改不回来了,右侧的出水孔只能跟左侧保持同一高度。好在是做成功了,没枉费一天的辛苦。以后使用情况慢慢更。
第一次发帖,大伙儿凑合看,轻喷!!!
先上一下设计图:

主箱:1200*500*380,沼泽箱两个600*400*340;
经过昨天一天的折腾,实际效果如下:

目前养水中,水质还行(豆石洗了两遍)。明后天准备开始上挺水植物。
说一下过程:
总体思路:使用吧友推荐的多面空心球(25mm)作为隔离层(10cm高),用6mm的网格隔离,上铺5-8mm的豆石(20cm高)。




设计中的失误:
就是忽视了连接器原理。原本想搞一个1200*500*380的沼泽,担心太大,箱子受不了,所以搞成两个600*400的,又突发奇想,想做成叠水式的(如效果图,抬高右侧沼泽箱子,右侧的水流入左侧的箱子,再经左侧箱子流回主箱)。做完试水之后却发现我忘了最基本的物理常识——连接器。两个箱子的水面是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无法做成叠水式的,所以只能放弃。加上原来已钻孔,改不回来了,右侧的出水孔只能跟左侧保持同一高度。好在是做成功了,没枉费一天的辛苦。以后使用情况慢慢更。
第一次发帖,大伙儿凑合看,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