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吧 关注:564,392贴子:4,390,589

【原创点评】《魔道祖师》与中国道教文化是否有联系(B站首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要提示:“涉及剧透,没看过原著者请绕行!本文涉及大量资料,因此文章篇幅较长,请耐心阅读!文笔有限,请多多包涵!本人是无宗教主义者,不信奉道教,因此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补完!”


1楼2018-07-26 23:02回复
    先占个二楼看看qwq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26 23:03
    收起回复
      随着动画《魔道祖师》的热播,站里对其动画与原著的讨论也是越来越热,写这篇专栏的起因也是因为日前我的一条评论“我觉得岛国人民不懂我国的道教文化,恐怕不能理解《魔道祖师》的精髓。”这条评论目前已有几百个点赞,并引发了一些提问“《魔道祖师》与道教文化的联系在哪里?”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但我认为《魔道祖师》小说与道教文化是有着一些联系的,而作为所处在中国特定人文环境的我们正因为对道教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才会更加体会主人公魏无羡的隐忍与冤屈。
      何为“道”
      那么何为“道”呢?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
      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资料摘自百度百科)
      可见道教在我国有着悠远流长的历史,且门派发展众多,这点与原著的“仙门百家”有些类似。但也不足以完全证明《魔道祖师》与中国道教是有着联系的。那么《魔道祖师》中的道又是何种模样呢?
      纵观原著全文貌似并没有特别明确解释何为“道”?但却有一个争论点就是“正道与邪魔外道”,江澄自魏无羡死后就特别痛恨修炼邪魔外道之人,并每每把他们都抓走。而魏无羡更是仙门百家中的“邪魔外道”之人,而魏无羡在回答蓝启仁如何对付凶尸提问之后,江澄也曾对魏无羡说“你说归说,可别走这种邪路子。”魏无羡则答“我放着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走这阴沟里的独木桥干什么。”可见魏无羡也是不认可非“道”的行事。而蓝启仁更是怒骂魏无羡“伏魔降妖,灭鬼歼邪,为的就是度化!你不但不思度化之道,反而还要激其怨气?本末倒置,枉顾人伦!你若是想到了,修真界就留你不得了。滚!”可见《魔道祖师》中或是说在仙门百家眼中的“道”应该是为人正派,遵守纲常伦理,不修邪气,以度化、镇压、灭邪为处世之道。
      我国道教信仰分为两大部分——“道德与神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资料摘自中国道教协会网)
      资料中出现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富有深意的词——“道德”!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
      而关于“德”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意思就是,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
      看了老子的《道德经》论述相信大家就能明白了,魏无羡就是脱离社会常理之道的人,而他的放荡不羁,个性随意正是上德表现,与仙门百家,尤其是蓝氏家族“有为”的下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道教文化早已从一开始就深入到《魔道祖师》里的每一个角色,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与个性,且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3楼2018-07-26 23:03
      收起回复
        不守戒律的反派者
        上面赘述了一大段内容,现在我们讲讲比较复杂的道教戒律。而在《魔道祖师》中就很多不守戒律的反派,他们行不仁不义之举,为的就是达到自己目的,满足自己的私欲。下面就来看看道教都有哪些主要戒律。
        道教主要戒律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等。这些戒律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产生的时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对戒律的观点不同而已,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由于其内容过于庞杂,因此我对道教戒律进行了关键词的总结,大致可分为以下戒条:
        想尔九戒: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行知止师认为,能持上品戒者,可望位登仙班;能持中品戒者,可以延年益寿;能持下品戒者,可以避免夭伤。想尔九戒成为正一派的主要戒律之一。
        五戒: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九真戒:一者敬让,孝养父母;二者克勤,忠于君王;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推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专一。
        初真戒:初真戒是人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介等。《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初真戒要求十恶(十恶一般是指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
        初真五戒:人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是出俗与人俗的枢纽,每人道者,必须牢牢领会其意。五戒指: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这五戒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果能以此五戒为对照,就能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初真十戒: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杂念,许受虚皇己尊所命初真十戒。十戒为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入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竞向慕之、归之。
        道教戒律实则还有很多,道教中的不同流派也有不同的总结,实则大同小异,都是导人向善之意。《魔道祖师》中蓝家的家训在魏无羡被献舍复活后已经多达四千条,文中曾出现过的几条其实和道教的戒律有类似的地方,例如不许杀生之类的,因此也难怪蓝家被称为“仙家典范”。虽然魏无羡严格来说也不算完全遵守道家戒律(喝酒与蓝忘机天天,咳咳),但却没有做出十恶不赦的行径。
        反之,仙门百家的温金两个大家族(我觉得温金两家是导致魏无羡坎坷命运的最大罪魁祸首)又是如何行事的呢?
        温晁受身边靠色相上位的侍女王灵娇挑唆,跑去找江家算账,这也是一切悲剧的开端。而温晁更是将魏无羡扔进乱葬岗,也促使失去金丹的魏无羡无奈只能修鬼道来保全性命。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其父温若寒,温家前任家主,害死了聂明玦的父亲,后被暗藏在身边做卧底的金光瑶所杀。派“化丹手”温逐流保护其子温晁。而温逐流打伤江澄才迫使魏无羡把金丹换给江澄。
        我们再看看金家,更是一代比一代坏。金光善,前前任金氏家主,风流成性,大种马一个,连下属的女人也不放过,睡过的女人转眼就抛之脑后。一直觊觎魏无羡手中的阴虎符。后死于金光瑶之手。金子勋,金子轩的堂哥,目中无人。因被下千疮百孔咒而误以为是魏无羡所为,将无羡引诱至穷奇道对峙并打算将其截杀。金光瑶(幕后大黑手!!!),原名孟瑶,兰陵金氏金光善与妓女孟诗之子,兰陵金氏前任家主。孟诗死后独自到兰陵寻父却被父亲示意家仆踹下千级石阶。后做了账房先生,在当时救过泽芜君蓝曦臣,蓝曦臣此后对他也一直信任有加,在他危害百家之后都不信其能所为。后投奔清河聂氏赤锋尊聂明玦门下,在射日之征中受到聂明玦赏识,并与聂明玦、蓝曦臣义结金兰,排行第三,一同被尊为“三尊”。金光善死后成为兰陵金氏家主,金氏取代温氏霸主地位,金氏家主被尊为“仙督”。
        有一点很有意思,金光瑶的佩剑名叫“恨生”,再结合金光瑶的身世,其意不言自喻,再加之他弑父、兄、妻、儿等诸多令人发指的行径,足可见其心胸绝非修道之人的豁达。
        温金两家纵欲(淫、、、欲、权欲),导致受丫鬟挑唆,私生子作乱不仅仅是失了戒律,更非所谓正道之人。可怜温金两家仅有的良善之人温情、温情、金子轩等人无辜受害。且切温金两家貌似从始至终也无人说他们是“邪魔外道”,而魏无羡想要护全其中的无辜之人也未能如愿,反而倒成了罪大恶极的魔道。
        金温两家就好比人之劣根性的浓缩,纵观小说那些趋炎附会之众同样是故事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温金打江家,就来讨伐金家,可江家受难之时又有多少人挺身而出;魏无羡护着温情、温宁,这些人又来清除“余孽”;夷陵乱葬岗,仙门百家围攻魏无羡,可谓算是活活逼死他,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为了正道而非私欲呢?


        5楼2018-07-26 23:05
        回复
          ddqwq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26 23:09
          收起回复
            隔壁文第四章更新完毕,这里也希望道友们多多支持!谢谢!


            9楼2018-07-27 00:41
            回复
              哇 涨知识了 感谢科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27 00:57
              收起回复
                有早起看文的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27 06:14
                回复
                  那个,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查了大量资料,因此十分辛苦。望大家耐心阅读,积极评论!谢谢道友们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27 09:53
                  收起回复
                    一直非常喜欢魔道的人物们,但用不知道怎么说出内心的喜欢。角色塑造的成功,典型,又发人深省,羡羡说过的话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事,现在看来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豁达乐观(这点真的恍然大悟)这是他的诠释,是我们喜欢他的证明;而忘机气质气度也是古代国人崇敬的君子,有匪君子,内如珠玉,外如圭璧,深情不辍。觉得也是我们塑造自我的楷模标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27 10:13
                    回复
                      再加一句,感谢楼主的倾心总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27 10:14
                      收起回复
                        羡羡和忘机都是有君子之风坚守自己心中道的悟道之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27 14:31
                        收起回复
                          求求道友们评论好不好,虽然你们的点赞也很重要,但是我好像知道你们的想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7-27 15:57
                          回复
                            除了文文以外,这里也希望广大道友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7-29 13:10
                            回复
                              道友们,吃可爱多了吗?顺便看个议论文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7-30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