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邕宁县志》
日军占领昆仑关后,立即在周围据点构筑堡垒工事,加强防御。国民政府当局则因南宁失陷,通往越南的国际交通线被切断,西南大后方遭受严重威胁,因此决定以收复南宁为目标,夺回昆仑关,于民国28年(1939年)12月18日拉开了举世瞩目的昆仑关攻坚战帷幕。
国军战斗部署: 前线总指挥官: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北路军:总指挥为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以第五军为主力,攻击昆仑关之敌;傅仲芳第九十九军主力为后备部队,驻宾阳古辣,其九十二师向七塘前进,侧击昆仑关及后续敌军。 西路军:总指挥为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辖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以第一纵队(指挥官周祖晃) 攻击高峰隘,进出四、五塘,阻击南宁支援昆仑关之敌;第二纵队(指挥官韦云淞)集结苏圩,袭击大塘、吴圩一线之敌,切断敌背后联络线。 东路军:总指挥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蔡廷锴。辖第六十四军,配以第六十六军。以永淳、灵山陆屋为基地,民众武装配合,破坏邕钦公路交通,阻敌增援。 担任昆仑关正面攻击的第五军战斗序列: 1.部队建制 军司令部(军长杜聿明、副军长郑洞国) 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园兼)、新二十师(师长邱清泉)、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补充第一团、第二团、特务营、装甲兵团(欠第三、四营)、骑兵团(欠装甲汽车连及骑战兵两排)、战车防御炮营、高射机枪连、汽车兵团(第三营及第二营之一部)、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消防连、野战医院、游动工程车队、兵站支队。 2.配属部队 第九师(师长郑作民。隶属李延年之第二军,战斗末期配属第五军) 炮十四团第一营(十五榴六门) 炮十团第一营(战斗末期接替第十四团第一营任务) 炮九团第二营第三连(山炮二门) 炮四十二团第七连 四六军山炮连(炮四门) 绥署高射机枪第六中队。
日军占领昆仑关后,立即在周围据点构筑堡垒工事,加强防御。国民政府当局则因南宁失陷,通往越南的国际交通线被切断,西南大后方遭受严重威胁,因此决定以收复南宁为目标,夺回昆仑关,于民国28年(1939年)12月18日拉开了举世瞩目的昆仑关攻坚战帷幕。
国军战斗部署: 前线总指挥官: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北路军:总指挥为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以第五军为主力,攻击昆仑关之敌;傅仲芳第九十九军主力为后备部队,驻宾阳古辣,其九十二师向七塘前进,侧击昆仑关及后续敌军。 西路军:总指挥为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辖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以第一纵队(指挥官周祖晃) 攻击高峰隘,进出四、五塘,阻击南宁支援昆仑关之敌;第二纵队(指挥官韦云淞)集结苏圩,袭击大塘、吴圩一线之敌,切断敌背后联络线。 东路军:总指挥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蔡廷锴。辖第六十四军,配以第六十六军。以永淳、灵山陆屋为基地,民众武装配合,破坏邕钦公路交通,阻敌增援。 担任昆仑关正面攻击的第五军战斗序列: 1.部队建制 军司令部(军长杜聿明、副军长郑洞国) 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园兼)、新二十师(师长邱清泉)、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补充第一团、第二团、特务营、装甲兵团(欠第三、四营)、骑兵团(欠装甲汽车连及骑战兵两排)、战车防御炮营、高射机枪连、汽车兵团(第三营及第二营之一部)、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消防连、野战医院、游动工程车队、兵站支队。 2.配属部队 第九师(师长郑作民。隶属李延年之第二军,战斗末期配属第五军) 炮十四团第一营(十五榴六门) 炮十团第一营(战斗末期接替第十四团第一营任务) 炮九团第二营第三连(山炮二门) 炮四十二团第七连 四六军山炮连(炮四门) 绥署高射机枪第六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