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十几年前看过的一篇小说,《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本来是想重温一下怀念一下那个时候的自己,不料曾经以为已经看完的小说又有了新篇。
第一次看到《明天》,是在练习五笔打字。是的,它在打字软件的文字库里,作为练习的材料。当时只是习惯性的让软件抽出一段文字跟打,打了几句以后发现,这是一篇小说。然后就打破惯例一直不断的跟打下去,直到文章结束。
后来,翻看文字库的时候发现,其他文章不是外国名著就是中国名著。只有这篇小说是个意外。就连作者的名字都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才知道的,当时看的时候只隐隐觉得感觉很怪,心里很难受,可是停下来又觉得要疯掉,就这样纠结的打完看完,之后再也没有打过这篇小说,也没有再看过它。
今天在网上又看到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隐秘的欣喜,像是不为人知的某样东西失去又找回来。当年为他们的故事悄然落泪,却不懂为何落泪。如今,故事又有了后续,却觉得不如不续。诚然,作者时隔十二年后为他们续了个结婚的局,在他们前后十五年牵绊纠缠的漫长岁月里,几次短暂的相守后,除了等待还是等待……可是,我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停留在那句“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期盼着他们能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再次相遇相守不在分开。作者的续,让他们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又痛了十年,当初为那个孩子的离开落过泪,现在为第二个孩子的离开再次落泪,真的不喜欢有这么这么多让人难受的桥段。
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可是能不能不要一直借着失去孩子来渲染气氛。
《明天》成于一九九八年,我看到的时候是二零零五年,于网吧。别人在聊QQ,玩游戏,我在练习五笔打字。续成于二零一一年,我看到的时候是二零一八年的今天。当初晚看七年,现在又晚看七年。而我自己,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一二年,有一个识人不清的七年。
心理学上有个叫“共情”的东西,一直不明白,看《魔道祖师》的时候,魏无羡也用过“共情”来查看晓星尘与薛洋那些过往。现在我想,大概最开始看到《明天》的时候,我那些难受又别扭的心情就是共情了吧,也或许是为我即将开始的七年识人不清拉开序幕。
又快七年了,好像又是个识人不清的七年。呵……
第一次看到《明天》,是在练习五笔打字。是的,它在打字软件的文字库里,作为练习的材料。当时只是习惯性的让软件抽出一段文字跟打,打了几句以后发现,这是一篇小说。然后就打破惯例一直不断的跟打下去,直到文章结束。
后来,翻看文字库的时候发现,其他文章不是外国名著就是中国名著。只有这篇小说是个意外。就连作者的名字都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才知道的,当时看的时候只隐隐觉得感觉很怪,心里很难受,可是停下来又觉得要疯掉,就这样纠结的打完看完,之后再也没有打过这篇小说,也没有再看过它。
今天在网上又看到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隐秘的欣喜,像是不为人知的某样东西失去又找回来。当年为他们的故事悄然落泪,却不懂为何落泪。如今,故事又有了后续,却觉得不如不续。诚然,作者时隔十二年后为他们续了个结婚的局,在他们前后十五年牵绊纠缠的漫长岁月里,几次短暂的相守后,除了等待还是等待……可是,我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停留在那句“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期盼着他们能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再次相遇相守不在分开。作者的续,让他们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又痛了十年,当初为那个孩子的离开落过泪,现在为第二个孩子的离开再次落泪,真的不喜欢有这么这么多让人难受的桥段。
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可是能不能不要一直借着失去孩子来渲染气氛。
《明天》成于一九九八年,我看到的时候是二零零五年,于网吧。别人在聊QQ,玩游戏,我在练习五笔打字。续成于二零一一年,我看到的时候是二零一八年的今天。当初晚看七年,现在又晚看七年。而我自己,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一二年,有一个识人不清的七年。
心理学上有个叫“共情”的东西,一直不明白,看《魔道祖师》的时候,魏无羡也用过“共情”来查看晓星尘与薛洋那些过往。现在我想,大概最开始看到《明天》的时候,我那些难受又别扭的心情就是共情了吧,也或许是为我即将开始的七年识人不清拉开序幕。
又快七年了,好像又是个识人不清的七年。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