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会计第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它的来源可能是两部分,一部分可能是借来的,叫负债,另外一部分才是真正归属于公司的部分,叫做所有者权益,我们也称其为净资产。
会计第二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我们日常活动中所获得的资金减去流出的资金,剩下的就是利润的概念。
会计第三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等式看似把前面第一第二等式综合起来,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和区分。
第一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所反应的是具体某个时间点的量。
比如说我们问一位客户:您现在有多少资产?
客户回答:我现在资产加起来有2000万。
那么这2000万对应的是此时此刻,这个确定的时间点他拥有的资产全部加起来是2000万。
比如说:2017年12月31日,我拥有多少资产,多少负债以及多少所有者权益,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静态概念,所以会计第一等式是静态等式,涉及到这几个会计要素的时候,一般都是固定在一个时间点。
比如说:2017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一共是2000万,其中有500万赌债,1500万所有者权益,这是对应某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公司的资产情况。
但公司运作全年,不可能365天都是2000万资产,公司的经营活动当中会有收,会有费用,所以说公司每时每刻的资产都是在发生变化的。
假设公司现在有了300万的收入,同时发生了200万的费用,有收入资产就会增加,有费用资产就会减少,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在第一等式的基础上,加上300万收入减去200万费用,得到2100万资产,这也就是会计第三等式,它所反映的不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某一个时间段,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因为公司的经营有收入跟费用,所以说它会让资产不停的发生变化,所以会计第三等式反映的是动态情况。
更多理财规划师知识&视频,wechat:华创兆丰学堂
会计第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它的来源可能是两部分,一部分可能是借来的,叫负债,另外一部分才是真正归属于公司的部分,叫做所有者权益,我们也称其为净资产。
会计第二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我们日常活动中所获得的资金减去流出的资金,剩下的就是利润的概念。
会计第三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等式看似把前面第一第二等式综合起来,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和区分。
第一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所反应的是具体某个时间点的量。
比如说我们问一位客户:您现在有多少资产?
客户回答:我现在资产加起来有2000万。
那么这2000万对应的是此时此刻,这个确定的时间点他拥有的资产全部加起来是2000万。
比如说:2017年12月31日,我拥有多少资产,多少负债以及多少所有者权益,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静态概念,所以会计第一等式是静态等式,涉及到这几个会计要素的时候,一般都是固定在一个时间点。
比如说:2017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一共是2000万,其中有500万赌债,1500万所有者权益,这是对应某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公司的资产情况。
但公司运作全年,不可能365天都是2000万资产,公司的经营活动当中会有收,会有费用,所以说公司每时每刻的资产都是在发生变化的。
假设公司现在有了300万的收入,同时发生了200万的费用,有收入资产就会增加,有费用资产就会减少,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在第一等式的基础上,加上300万收入减去200万费用,得到2100万资产,这也就是会计第三等式,它所反映的不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某一个时间段,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因为公司的经营有收入跟费用,所以说它会让资产不停的发生变化,所以会计第三等式反映的是动态情况。
更多理财规划师知识&视频,wechat:华创兆丰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