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诚微课堂之进出口企业汇率
汇率,主要包括实时汇率,记账汇率月末汇率以及汇损益。
实时汇率:即时汇率,比如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前后,需要购汇或者结汇时银行当时的汇率就是实时汇率。我们在给国外的客户付款时采用的就是实时汇率,也就是银行当天的汇率。
记帐汇率: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比如说对于外贸企业,当我们会计拿到报关单时,采用哪种汇率作为记账汇率确认收入呢,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年年初1月1日的汇率。这几种汇率中,当日汇率最接近实际,但汇率变动频繁,计算工作量大。一年定一次的年初1月1日固定汇率,使用最为简便,但只有汇率长期稳定的情况下才可采用,对于现在汇率变化大、波动大的情况下,采用会形成企业的一个重大影响,背离实际情况。当月一日的汇率也属于固定汇率,在一个月内用同一汇率记帐,也比较简便、同时又不至于因为汇率波动大而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一般采用报关单上出口日期当月一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但是企业具体采用哪种汇率作为记帐汇率,可以自行选定,但一经确定,一年内不能改变。
月末汇率:字面意思,月末最后一天的银行汇率。在这里补充一下汇率的查询地址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比如美元汇率,点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于选用的记账汇率与月末汇率会有差额,这就形成了汇兑损益,汇兑损益也叫做汇兑差额,就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记账本位币都是企业所在国使用的货币,记账本位币是与外币相对而言的,凡是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都是外币。
汇兑损益账务处理:相当于当于财务费用,不允许有贷方,月末产生汇兑损失或者收益时必须在借方用蓝字或者红字体现。
汇兑损益计算公式=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记账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记账汇率)
例:
A企业8月初银行美元户余额3000美元,8月10日收
到国外客户货款8000美元,8月20日结汇5000美元
假设:收汇时采用当月1日汇率作为记账汇率
8月1日汇率6.60
8月20日汇率6.62
8月31日汇率6.65
汇兑损益=3000*(6.65-6.60)+8000*(6.65-6.60)
-5000(6.65-6.62)=400
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美元户400
借方财务费用-汇兑损益-400